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清代文人張潮所著的一部清言小品集。這部作品以獨特的文學氣質和深邃的生活智慧,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藝格言錄」與「生活美學指南」。它既像一本古典版的「朋友圈語錄」,又似文人雅士的「精神手賬」,優雅地示範了如何將庸常日子過成詩性哲學。
作者介紹
(清)張潮|責編:曾玉立|校注:陳書良|整理:陳書良
張潮(1650-約1709年),字山來,號心齋,別署心齋居士,安徽歙縣人。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刻書家,官至翰林院孔目。著作有《心齋聊復集》《花影詞》《幽夢影》等,曾刻印《昭代叢書》《檀幾叢書》等。《幽夢影》是張潮約在30歲動筆,前後歷15年,方才完稿。
目錄
感覺的藝術家(代序) 陳書良
幽夢影
1.論讀書的季節
2.論讀經史之所宜
3.論聖人、賢者、庸人、小人、仙佛
4.論知己
5.論憂
6.論癖
7.論聽
8.論酌友
9.論避世
10.論入世與出世
11.論賞花、醉月、映雪
12.論友
13.論書法
14.論人與物
15.論少年與老成
16.論春與秋
17.論翰墨棋酒
18.論願
19.論盤古之偶
20.論三餘
21.論莊周與蝴蝶
22.論邀
23.論煙雨、貧病、賣花聲
24.論才子而富貴
25.論新月與缺月之恨
26.論吾所不能
27.論恨
28.論情境
29.論顛倒情思
30.論夢
31.論缺陷
32.論愛花與愛美人
33.論美人之解語
34.論窗外觀字
35.論讀書與閱歷
36.論雨
36.論濁富與清貧
38.論鬼
39.論花與蝶
40.論聯想
41.論聞聲
42.論節日
43.論雨之為物
44.論古之不傳於今者
45.論道士之能詩者
46.論萱草與杜鵑
47.論驢之稚
48.論耳聞不如目見
49.論學仙與學佛
50.論富貴與貧賤
51.論耳能自聞其聲
52.論聽琴
53.論盲與啞
54.論人間樂事
55.論姓
56.論花
57.論不喜談市朝事
58.論雲不能畫
59.論人生之全福
60.論天下器玩
61.論花瓶
62.論春、夏、秋之雨
63.論全人
64.論文武
65.論紙上談兵與道聽途說
66.論斗方
67.論情才
68.論全才之難
69.論著新書與注古書
70.論無是處
71.論文體
72.論友道
73.論學大家與名家之文
74.論清虛
75.論南北東西與前後左右
76.論二氏不可廢
77.論筆硯、驗方、楸枰
78.論戒俗與得趣
79.論石
80.論律己與處世
81.論厭與喜
82.論耳中別有不同
83.論月下
84.論山水
85.論百年之計
86.論四季之雨中所宜
87.論詩文與詞曲
88.論筆墨、書籍、山水
89.論知
90.論直世界與橫世界
91.論八卦
92.論書之難
93.論求知己之難易
94.論善人與惡人
95.論福
96.論閑
97.論文章與山水
98.論各不相干
99.論《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100.論讀史書之怒與樂
101.論奇書與密友
102.論密友
103.論風流與真率
104.論難忘者與未淡者
105.論芰荷與金石
106.論彈琴、吹蕭、吹笙、搊管
107.論看曉妝
108.論相思者(之一)
109.論相思者(之二)
110.論文章與錦繡
111.論千字文
112.論不可見
113.論須見
114.論惠施、虞卿著書不傳
115.論松
116.論玩月之法
117.論孩提之童
118.論刻、貪、痴
119.論酒、色、財、氣
120.論文名、儉德、清閑
121.論尚友古人
122.論齋僧與祝壽
123.論妾美與錢多
124.論溫舊業與修古廟
125.論字與畫同出一原
126.論忙人與閑人之園亭
127.論可以當與不可以當
128.論消不平
129.論諛與罵
130.論未必
131.論花與人
132.論物之能感人者
133.論妻子與奴婢
134.論涉獵與清高
135.論美人
136.論蠅與蚊
137.論有樂而不知享者
138.論嫁娶
139.論黑與白
140.論《說文》
141.論無憾
142.論風
143.論冰裂紋
144.論高士之儔
145.論累人與累己
146.論識字與誨淫
……
幽夢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