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

  • 作者:唐瀟風|責編:劉楊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96940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46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工程倫理教學在我國高校的普及,教師對於工程倫理的課程設計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素材的需求日益強烈。本書是面向「工程倫理」課程教師的工具書,基於主動學習的理念,結合教育學研究成果和作者在「本、碩、博」層次的工程倫理教學經驗。本書介紹了工程倫理課程的設計原則和方法,並通過大量課堂活動和教學案例的分享,協助教師在倫理學概念和分析方法、工程倫理的職業屬性、基於工程活動的「倫理實踐」等領域規劃和開展教學。
    本書旨在服務工程倫理課程開發人員和授課教師等讀者,也為研究工程倫理教育的學者和關注工程實踐的倫理意義的學生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唐瀟風|責編:劉楊

目錄
上篇:工程倫理教學設計
  第1章  課程學習目標
    引言:「大石頭」理論
    1.1  什麼是課程學習目標
    1.2  課程學習目標的確立和表述
      1.2.1  少而精
      1.2.2  目標的表述應包含動詞
      1.2.3  可測量
    1.3  兼顧教學組織和學生特點
    1.4  工程倫理課程學習目標舉例分析
      1.4.1  清華大學本科通識選修課「工程倫理」的課程學習目標
      1.4.2  俄亥俄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職業發展」課程「倫理領導力」模塊的課程學習目標
    1.5  工程倫理教育的長期目標
      1.5.1  倫理觸覺
      1.5.2  倫理想象力
      1.5.3  倫理決斷力
      1.5.4  倫理定力
    1.6  小結
    參考文獻
    知識鏈接1-1  工程倫理課程學習目標分類舉例
  第2章  教學活動
    引言:「課件沒法複習」
    2.1  課堂討論
      2.1.1  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
      2.1.2  挑戰1:冷場
      2.1.3  挑戰2:課堂的節奏
      2.1.4  挑戰3:學習的深度
      2.1.5  挑戰4:控制的讓渡
    2.2  案例教學
      2.2.1  案例教學目標
      2.2.2  考慮教學對象
      2.2.3  考慮教學的形式和條件
    2.3  課堂練習
      2.3.1  練中學
      2.3.2  動中學
    2.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學習評價
    引言:拒絕「卷」字數
    3.1  什麼是學習評價
      3.1.1  評價的構成:評價目標、呈現方式和解釋標準
      3.1.2  評價的原則
      3.1.3  適合工程倫理的學習評價工具——評分量規
    3.2  「工程倫理」學習評價舉例分析
      3.2.1  學習檔案袋
      3.2.2  課程項目
      3.2.3  出勤和課堂參與
    3.3  其他學習評價的方法和資源
    3.4  生成式人工智慧時代的工程倫理學習評價
    3.5  小結

    參考文獻
    知識鏈接3-1  學習檔案袋(portfolio)作業說明
    知識鏈接3-2  課程項目作業說明
    知識鏈接3-3  VALUE Ethical Reasoning Rubrics
    知識鏈接3-4  個人反思作業說明
    知識鏈接3-5  工程倫理對談作業說明
中篇:探究工程的倫理
  第4章  倫理分析
    引言:生命的估價
    4.1  倫理學與工程倫理教學
    4.2  生活中的倫理問題和價值觀衝突
    4.3  基本的倫理立場
      4.3.1  基於規則的倫理立場
      4.3.2  基於結果的倫理立場
      4.3.3  基於品格的倫理立場
      4.3.4  綜合多種立場分析倫理問題
    4.4  運用倫理推理方法進行案例分析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知識鏈接4-1  「關於『我』的備忘錄」
  第5章  工程職業
    引言:工程師之戒
    5.1  職業和職業倫理
    5.2  工程師的職業組織和工程倫理守則
    5.3  工程倫理問題的特點
      5.3.1  跨學科、非良構的複合型問題
      5.3.2  影響大、波及廣
      5.3.3  路徑依賴
    5.4  工程師對職業共同體的倫理責任
      5.4.1  工程師的公眾形象
      5.4.2  工程職業共同體的多元、平等和包容
      5.4.3  服務職業共同體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工程的環境
    引言:公眾對工程的態度:兩個片段
    6.1  工程的組織環境
    6.2  工程的社會環境
      6.2.1  守護公眾利益底線
      6.2.2  聽取公眾意見
      6.2.3  謀求共識
      6.2.4  引導公眾認識
    6.3  工程的生態環境
    6.4  工程與可持續發展
    6.5  小結
    參考文獻
下篇:助力倫理的工程
  第7章  設計倫理
    引言:Tide Pods設計團隊的成就與疏忽
    7.1  設計與價值觀

      7.1.1  設計是實踐倫理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7.1.2  「價值中立」vs「固有價值」
    7.2  價值觀驅動的設計
      7.2.1  通用性設計
      7.2.2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7.2.3  可持續設計
    7.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跨越疆域
    引言:慈善廚房的訪談
    8.1  跨越疆域的責任
      8.1.1  工程服務的需求
      8.1.2  工程師的行動
    8.2  跨域的挑戰
    8.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倫理領導力
    引言:倫理領導力教學的兩次嘗試
    9.1  開展倫理領導力教學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