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與研究對象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對象
第二節 學術回顧與可能空間
一、黨外知識分子研究的學科範式
二、黨外知識分子研究的可能空間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一、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二、研究重點及創新之處
第一章 關係作為方法:一個整合性框架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把「關係」帶回來
第二節 作為方法的「關係」:從費孝通說開去
一、關係作為一種文化權力網路:強關係和弱關係
二、關係作為一種權力結構場域:體制層和人格層
三、關係作為一種權力流向表達:解構面和建構面
第三節 「關係」何以成為可能: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一、本體論:關係作為社會交往方式的基本樣態
二、認識論:關係作為一種國家成長的解釋範式
三、方法論:關係作為領導方式調適的特定表達
第四節 在經驗分析中如何將「關係」作為獨立變數來處置
一、關係的方向性及其層級:二維與多維
二、關係的程度性及其搖擺:極化與平衡
三、關係的結構性及其疊加:嵌入與脫嵌
四、關係的體系性及其流動:常量與變數
小結
第二章 關係出場:道路開闢及其統戰空間的拓展(1921—1937)
第一節 外來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革命理論中的知識分子
一、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論中的知識分子
二、列寧無產階級革命理論中的知識分子
第二節 本土實踐:國民革命聯合戰線中的知識分子
一、清末民初以來知識分子的新舊分野
二、中共成立以來知識分子的內外分野
三、國民革命以來知識分子的上下分野
第三節 鄉村道路:工農民主統一戰線中的知識分子
一、角色轉型下的合群及其躍遷
二、權勢遷移下的聲望及其流變
三、遭逢巨變下的必然及其偶然
小結
第三章 關係探索:革命轉型及其統戰結構的生成(1937—1949)
第一節 關係分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知識分子
一、根據地的知識分子統戰
二、國統區的知識分子統戰
三、淪陷區的知識分子統戰
第二節 關係疊加: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中的知識分子
一、解放戰爭時期知識分子統戰中的點、線、塊
二、解放戰爭時期知識分子統戰中的黨、政、軍
小結
第四章 關係搖擺:建設轉向及其統戰機制的運行(1949—1976)
第一節 關係平衡:新中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知識分子統戰
一、以「政治團結」為側重的知識分子統戰
二、以「思想改造」為側重的知識分子統戰
三、以「教育使用」為側重的知識分子統戰
第二節 關係失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知識分子統戰
一、以「思想政治」為統領的知識分子統戰
二、以「勞動實踐」為基礎的知識分子統戰
三、以「為誰服務」為依據的知識分子統戰
小結
第五章 關係再造:改革轉向及其統戰資源的整合(1976—2012)
第一節 關係恢復:改革開放新局面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一、實現偉大曆史轉折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二、從「革命統一戰線」到「愛國統一戰線」
第二節 關係流動: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一、體制轉型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二、嚴峻考驗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第三節 關係理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一、市場經濟環境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二、社會階層變化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第四節 關係細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知識分子統戰
一、社會結構深刻變化下統戰空間的拓展
二、社會力量分化重組下統戰領域的細分
小結
第六章 關係優化:治理轉向及其統戰體系的完善(2012—2021)
第一節 關係拓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外知識分子統戰的理論創新
一、黨外知識分子統戰的基本特徵及其表現
二、黨外知識分子統戰的基本方向及其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