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夏王朝(天崇拜與華夏之變)(精)

  • 作者:柯勝雨|責編:張潔
  • 出版社:廣西師大
  • ISBN:9787559882332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8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天崇拜作為夏王朝發展演變的主線索,勾勒華夏文明早期演變的脈絡。以清華簡《厚父》所涉的「天」「禹」「夏」等為切入點,本書核查考古資料、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並參考天象、氣候等自然環境信息,解析了夏代歷史研究的關鍵問題,如大禹治水的地理範圍,太康失國、后羿代夏、少康中興等的真實性;同時,借助對考古資料的分析,釐定了傳世文獻記載與歷史真實之間的距離,描繪了一部多元整合的文明突破史、國家形成史。

作者介紹
柯勝雨|責編:張潔
    柯勝雨,歷史作家,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主攻方向為宋元海洋史、海上絲綢之路史。已出版歷史作品有《史前中國:從智人時代到塗山會盟》《絲綢之路千年史:從長安到羅馬》《萬曆東征:1592-1598抗日援朝之戰》《大明帝國抗日史》《譎謀的霸主:曹操》《卑微的智者:諸葛亮》《隱忍的大帝:孫權傳》《夏商周通鑒》等十余部。作品多次入選「新浪中國好書榜」及「全國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書目」,其中《絲綢之路千年史:從長安到羅馬》列入中宣部「2020年絲路書香出版工程」,俄文版由俄羅斯體育與文化出版社-2000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目錄
引子  清華簡《厚父》:禹建夏邦與天崇拜
第一章  星象神獸:天崇拜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中原地區的天崇拜:北斗與龍
  第二節  文明的精神內核:天崇拜的傳播與傳承
第二章  渺遠之跡:堯、舜的傳說時代
  第一節  「薦之於天」:堯舜禪讓與權力交替
  第二節  「協和萬邦」:酋邦理論與堯舜傳說
第三章  文明初成:環嵩山地區的文化融合
  第一節  史前文化群的遷徙與匯合
  第二節  環嵩山地區的文化群
第四章  第一人王:大禹及其夏朝的歷史記憶
  第一節  禹的 「神性」 與 「人性」 辯
  第二節  堯舜鯀禹歷史記憶的斷鏈
  第三節  商周對夏朝的歷史記憶
第五章  天命敷土:史前洪水與禹治水地望
  第一節  洪水傳說及其古環境背景
  第二節  禹治水地望的考察
第六章  夏邦肇始:王城崗城址所見的酋邦社會
  第一節  王城崗遺址與 「禹都陽城」
  第二節  大禹時期的酋邦社會
第七章  禹王天下:塗山之會與南征三苗
  第一節  禹塗山大會及夷夏聯盟
  第二節  石家河文化的興衰與禹征三苗
第八章  中原共主:禹、啟之際的社會整合
  第一節  嵩山南北邁向整合
  第二節  華夏共同體:「九鼎」 和 「九州」
第九章  夏家天下:啟及世襲制的開端
  第一節  啟的繼位與挑戰
  第二節  啟的歷史新紀元
第十章  龍鳥競合:「新砦期」 的夷夏文化萃聚
  第一節  夏前期歷史與 「新砦期」 的重識
  第二節  夷夏天崇拜文化的交融
第十一章  崛起之路:二里頭文化的形成與演進
  第一節  洪水:二里頭文化的催生劑
  第二節  稻穀:二里頭文化的推動力
  第三節  石器:二里頭文化的加速器
  第四節  王國:二里頭文化的凝聚體
第十二章  夏商劇變:二里頭王國的崩潰
  第一節  二里頭的兩次社會變革
  第二節  二里頭崇龍文化的盛衰
附錄
  夏朝及商前期考古年代框架示意圖
  學界對二里頭文化性質的不同觀點
  清華簡《厚父》原文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