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北朝合融(絲綢之路暨北朝時期固原區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作者:編者:張強|責編:陳晶
  • 出版社:寧夏人民
  • ISBN:9787227079071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2
人民幣:RMB 12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絲綢之路暨北朝時期固原區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相關內容,包含眾多研究成果。研究時段涵蓋魏晉到唐初,聚焦北朝時期固原地區。內容涉及絲綢之路文化,如固原北魏墓漆棺見證文化互鑒融通、中西錢幣再現固原北周經濟盛況等;探討政治軍事,像絲路視域下北朝固原政治軍事與文化、高平與周邊政權的連環盛衰;關注民族與文化交融,包括北魏羌人王遇姓名華夏化、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固原地區北朝葬俗體現的文化認同等;還有藝術研究,如魏晉時代絲綢之路上的口簧藝術、固原地區北魏佛像雕塑藝術等。此外,也有對歷史文獻、墓葬文物等方面的考察,最後有會議綜述總結此次研討會情況。

作者介紹
編者:張強|責編:陳晶

目錄
陽承慶《字統》小考
晉室西遷與前涼立國(提要)
再論梁武帝的素食改革
魏晉時代絲綢之路上的口簧藝術與相關的文學書寫
  ——以六盤山地區古代口簧藝術之遺存為參照
隋唐時期寧夏境內沿絲路入華粟特人的藝術交流及華化
固原北魏墓漆棺見證絲綢之路文化的互鑒融通
絲路精神貫穿古今開新篇
從魏晉到唐初:皇位傳承與中古時代特質
高平與南涼、後秦、西秦、赫連夏的連環盛衰
彭陽人駝形青銅牌飾與絲路文化探析
北魏羌人王遇姓名的華夏化(摘要)
東魏《邑義五百餘人造像碑》及其所見的義邑組織研究
試論侯景之亂對南朝士族的影響
周濟《晉略》的生成、構造與傳播
在絲綢之路上的寧夏昭武九姓
後涼的天王
  ——呂光正統性的由來
絲路視域下北朝固原政治軍事與文化
北魏的平原郡
陝北地區的絲綢之路
試論家族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以建立前涼政權的安定郡烏氏縣張氏家族為例
讀慶陽北石窟寺「楊元裕造像題記」札記
煙標上的三國文化
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出土的「晉式金屬帶具」
北朝時期的固原歷史文化述略
從黃老到《錄圖真經》
  ——北魏新天師道與國家轉型
兩漢魏晉時期金城郡交通地理研究
深埋地下的陶塑藝術
  ——寧夏固原博物館館藏北朝時期陶俑
中西錢幣再現固原北周經濟盛況
寧夏固原出土的北周玻璃器探究
寧夏固原博物館館藏北朝時期的金銀器
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文化認同
  ——以固原地區北朝時期葬俗研究為例
英雄不論來路
  ——北周時期原州「三將」姓氏問題探討
淺談固原北朝墓葬樂器類遺存
固原地區北魏時期佛像雕塑藝術
  ——以寧夏固原博物館庋藏佛像雕塑為例
魏晉南北朝歷史與文物中的固原各民族交融
北魏絲綢之路上的民族融合
以「碑」為「銘」
  ——固原北朝時期的碑刻
從李賢墓出土陶騎看北周的交通主力
李賢墓環首刀考略
固原北魏墓鋪首銜環上的多元喪葬文化與相關研究
絲綢之路暨北朝時期固原區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