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物理化學(簡明版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四五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廣東工業大學物理化學課程組|責編:李琰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5961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4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物理化學》(簡明版)是根據工科物理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是一本面向工科類各專業本科物理化學課程的簡明教材,全書共10章,包括氣體狀態方程、熱力學第一定律及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及應用、多組分系統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電化學、表面化學、化學動力學、膠體化學。本書強調工科特色,注重理論應用,除系統地闡述了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外,還在相關章節介紹了物理化學理論與工程技術問題相結合的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科類各專業本科物理化學課程教材,也可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廣東工業大學物理化學課程組|責編:李琰

目錄
緒論
第1章  氣體狀態方程
  1.1  理想氣體
    1.1.1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1.1.2  摩爾氣體常數
    1.1.3  理想氣體模型
  1.2  理想氣體混合物
    1.2.1  混合物的組成
    1.2.2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對理想氣體混合物的應用
    1.2.3  道爾頓分壓定律
    1.2.4  阿馬加分體積定律
  1.3  氣體的液化及臨界參數
    1.3.1  液體飽和蒸氣壓
    1.3.2  臨界參數
    1.3.3  真實氣體的p-Vm圖及氣體的液化
  1.4  真實氣體狀態方程
    1.4.1  范德華方程
    1.4.2  位力方程
  1.5  對應狀態原理與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1.5.1  壓縮因子
    1.5.2  對應狀態原理
  習題
第2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應用
  2.1  熱力學基本概念
    2.1.1  系統和環境
    2.1.2  狀態和狀態函數
    2.1.3  過程和途徑
  2.2  熱力學第一定律
    2.2.1  功
    2.2.2  熱
    2.2.3  內能
    2.2.4  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及數學表達式
  2.3  恆容熱、恆壓熱
    2.3.1  恆容熱(VQ)
    2.3.2  恆壓熱(pQ)
    2.3.3  VQ=ΔU與pQ=ΔH的意義
  2.4  熱容、絕熱過程與過程方程
    2.4.1  熱容
    2.4.2  絕熱過程和過程方程
  2.5  相變過程
    2.5.1  可逆相變
    2.5.2  不可逆相變
    2.5.3  相變焓隨溫度的變化
  2.6  化學反應焓
    2.6.1  反應進度
    2.6.2  反應焓變
    2.6.3  Qp,m與QV,m的關係
  2.7  焓的計算
    2.7.1  由生成焓計算反應焓
    2.7.2  由燃燒焓計算反應焓

    2.7.3  離子標準摩爾生成焓的計算
    2.7.4  由燃燒焓間接計算生成焓
  2.8  基爾霍夫公式及最高溫度計算
    2.8.1  基爾霍夫公式
    2.8.2  爆炸反應的最高溫度
  習題
第3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及應用
  3.1  引言
  3.2  卡諾循環
  3.3  熱力學第二定律
    3.3.1  自發過程
    3.3.2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
  3.4  卡諾定理與熵
    3.4.1  卡諾定理
    3.4.2  卡諾定理的推論
  3.5  熵與克勞修斯不等式
    3.5.1  熵的導出
    3.5.2  熵的物理意義
    3.5.3  克勞修斯不等式
    3.5.4  熵判據——熵增原理
  3.6  熵變的計算
    3.6.1  環境熵變的計算
    3.6.2  系統熵變的計算
    3.6.3  理想氣體pVT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3.7  相變過程熵變的計算
    3.7.1  可逆相變
    3.7.2  不可逆相變
  3.8  熱力學第三定律和化學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3.8.1  能斯特熱定理
    3.8.2  熱力學第三定律
    3.8.3  規定熵和標準熵
  3.9  亥姆霍茲函數和吉布斯函數
    3.9.1  亥姆霍茲函數
    3.9.2  吉布斯函數
  3.10  等溫過程A和G的計算
  3.11  熱力學基本方程
    3.11.1  熱力學基本方程
    3.11.2  由熱力學基本方程計算物質pVT變化過程的A、G
  3.12  麥克斯韋關係式及其應用
    3.12.1  麥克斯韋關係式
    3.12.2  麥克斯韋關係式的應用
  3.13  吉布斯-亥姆霍茲方程
  3.14  熱力學對單組分體系的應用
    3.14.1  克拉佩龍方程
    3.14.2  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
    3.14.3  特魯頓規則
    3.14.4  外壓對液體飽和蒸氣壓的影響
  習題
第4章  多組分系統熱力學
  4.1  偏摩爾量

    4.1.1  偏摩爾量的提出
    4.1.2  偏摩爾量的定義
    4.1.3  偏摩爾量的測定
    4.1.4  偏摩爾量與摩爾量的差別
    4.1.5  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4.1.6  偏摩爾量之間的函數關係
    4.1.7  偏摩爾量的求解
  4.2  化學勢
    4.2.1  多組分單相系統的熱力學公式
    4.2.2  多組分多相系統的熱力學公式
    4.2.3  化學勢判據及應用舉例
    4.2.4  化學勢與溫度和壓力的關係
  4.3  氣體組分的化學勢
    4.3.1  純理想氣體的化學勢
    4.3.2  理想氣體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4.3.3  純真實氣體的化學勢
    4.3.4  真實氣體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4.4  拉烏爾定律和亨利定律
    4.4.1  拉烏爾定律
    4.4.2  亨利定律
    4.4.3  拉烏爾定律與亨利定律的微觀解釋
  4.5  理想液態混合物
    4.5.1  理想液態混合物的定義
    4.5.2  理想液態混合物中任一組分的化學勢
    4.5.3  理想液態混合物的混合性質
  4.6  理想稀溶液
    4.6.1  溶劑的化學勢
    4.6.2  分配定律
  4.7  稀溶液的依數性
    4.7.1  溶劑蒸氣壓下降
    4.7.2  凝固點降低(析出固態純溶劑)
    4.7.3  沸點升高(溶質不揮發)
    4.7.4  滲透壓
  習題
第5章  化學平衡
  5.1  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
    5.1.1  摩爾吉布斯函數變與化學反應親和勢
    5.1.2  摩爾吉布斯函數變與反應進度的關係
    5.1.3  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
  5.2  理想氣體化學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
    5.2.1  標準平衡常數
    5.2.2  有純凝聚態物質參加的理想氣體化學反應
    5.2.3  相關化學反應標準平衡常數之間的關係
    5.2.4  標準平衡常數K的測定
    5.2.5  平衡組成的計算
    5.2.6  其他平衡常數
  5.3  溫度對標準平衡常數的影響————范特霍夫方程
  5.4  其他因素對理想氣體化學平衡的影響
    5.4.1  壓力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
    5.4.2  惰性組分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

    5.4.3  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比對平衡轉化率的影響
  5.5  同時反應平衡組成的計算
  5.6  真實氣體反應的化學平衡
  5.7  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學平衡
    5.7.1  常壓下液態混合物中的化學平衡
    5.7.2  常壓下液態溶液中的化學平衡
  習題
第6章  相平衡
  6.1  相律
    6.1.1  自由度
    6.1.2  相律的推導
    6.1.3  組分數
    6.1.4  相律的說明
    6.1.5  相律的意義
  6.2  單組分系統相圖
  6.3  二組分系統氣-液平衡相圖
    6.3.1  理想完全互溶的氣-液相圖
    6.3.2  非理想完全互溶的氣-液相圖
  6.4  二組分液態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統的氣-液平衡相圖
    6.4.1  部分互溶的雙液系
    6.4.2  完全不互溶的雙液系
  6.5  二組分固態不互溶系統液-固平衡相圖
    6.5.1  低共熔相圖的繪製
    6.5.2  低共熔相圖的應用
  6.6  二組分固態互溶系統液-固平衡相圖
    6.6.1  固態完全互溶系統
    6.6.2  固態部分互溶系統
  6.7  生成化合物的二組分凝聚系統相圖
    6.7.1  生成穩定化合物系統
    6.7.2  生成不穩定化合物系統
  6.8  三組分系統平衡相圖簡介
    6.8.1  三組分系統的相圖表示法
    6.8.2  三組分部分互溶系統的溶解度圖
    6.8.3  簡單共晶三元系
  習題
第7章  電化學
  7.1  電化學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7.1.1  電化學基本概念
    7.1.2  法拉第定律
  7.2  離子遷移數和離子遷移率
    7.2.1  離子遷移數
    7.2.2  離子遷移率
  7.3  電解質溶液的電導
    7.3.1  電導、電導率、摩爾電導率
    7.3.2  電導率、摩爾電導率與濃度的關係
    7.3.3  離子獨立遷移定律和離子摩爾電導率
    7.3.4  電導測定的應用
  7.4  強電解質溶液活度、平均活度係數及離子強度
    7.4.1  強電解質離子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係數
    7.4.2  離子強度

    7.4.3  電解質溶液理論簡介
  7.5  可逆電池電動勢
    7.5.1  可逆電池和不可逆電池
    7.5.2  原電池的表示法
    7.5.3  電池電動勢的測定
  7.6  可逆電池的熱力學
    7.6.1  電池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變化與電池電動勢的關係
    7.6.2  原電池電動勢與濃度的關係——能斯特方程
    7.6.3  電動勢產生的機理
  7.7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
    7.7.1  電極電勢
    7.7.2  標準電極電勢
    7.7.3  可逆電極電勢與濃度的關係
    7.7.4  濃差電池
    7.7.5  可逆電極的種類
    7.7.6  液體接界電勢的計算和消除
    7.7.7  電動勢測定的應用
  7.8  電極過程
    7.8.1  電極過程中的基本反應步驟及特徵
    7.8.2  電極反應速率的表示
    7.8.3  極化現象
    7.8.4  分解電壓
    7.8.5  析出電勢和溶解電勢
    7.8.6  超電勢與極化曲線
    7.8.7  電解池與原電池的極化現象
    7.8.8  測定極化曲線的方法
    7.8.9  氫的析出電勢與其對金屬自水溶液中電積的影響
  習題
第8章  表面化學
  8.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張力
    8.1.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張力概述
    8.1.2  表面張力的微觀解釋
    8.1.3  影響表面張力的因素
  8.2  彎曲液面下的附加壓力和毛細現象
    8.2.1  彎曲液面下的附加壓力
    8.2.2  毛細現象
    8.2.3  亞穩狀態和新相生成
  8.3  固體表面
    8.3.1  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
    8.3.2  吸附熱
    8.3.3  常用吸附劑
    8.3.4  吸附量
    8.3.5  吸附等溫線
    8.3.6  影響氣-固界面吸附的因素
    8.3.7  吸附等溫式
  8.4  液-固表面
    8.4.1  接觸角
    8.4.2  黏附功、內聚功、浸濕功和鋪展係數
    8.4.3  固體自溶液中的吸附
  8.5  溶液表面的吸附

    8.5.1  溶液的表面吸附現象
    8.5.2  吉布斯吸附等溫式
  8.6  表面活性劑
    8.6.1  表面活性劑及分類
    8.6.2  表面活性劑溶液性質
    8.6.3  表面活性劑的HLB值
    8.6.4  表面活性劑的一些重要作用
  8.7  膜
    8.7.1  單分子膜
    8.7.2  LB技術和LB膜
  習題
第9章  化學動力學
  9.1  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和測定方法
    9.1.1  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
    9.1.2  化學反應速率的測定方法
  9.2  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
    9.2.1  基元反應和非基元反應
    9.2.2  基元反應速率方程——質量作用定律
    9.2.3  反應級數
    9.2.4  反應分子數
  9.3  具有簡單級數的反應
    9.3.1  一級反應
    9.3.2  二級反應
    9.3.3  三級反應
    9.3.4  其他級數的反應
    9.3.5  反應級數的確定
  9.4  典型複雜反應
    9.4.1  對峙反應
    9.4.2  平行反應
    9.4.3  連續反應
  9.5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9.5.1  范特霍夫經驗規則
    9.5.2  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類型
    9.5.3  阿侖尼烏斯公式
    9.5.4  活化能
  9.6  複合反應速率的近似處理法
    9.6.1  控制步驟法
    9.6.2  平衡態近似法
    9.6.3  穩態近似法
  9.7  鏈反應
    9.7.1  單鏈反應
    9.7.2  由單鏈反應的機理推導反應速率方程
    9.7.3  用鍵能估算元反應的活化能
    9.7.4  支鏈反應與爆炸界限
  9.8  光化學反應
    9.8.1  光化學反應的初級過程、次級過程和猝滅
    9.8.2  光化學定律
    9.8.3  溫度對光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9.8.4  化學激光
  9.9  溶液反應和多相反應

    9.9.1  溶劑對反應組分無明顯相互作用
    9.9.2  多相反應
    9.9.3  催化作用與催化劑
  習題
第10章  膠體化學
  10.1  概論
    10.1.1  分散系統的分類
    10.1.2  膠體和膠體科學
  10.2  膠體的製備
    10.2.1  膠體系統的製備
    10.2.2  膠體系統的純化
  10.3  膠體的動力性質
    10.3.1  布朗運動
    10.3.2  擴散和滲透壓
    10.3.3  沉降和沉降平衡
  10.4  膠體的光學性質
    10.4.1  丁鐸爾效應
    10.4.2  瑞利公式
    10.4.3  散射與超顯微鏡
  10.5  膠體的電學性質
    10.5.1  電動現象
    10.5.2  雙電層理論
    10.5.3  溶膠的膠團結構
  10.6  膠體的穩定與聚沉
    10.6.1  膠體穩定理論
    10.6.2  溶膠穩定的原因
    10.6.3  溶膠的聚沉
    10.6.4  膠體穩定性的應用實例——污水處理的絮凝
  10.7  乳狀液
    10.7.1  乳狀液的基本概念
    10.7.2  乳狀液的性質
    10.7.3  影響乳狀液穩定性的因素
    10.7.4  影響乳狀液類型的因素
    10.7.5  乳狀液的製備
    10.7.6  微乳液
    10.7.7  乳狀液的去乳化
  10.8  泡沫
  10.9  氣溶膠
    10.9.1  粉塵的分類
    10.9.2  粉塵的性質
  10.10  高分子化合物
    10.10.1  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性質
    10.10.2  高分子溶液的性質
    10.10.3  凝膠的溶脹
  習題
附錄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