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回收與利用技術(精)

  • 作者:編者:羅紹華|責編:邢濤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7804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35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鑒於廢舊鋰離子電池產生的環境污染和材料回收的潛在價值,推進其綜合再利用是實現綠色化學和生態平衡的必由之路。故而,本書全面探討了廢舊鋰離子電池的資源化利用,從電池的基本原理、結構特性到回收技術難點,深入分析了電池失效機制,系統介紹了梯次利用、材料再生、電解液和電極的無害化處理技術。同時,對電池回收的經濟性、環境影響及政策框架進行了綜合評估。
    本書適合從事鋰離子電池回收、冶金、環保等領域相關科研人員與管理者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參考用書。

作者介紹
編者:羅紹華|責編:邢濤
    羅紹華,漢族,1973年1月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三級),博士生導師。現任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資源與材料學院院長,河北省電介質與電解質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教學名師、首批河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寶鋼優秀教師獎。     長期從事能量存儲材料、醫用材料和冶金行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等領域的基礎理論、材料體系設計與改性、製備工藝的研究工作。致力於解決制約我國低成本動力鋰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升級的「卡脖子」難題,滿足我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儲能領域關鍵材料急需。針對河北省鋼鐵行業產生大宗工業廢棄物處置困難的現狀,提出冶金資源材料化和環境資源材料化新思路,開發了高附加值和高成長性產業鏈的產品。服務地方新興產業,研發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產品,填補了國內齒科修復材料空白,替代進口。     近五年研究成果(排名第一)獲得教育部、河北省、中國發明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等設的省部級科技獎7項,其中一等獎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重點科技創新項目等課題22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16篇,主編專著2部,授權第一完成人發明專利21項。

目錄
第1章  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利用概述
  1.1  鋰離子電池簡介
    1.1.1  鋰離子電池基本原理與結構
    1.1.2  鋰離子電池種類與特性
  1.2  鋰離子電池的應用與發展
    1.2.1  鋰離子電池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
    1.2.2  鋰離子電池在儲能系統中的應用
  1.3  鋰離子電池回收的重要性與挑戰
    1.3.1  鋰離子電池的資源價值與潛在風險
    1.3.2  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的技術難點
  參考文獻
第2章  退役電池的梯次利用與安全評估
  2.1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背景和意義
    2.1.1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背景
    2.1.2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意義
  2.2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研究現狀分析
    2.2.1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應用市場
    2.2.2  國內外相關政策和標準
  2.3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核心技術與方法
    2.3.1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拆解技術
    2.3.2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篩選技術
    2.3.3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重組技術
  2.4  退役電池性能診斷與分析
    2.4.1  退役電池的複雜性分析
    2.4.2  退役電池性能評估
  參考文獻
第3章  鋰離子電池材料失效研究
  3.1  鋰離子電池材料失效現象及診斷分析
    3.1.1  失效的分類與描述
    3.1.2  失效分析的表徵方法
    3.1.3  失效原因的診斷與分析
  3.2  電極材料失效機制
    3.2.1  正極材料失效機制
    3.2.2  負極材料失效機制
    3.2.3  電解液和隔膜的失效機制
  3.3  電池材料的失效機制與回收利用之間的耦合關係
    3.3.1  正極材料的失效機制與回收利用之間的耦合關係
    3.3.2  負極材料的失效機制與回收利用之間的耦合關係
    3.3.3  電解液和隔膜的失效機制與回收利用之間的耦合關係
  3.4  電池失效與壽命預測
    3.4.1  電池壽命評估與失效預測方法
    3.4.2  電池材料失效數據的建模與分析
    3.4.3  電池失效與壽命預測的可靠性與改進方向
  3.5  電池材料失效控制與優化策略
    3.5.1  電池失效控制的技術方法
    3.5.2  電池設計與製造中的關鍵材料優化
    3.5.3  電池可靠性與性能提升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濕法冶金回收技術
  4.1  濕法冶金

    4.1.1  濕法冶金的發展歷程
    4.1.2  濕法冶金的優勢與適用性
    4.1.3  溶液化學與電化學基礎
    4.1.4  濕法冶金設備與工藝流程
  4.2  濕法冶金技術
    4.2.1  預處理
    4.2.2  浸出與溶解
    4.2.3  純化與分離
  4.3  濕法冶金技術的案例分析
    4.3.1  國內外濕法冶金回收技術的應用案例
    4.3.2  濕法冶金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趨勢
  4.4  濕法冶金相關的回收產業與政策
    4.4.1  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鏈概述
    4.4.2  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
    4.4.3  濕法冶金的可持續發展路線
  4.5  濕法冶金工藝的經濟與環境影響分析
    4.5.1  濕法冶金工藝的經濟效益分析
    4.5.2  濕法冶金工藝的環境影響評估
    4.5.3  回收過程中的環保與安全管理
  4.6  濕法冶金工藝的未來展望
    4.6.1  濕法冶金技術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4.6.2  濕法冶金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參考文獻
第5章  火法冶金回收技術
  5.1  火法冶金
    5.1.1  火法冶金概述與發展歷程
    5.1.2  火法冶金的優勢與適用性
    5.1.3  火法冶金設備與工藝流程
    5.1.4  火法冶金的基本原理與反應機制
    5.1.5  火法冶金中的熱傳導與傳質過程
  5.2  火法冶金技術
    5.2.1  預處理
    5.2.2  粉碎、篩分和分選
    5.2.3  熔煉與焙燒
    5.2.4  純化與分離
  5.3  火法冶金技術的案例分析
    5.3.1  國內外火法冶金回收技術的應用案例
    5.3.2  火法冶金回收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趨勢
  5.4  火法冶金回收工藝相關的產業鏈與政策
    5.4.1  火法冶金回收工藝產業鏈概述
    5.4.2  相關政策法規與標準
    5.4.3  火法冶金回收的可持續發展路線
  5.5  火法冶金回收工藝的經濟效益與環境影響分析
    5.5.1  火法冶金回收工藝的經濟效益分析
    5.5.2  火法冶金回收工藝的環境影響評估
    5.5.3  火法冶金回收過程中的環保與安全管理
  5.6  火法冶金工藝的未來展望
    5.6.1  火法冶金技術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5.6.2  火法冶金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參考文獻

第6章  生物冶金回收技術
  6.1  生物冶金
    6.1.1  生物冶金概述與發展歷程
    6.1.2  生物冶金的優勢和適用性
    6.1.3  生物冶金設備與工藝流程
    6.1.4  生物冶金的基本原理與機制
    6.1.5  微生物在生物冶金中的作用和功能
    6.1.6  生物冶金與電池回收的關聯與交叉耦合
  6.2  生物冶金技術
    6.2.1  預處理
    6.2.2  生物浸出與生物淋濾技術
    6.2.3  生物還原與生物吸附技術
    6.2.4  純化與分離
  6.3  生物冶金技術的案例分析
    6.3.1  國內外生物冶金回收技術的應用案例
    6.3.2  生物冶金的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
  6.4  生物冶金相關的回收產業與政策
    6.4.1  生物冶金回收工藝產業鏈概述
    6.4.2  相關政策法規與標準
    6.4.3  生物冶金的可持續發展路線
  6.5  生物冶金工藝的經濟與環境影響分析
    6.5.1  生物冶金工藝的經濟效益分析
    6.5.2  生物冶金工藝的環境影響評估
    6.5.3  回收過程中的環保與安全管理
  6.6  生物冶金工藝的未來展望
    6.6.1  生物冶金技術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6.6.2  生物冶金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參考文獻
第7章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回收與無害化技術
  7.1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特性與處理方法
    7.1.1  電解液的組成與化學特性
    7.1.2  電解液的表徵與分析方法
    7.1.3  電解液處理方法的分類與評估
  7.2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回收技術
    7.2.1  預處理技術
    7.2.2  真空蒸餾法
    7.2.3  鹼液吸收法
    7.2.4  膜分離法
    7.2.5  化學法
    7.2.6  物理法
    7.2.7  溶劑萃取法
    7.2.8  其他方法
  7.3  電解液無害化處理技術
    7.3.1  無害化處理的目標與要求
    7.3.2  有害物質的去除與轉化
    7.3.3  無害化處理的生物方法
    7.3.4  其他方法
  7.4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資源化利用

  8.1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回收處理技術
    8.1.1  火法冶金回收技術
    8.1.2  濕法冶金回收技術
  8.2  直接再生技術
    8.2.1  固相法
    8.2.2  水熱合成法
    8.2.3  溶膠-凝膠法
    8.2.4  噴霧乾燥法
    8.2.5  電沉積法
    8.2.6  電化學修復法
  8.3  再生高附加值材料
    8.3.1  催化劑
    8.3.2  新型功能材料
    8.3.3  材料精細加工製備
  參考文獻
第9章  負極材料的資源化利用
  9.1  負極材料的再生
    9.1.1  選擇性提鋰
    9.1.2  深度凈化
    9.1.3  缺陷重整
  9.2  再生功能材料
    9.2.1  吸附劑
    9.2.2  超級電容器
    9.2.3  其他材料
  參考文獻
第10章  電池的生命周期評估
  10.1  生命周期評估
    10.1.1  電池生命周期評估概述
    10.1.2  電池生命周期評估框架
  10.2  LCA在電池回收領域的實際應用
    10.2.1  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的LCA分析
    10.2.2  三元鋰電池回收的LCA分析
  10.3  電池生命周期評估案例分析
  10.4  電池生命周期評估的不確定性與改進
  10.5  電池生命周期評估與綠色電池設計
  參考文獻
第11章  電池回收的效益成本和實例分析
  11.1  電池回收的經濟性分析
    11.1.1  廢舊鋰離子電池的種類和構成
    11.1.2  鋰離子電池回收的經濟性分析
  11.2  電池回收的工業可行性
    11.2.1  動力電池回收現狀
    11.2.2  動力電池回收的工業可行性分析
    11.2.3  電池回收工業處理現狀
    11.2.4  電池回收工業的成本分析
  11.3  回收的市場可行性
    11.3.1  動力電池回收供給與需求平衡
    11.3.2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
    11.3.3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宏觀政策支持
    11.3.4  未來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趨勢

  11.4  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收
    11.4.1  國內回收實例
    11.4.2  國外回收實例
  11.5  .鈷酸鋰電池的回收
    11.5.1  國內回收實例
    11.5.2  國外回收實例
  11.6  鎳鈷錳酸鋰電池的回收
    11.6.1  國內回收實例
    11.6.2  國外回收實例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Ⅰ  國內退役LIBs梯次利用相關政策
  附錄Ⅱ  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地方政策
  附錄Ⅲ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標準
  附錄Ⅳ  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地方標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