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航天器微振動測量辨識與控制(精)/航天動力學與控制系列叢書

  • 作者:周徐斌//劉興天|責編:張海麗|總主編:王巍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49801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38
人民幣:RMB 1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航天器的微振動會影響到載荷的性能,在高性能航天器的發展過程中愈發受到重視。在我國邁向世界航天強國的征程中,微振動的研究會出現更多的新方法和新技術。本書聚焦高精度航天器的在軌微振動測量、辨識和控制問題,著重對微振動的影響、頻域特徵認知以及靶向控制方法進行闡述。首先介紹了微振動對高精度航天器的影響,將微振動按頻帶劃分為低頻和高頻,論述了其對衛星指向和成像的影響。然後,對影響衛星指向的低頻微振動測量與辨識方法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上,通過被動、半主動及主動控制方法詳細介紹了低頻微振動控制。隨後,結合工程實例,重點論述了典型高頻振源的控制方法。在對微振動的主動控制方法進行論述后,給出了微振動的地面驗證和在軌測試方法及實例。
    本書可供從事航天器結構設計、動力學設計、微振動測試與辨識以及振動控制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航空航天、空間工程、振動工程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介紹
周徐斌//劉興天|責編:張海麗|總主編:王巍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微振動概念
  1.2  微振動影響
  1.3  航天器微振動研究進展
    1.3.1  振源處微振動隔離技術
    1.3.2  傳輸路徑上的微振動隔離
    1.3.3  載荷處的微振動隔離
    1.3.4  其他微振動抑制方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微振動對航天器的影響
  2.1  微振動對整星指向的影響
    2.1.1  撓性附件低頻振動對整星姿態的影響
    2.1.2  高頻振動對整星指向的影響
  2.2  微振動對光學相機的影響
    2.2.1  微振動對MTF影響分析基本原理
    2.2.2  光學相機在軌微振動特點
    2.2.3  振源對光學相機的耦合擾動
  2.3  微振動對激光通信衛星的影響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撓性結構低頻微振動測量與辨識
  3.1  撓性結構低頻振動測量技術
    3.1.1  撓性結構探測技術
    3.1.2  隨機減量法
    3.1.3  NExT法
    3.1.4  測量預處理
    3.1.5  奇異值分解
  3.2  撓性結構低頻振動在軌辨識
    3.2.1  ITD法
    3.2.2  ERA法
    3.2.3  SSI法
    3.2.4  在軌辨識實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低頻微振動抑制技術
  4.1  低頻撓性附件結構及影響
  4.2  撓性結構航天器建模方法
  4.3  撓性結構低頻振動抑制方法
    4.3.1  被動阻尼元件抑振
    4.3.2  主動抑振方法
    4.3.3  採用姿軌控系統演算法抑制低頻振動
  4.4  低頻微振動被動控制技術
    4.4.1  總體方案
    4.4.2  模態分析
    4.4.3  減振效果模擬分析
    4.4.4  流體阻尼器減振有效性驗證試驗
  4.5  低頻微振動半主動控制技術
    4.5.1  半主動控制執行元件
    4.5.2  半主動控制演算法

    4.5.3  半主動控制模擬分析
  4.6  低頻微振動主動控制技術
    4.6.1  低頻微振動主動控制建模
    4.6.2  低頻主動控制最優控制方法
    4.6.3  基於主動阻尼的柔性體振動抑制
    4.6.4  低頻微振動主動抑制應用實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高頻微振動抑制技術
  5.1  高頻振源介紹
    5.1.1  振源種類
    5.1.2  振動來源
  5.2  高頻隔振原理
    5.2.1  兩參數隔振器理論模型
    5.2.2  三參數隔振器理論模型
    5.2.3  兩參數和三參數隔振模型的對比
  5.3  航天器高頻隔振常用元器件
    5.3.1  三參數阻尼器件
    5.3.2  隔振支架產品
  5.4  控制力矩陀螺隔振工程應用
    5.4.1  Stewart平台構型
    5.4.2  Stewart平台自由度計算
    5.4.3  坐標變換理論
    5.4.4  六向傳遞特性分析
    5.4.5  試驗驗證
  5.5  製冷機隔振工程應用
    5.5.1  製冷機隔振簡介
    5.5.2  製冷機組隔振構型
    5.5.3  動力學建模
    5.5.4  隔振裝置性能分析
    5.5.5  試驗驗證
    5.5.6  製冷機主動吸振技術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微振動主動隔振技術
  6.1  主動隔振基本原理
    6.1.1  主動隔振平台研究現狀
    6.1.2  隔振系統主控技術研究現狀
  6.2  作動元件、測量元件、控制元件
    6.2.1  作動元件
    6.2.2  測量元件
    6.2.3  控制元件
  6.3  接觸式主動隔振技術
    6.3.1  基於頻響函數的自適應控制
    6.3.2  基於牛頓-歐拉方程的獨立模態控制
  6.4  非接觸式主動隔振技術
    6.4.1  動力學建模
    6.4.2  基於接近率的滑模控制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微振動試驗技術
  7.1  振源地面微振動試驗技術
    7.1.1  振源分類
    7.1.2  振源特性與建模
    7.1.3  振源微振動試驗方法
  7.2  整星微振動地面試驗技術
    7.2.1  試驗方法
    7.2.2  試驗環境
    7.2.3  懸吊方式
    7.2.4  地面微振動測量系統
  7.3  在軌微振動試驗技術
    7.3.1  在軌微振動測量系統設計
    7.3.2  在軌測量系統
    7.3.3  感測器選型
    7.3.4  感測器布點
    7.3.5  微振動在軌試驗方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