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支護結構設計總安全係數法(第2版)(精)/隧道及地下工程理論與方法叢書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隧道支護結構安全係數量化計算問題開展了系統研究,提出了總安全係數法的理論與技術體系,包括圍岩自穩性分析方法、局部支護與系統支護判識、圍岩壓力設計值計算、多層支護結構的荷載結構模型與總安全係數計算、結構變形分析方法、支護強度-變形-時機一體化設計方法等;研發了檢證總安全係數法的模型試驗方法;介紹了總安全係數法在高速鐵路隧道、多洞空間小凈距隧道、超大跨度隧道等設計中的應用;基於總安全係數法探討了隧道支護結構體系設計理念、支護方式選擇、支護材料選用等問題。
本書可供從事隧道工程設計、施工、建設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科研人員使用,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參考書。
作者介紹
肖明清|責編:張曉//高鴻劍//李學會
肖明清,工學博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水下隧道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兼任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水下隧道工程技術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高速鐵路隧道、水下隧道、城市隧道的設計和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主編和參編學術專著7部,發表論文50余篇。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隧道結構計算理論的發展與分類
1.2 我國隧道支護結構設計方法的現狀與問題
1.3 隧道支護結構設計總安全係數法概述
1.4 本書採用的計算參數與代表性隧道斷面
第2章 隧道臨界穩定斷面計算與支護必要性判斷
2.1 隧道臨界穩定斷面
2.2 臨界穩定斷面的計算方法
2.3 臨界穩定斷面案例分析及與Q法的對比
2.4 深埋硬質岩隧道臨界穩定斷面及支護必要性分析
2.5 小結
第3章 局部支護與系統支護判識
3.1 潛在塌方區分級評價標準
3.2 計算案例分析
3.3 小結
第4章 隧道圍岩壓力設計值及其計算
4.1 現行圍岩壓力計算方法存在的問題
4.2 圍岩壓力設計值思想
4.3 圍岩壓力設計值計算方法
4.4 圍岩壓力設計值與隧道設計規範的對比
4.5 相關因素對圍岩壓力設計值的影響與修正
4.6 圍岩壓力設計值的安全性與經濟性評價
第5章 總安全係數法的結構計算模型與計算方法
5.1 隧道支護結構的主要設計內容
5.2 支護結構計算模型
5.3 總安全係數計算方法
5.4 總安全係數取值
5.5 特殊情況的計算方法
5.6 初期支護耐久性對安全係數的影響
5.7 總安全係數法的支護結構設計與方案比選流程
5.8 多種荷載作用下的隧道支護結構設計方法研究
第6章 基於總安全係數法的支護結構承載能力模型試驗研究
6.1 圍岩-支護結構整體承載力模型試驗方法
6.2 模型試驗結果分析
6.3 模型試驗研究結論
第7章 基於總安全係數法的隧道變形監測控制值與支護參數現場調整方法
7.1 隧道變形監測的實質
7.2 初期支護變形控制值計算方法
7.3 支護參數的現場調整方法
7.4 案例分析
第8章 支護強度/支護變形/支護時機一體化設計方法
8.1 變形協調問題的提出
8.2 支護「強度-變形-時機」一體化設計方法
8.3 以預應力錨桿(索)為主的支護體系變形協調分析
8.4 支護「強度-變形-時機」一體化設計方法的設計案例分析
第9章 基於總安全係數法的高速鐵路雙線隧道支護參數研究
9.1 不同支護結構形式的適用性研究
9.2 二次襯砌承載能力分析
9.3 支護參數優化分析
9.4 Q法支護參數的安全性分析
9.5 與現場實測數據對比
第10章 總安全係數法的應用分析
10.1 既有鐵路隧道的安全性分析
10.2 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性分析
10.3 隧道斷面形狀與支護參數優化研究
10.4 高地應力軟岩大變形隧道支護參數計算
10.5 超大跨度隧道支護參數計算
10.6 多洞空間小凈距隧道支護參數計算——以機荷高速公路荷坳隧道為例
10.7 隧道初期支護分序支護
第11章 採用總安全係數法對幾個問題的探討
11.1 設計理念問題
11.2 錨桿有無作用的問題
11.3 複合式襯砌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承載主體區分的問題
11.4 支護參數優化的問題
11.5 預應力與非預應力支護體系差異與選型問題
11.6&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