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混凝劑與絮凝劑(第2版)

  • 作者:李風亭|責編:董琳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4223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8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介紹了目前使用的各種水處理劑的生產和使用技術,詳細介紹了各種鐵鹽和鋁鹽水處理劑的生產工藝、質量指標、使用特性、應用條件、應用工藝控制,以及國內外市場的情況。本書共分九章,包括水與混凝、無機低分子混凝劑的製備與質量控制、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的製備與質量控制、聚丙烯?胺類聚合物、微生物絮凝劑、天然高分子絮凝劑、脫色劑、吸附劑、混凝劑或絮凝劑的選擇與配置方法。
    本書可供從事水處理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專業師生學習使用。

作者介紹
李風亭|責編:董琳

目錄
第一章  水與混凝
  第一節  天然水的組成和性質
    一、水的分佈
    二、天然水體的組成
    三、天然水的性質
    四、水中污染物
  第二節  化學處理與混凝過程
    一、混凝過程
    二、混凝原理
  第三節  鋁鹽鐵鹽的水解機理
    一、混凝藥劑的分類
    二、鋁鹽、鐵鹽的水解機理
  第四節  混凝動力學
    一、混凝動力學
    二、混凝參數
  第五節  混凝的影響因素
  第六節  Zeta電位的測定方法
    一、Zeta電位與沉澱
    二、Zeta電位和浮選過程
    三、Zeta電位分析手段的改進
    四、水質特性的其他改進
第二章  無機低分子混凝劑的製備與質量控制
  第一節  硫酸鋁
    一、硫酸鋁生產概況
    二、硫酸鋁生產原料
    三、硫酸鋁生產工藝與設備
    四、硫酸鋁製備方法
    五、硫酸鋁在水處理行業的使用狀況
  第二節  硫酸亞鐵
    一、硫酸亞鐵生產概況
    二、硫酸亞鐵合成方法
    三、硫酸亞鐵主要性能
  第三節  氯化亞鐵
    一、氯化亞鐵合成方法
    二、氯化亞鐵主要性能
  第四節  氯化鐵
    一、氯化鐵主要性能
    二、氯化鐵合成方法
  第五節  氯化硫酸鐵
    一、氯化硫酸鐵合成方法
    二、氯化硫酸鐵主要性能
第三章  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的製備與質量控制
  第一節  聚氯化鋁
    一、Al(Ⅲ)在溶液中的形態分佈
    二、Al13的形態
    三、聚合鋁的環境效應
    四、聚氯化鋁的合成方法
    五、鋁灰的資源化與聚氯化鋁的生產
    六、聚氯化鋁乾燥方法
    七、聚氯化鋁主要性能

    八、聚磷氯化鋁(PPAC)製備方法
    九、新標準的實施與產業影響
  第二節  聚硫酸鋁
  第三節  聚硫酸鐵
    一、聚硫酸鐵的性能
    二、聚硫酸鐵的合成方法
  第四節  聚氯化鐵
    一、合成原理
    二、合成工藝
  第五節  聚氯化硫酸鐵與聚硫酸鋁鐵
第四章  聚丙烯?胺類聚合物
  第一節  絮凝理論及應用
    一、絮凝的必要
    二、絮凝主要機理
    三、影響絮凝的因素
    四、絮凝劑應用
  第二節  聚丙烯?胺應用領域和選型
    一、聚丙烯?胺的應用領域
    二、聚丙烯?胺的合理選型問題
    三、聚丙烯?胺的分子量問題
    四、聚丙烯?胺的質量和摻鹽問題
  第三節  丙烯?胺的聚合方法
  第四節  陽離子丙烯?胺類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一、丙烯?胺與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的共聚物
    二、丙烯?胺與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氯化銨共聚物
    三、丙烯?胺-甲基丙烯?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銨-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共聚物
    四、N-乙烯基甲?胺均聚物分散聚合製備方法
    五、N-乙烯基甲?胺-丙烯酸乙基己酯共聚物分散製備方法
    六、丙烯?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氯化銨共聚物
  第五節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類聚合物
    一、原料要求
    二、合成方法簡介
    三、聚合物生產過程
第五章  微生物絮凝劑
  第一節  微生物絮凝劑的分類
  第二節  微生物絮凝劑的絮凝機理及影響因素
    一、MBF的絮凝機理
    二、MBF絮凝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微生物絮凝劑的製備生產
    一、MBF產生菌的分離與篩選
    二、菌種鑒定
    三、發酵過程優化
    四、MBF的提取
    五、MBF的純化
  第四節  微生物絮凝劑的水環境應用
    一、原水凈化
    二、污廢水處理
    三、污泥調理
    四、微藻採收
  第五節  微生物絮凝劑的發展趨勢

    一、研發適用性強的MBF產生菌
    二、開發綠色低廉的替代培養基
    三、MBF生產的智能調控與方法改進
    四、MBF復配、複合與聯用的絮凝強化
    五、加強MBF安全評估和應用研究
第六章  天然高分子絮凝劑
  第一節  澱粉
    一、概論
    二、澱粉的結構與性質
    三、應用
  第二節  半乳甘露聚糖
    一、概論
    二、半乳甘露聚糖的結構與性質
    三、應用
  第三節  纖維素
    一、概論
    二、纖維素的結構與性質
    三、應用
  第四節  甲殼素
    一、概論
    二、甲殼素的結構和性質
    三、應用
  第五節  木質素
    一、概論
    二、木質素的結構與性質
    三、應用
  第六節  丹寧
  第七節  微生物多糖
  第八節  動物膠和明膠
  第九節  辣木籽提取物
第七章  脫色劑
  第一節  混凝脫色處理技術
  第二節  脫色混凝劑的類型
    一、無機混凝劑
    二、有機絮凝劑
  第三節  雙氰胺甲醛縮聚物脫色效果和機理
    一、製備方法
    二、生產工藝
    三、與其他混凝劑的比較
  第四節  雙氰胺甲醛縮聚物混凝脫色效果的影響因素
    一、染料分子結構的影響
    二、染料溶液或者廢水pH值的影響
    三、攪拌速度的影響
    四、脫色劑投加量的影響
    五、脫色劑的結構與絮凝機理初探
  第五節  混凝脫色劑研究新進展及其他脫色處理技術
第八章  吸附劑
  第一節  吸附原理
    一、吸附現象
    二、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

    三、吸附等溫線與吸附等溫式
    四、吸附速率
    五、影響吸附的因素
    六、靜態吸附與動態吸附
  第二節  吸附劑與活性炭
    一、吸附劑
    二、活性炭
  第三節  強化混凝與吸附劑
    一、強化混凝
    二、吸附強化混凝
第九章  混凝劑或絮凝劑的選擇與配置方法
  第一節  化學處理的目的和內容
    一、鹼度
    二、pH值
    三、濁度
    四、色度
    五、溫度
    六、硬度
    七、嗅味
  第二節  水體中的殘餘鋁問題
  第三節  燒杯混凝實驗
    一、燒杯實驗儀器的選擇
    二、燒杯混凝試驗的確定
    三、最終處理過程的選擇
    四、混凝劑的評價
  第四節  藥液的配製、計量和投加
    一、藥液的配製、計量和投加
    二、藥液的配製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