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50-2000)(精)/中國城市史研究系列

  • 作者:王笛|責編:王佳睿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82158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21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茶館是成都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地人習慣在那裡打麻將、掏耳朵、約會、看戲等。本書為著名學者王笛新作,通過考察20世紀下半葉成都的茶館,探究大眾文化以及公共生活的興衰起伏,從而透視中國社會半個世紀的劇變。書中,作者將歷史人類學和社會人類學的方法結合起來,利用檔案材料及田野調查,聚焦茶館業主、顧客、藝人、掏耳匠等底層人物,以白描式的手法勾勒他們在茶館這一公共空間的喜怒哀樂、命運抉擇,從而展現出一幅飽滿、立體的城市生活圖景。通過本書,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城市的發展及其邏輯,還可以從這些細節背後,重新觸摸一座城市的歷史與記憶,理解當代中國的轉型與變遷。

作者介紹
王笛|責編:王佳睿
    王笛,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澳門大學講席教授。     曾任美國得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FHC)共同主編、中國留美歷史學會會長等。作品曾獲美國城市史研究學會最佳著作獎、首屆呂梁文學獎、中國會黨史學會最佳著作獎等。     主要關注中國社會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觀史的研究。     代表著作有《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茶館: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與復興(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從計量、敘事到文本解讀:社會史實證研究的方法轉向》《那間街角的茶鋪》《消失的古城》等。

目錄
第一章  導言: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城市政治轉型
  社會主義國家和公共生活
  公眾、公共生活與政治文化
  1949年以後的中國城市:國家與文化
  檔案的挖掘和田野調查
第二章  同業公會的終結與小商業的困境
  民國時期的茶業公會
  同業公會的轉型
  茶業公會的重組
  獨立性的消失
  新公會與經濟生活
  新公會與「三反」「五反」運動
  茶館業的蕭條
  小商業與國家控制
第三章  國家力量與社會主義娛樂的興起
  新文化機構的建立
  接管戲班和戲園
  制止業餘和自發的茶館娛樂
  取締打圍鼓
  民間藝人的結局
  大眾娛樂的社會主義改造
  社會主義國家與文化轉型
第四章  茶館生活的衰落
  20世紀50年代的茶館生活
  工業發展與茶館生活的矛盾
  茶館里的政治和階級鬥爭
  20世紀60年代前期的茶館表演
  激進年代中的茶館日常
第五章  改革時期茶館業的復甦
  枯木逢春
  街角茶館的歸來
  新式茶樓的興起
  與公園和寺廟共存
  茶館的多種功能
  茶館就是一個市場
  生意場上的競爭
  改革時代的國家、市場與茶館
第六章  公共生活中的市民與外來工
  共同興趣與社交
  娛樂場所
  老年人的世界
  男女服務員
  進城謀生的人們
第七章  麻將與社區生活
  關於麻將的訴訟
  個人的故事:個體權利與集體利益
  街坊的故事:居委會的困境
  城市的故事:怎樣塑造自己的形象?
  國家的故事:地方問題還是全國問題?
  公共生活中的市民、街坊與城市

第八章  結論:國家、茶館與公共領域
  早期政策:連續還是中斷?
  國家與茶館娛樂
  茶館的復興與解放了的市場
  改革開放后的文化問題:國家與地方
  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
  茶館的現代性與生命力
徵引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