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鎮同傳(科學與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科學文化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

  • 作者:王洪鵬//周廣剛//鮑蕊|責編:張莉//姚培培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91917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高鎮同院士被讚譽為「永遠不知疲勞」的「結構疲勞」專家,是我國結構壽命與可靠性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開創性地建立了航空結構壽命可靠性理論,提出了我國的飛機結構壽命預測理論,創立了「疲勞統計學」分支學科,為我國殲擊機、轟炸機和運輸類飛機等20余個型號數千架飛機進行定壽和延壽,為保障部隊的戰鬥能力和飛行安全做出了歷史性重大貢獻。
    本書記述了高鎮同院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經歷,以及他為開創我國結構壽命與可靠性研究所做出的傑出貢獻。70多年來,高鎮同一切以國家需要、國防建設為目標,致力於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在飛機定壽和延壽方面勇攀科技高峰;他矢志不渝地開展基礎性研究,注重人才培養,一心一意獎掖後學;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耄耋之年繼續開拓科研新領域。他的故事,不僅對我國教育界和科技界具有巨大的鞭策作用,對社會各界尤其是廣大青少年也將產生深刻啟迪和深遠影響。
    本書適合青年學子、科技工作者以及對科學家的成長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王洪鵬//周廣剛//鮑蕊|責編:張莉//姚培培

目錄
總序一
總序二
序—六十年的師生情
第一章  慈善家族有遺風 書香門第出院士
  一、光增邑乘高循柳 育有三子皆成才
  二、書香門第小六子 四合院里初長成
第二章  留級生變高才生 成績反轉靠自學
  一、自古有國才有家 立志報國學航空
  二、一語驚醒夢中人 連跳兩級夢起航
  三、身邊榜樣王大珩 願將此身長報國
第三章  百尺竿頭勤為徑 三尺講台真育人
  一、苦學外語為夢想 成績亮眼勵後人
  二、名師引路出高徒 教壇新秀人未識
  三、投身教育即為家 教書育人創新法
第四章  調入北航成元老 疲勞領域顯身手
  一、白手起家,籌建材料力學實驗室
  二、為材料力學實驗室購買試驗機
  三、研製光彈性儀和電阻絲應變片
  四、開展國內最早的機身疲勞試驗
第五章  開門辦學天地寬 踏平坎坷成大道
  一、下放「五七幹校」參加勞動
  二、在帳篷中開辦「疲勞」進修班
  三、注重「開門辦學」的實際效果
  四、參與716號直升機事故分析
  五、定壽延壽苦探索 疲勞領域露頭角
第六章  產學研用相結合 助力軍機翱藍天
  一、指導張福澤完成疲勞分散係數的取值
  二、榮升「疲勞幫」的「幫主」
  三、幫助621所建立航空材料資料庫
  四、指導「運8」飛機全機疲勞可靠性試驗
  五、指導「強5」飛機的疲勞定壽工作
  六、指導聶忠良從事疲勞研究
  七、指導「轟6」轟炸機的定壽工作
  八、指導制定「運7」全機疲勞試驗大綱
  九、吸納斷裂理論為我所用
第七章  心底無私天地寬 實事求是當裁判
  一、擔任「運7」機身疲勞試驗破壞分析會專家組組長
  二、「青6」水上轟炸機延壽
  三、「直11」直升機故障的排除
第八章  傾盡熱血育桃李 眾多學子皆同門
  一、努力使學生超過自己
  二、高鎮同培養學生的五大特點
  三、與徐家進60年的師生情誼
  四、斯是陋室 唯師德馨
  五、「開門弟子」王中
  六、指導傅惠民研究疲勞強度概率密度函數
  七、指導閆楚良研究高置信度中值疲勞載荷譜編製
  八、努力為童明波提供全面發展的平台
  九、舉賢不避自己的學生—推薦費斌軍
  十、「關門弟子」王敏芹

  十一、鼓勵人才回國報效國家
第九章  立德樹人有傳承 師生合作譜新篇
  一、創立「疲勞統計學」分支學科
  二、建立結構壽命可靠性評定的專家系統
  三、學術成就三要素
  四、國際影響和評價
第十章  著作等身不停步 鮐背之年仍著述
  一、義務組織翻譯《疲勞譯文集》
  二、主編《航空金屬材料疲勞性能手冊》
  三、制定《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編撰標準
  四、指導編寫《飛機結構耐久性及損傷容限設計手冊》
  五、鮐背之年出版《智能疲勞統計學》
第十一章  航空報國跟黨走 敢教日月換新天
  一、同情進步學生
  二、所謂「歷史問題」的來龍去脈
  三、榮獲「北京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四、終生難忘的日子
  五、把自己的職責和黨的事業緊密聯繫起來
第十二章  助學助困大先生 為學為善樂其中
  一、資助學生完成學業
  二、資助其他弱勢群體
  三、熱心倡導慈善文化
  四、家和慈善興
  五、身居陋室 唯吾德馨
  六、慈善事業後繼有人
第十三章  老邁學詩若幼娃 處處留心皆詩詞
  一、寫詩的緣由
  二、高鎮同的詩作契合「北京精神」
  三、高鎮同的詩作契合「科學家精神」
  四、高鎮同的詩作體現了敬業精神
  五、高鎮同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王中讀詩感言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高鎮同院士年譜
  附錄二  高鎮同主要著述目錄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