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保留了上版教材的核心內容,同時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與更新。新增「精神病學的研究方法與新進展」章節,涵蓋生物精神病學、神經影像學、精神疾病遺傳學、臨床流行病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梳理精神障礙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交互作用;增設「會診-聯絡精神醫學」「進食障礙」「睡眠-覺醒障礙」等章節,拓展了當前精神疾病譜系。同時,本書特彆強化了綜合醫院常見精神障礙(如抑鬱障礙、焦慮障礙、應激相關障礙等)的識別和處理,引入了精神科醫患溝通技巧、診斷思維訓練等實踐相關內容,以提升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的綜合素養。
本書主要適用於全國八年制及「5+3」一體化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同時也可供其他醫學相關專業(如口腔醫學、護理學、公共衛生、醫學技術等)學習參考。既適宜作為醫學生的專業教材,也是精神科醫師、全科醫師等專業人士不可或缺的案頭工具書。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在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中掌握紮實的精神醫學知識,培養嚴謹的科學思維,為不斷探索精神障礙的診療新路徑提供系統化框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精神病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精神病學發展簡史
第三節 精神病學與其他學科的關聯
第四節 精神病學的前沿科學問題
第五節 精神病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二章 精神病學的研究方法與新進展
第一節 精神障礙的病因學
第二節 精神障礙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第三節 精神障礙的遺傳學
第四節 神經影像學技術及精神障礙相關研究
第五節 神經電生理技術及精神障礙相關研究
第六節 精神障礙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第三章 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系統
第一節 精神障礙分類的基本方法與原則
第二節 常用的精神障礙診斷與分類系統
第四章 精神病理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常見的精神癥狀
第三節 常見的精神科綜合征
第五章 精神障礙診斷學
第一節 接觸精神障礙患者的一般原則與基本技能
第二節 精神障礙患者的病史採集
第三節 精神狀況檢查方法
第四節 體格檢查與輔助診斷技術
第五節 精神障礙診斷方法
第六節 精神障礙住院患者病歷記錄
第六章 精神障礙治療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精神障礙的藥物治療
第三節 精神障礙的心理治療
第四節 精神障礙的物理治療
第五節 精神科康復治療與社區防治
第七章 精神科急診與危機干預
第一節 精神科常見急診及處理方法
第二節 精神科危機事件的預防和干預
第八章 會診-聯絡精神醫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會診-聯絡工作中常見的精神問題
第三節 非精神科常見精神心理問題
第四節 會診-聯絡工作模式
第九章 神經發育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智力發育障礙
第三節 孤獨症譜系障礙
第四節 發育性學習障礙
第五節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第六節 刻板性運動障礙
第七節 抽動障礙
第十章 抑鬱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與發病機制
第三節 臨床表現
第四節 臨床分型
第五節 評估、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六節 治療
第七節 預后與康復
第十一章 焦慮及恐懼相關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驚恐障礙
第三節 廣泛性焦慮障礙
第四節 恐懼障礙
第五節 分離焦慮障礙
第六節 焦慮與其他疾病共病問題
第十二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發性精神病性障礙
第一節 精神分裂症概述
第二節 精神分裂症病因與發病機制
第三節 精神分裂症臨床表現
第四節 精神分裂症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精神分裂症干預與治療
第六節 精神分裂症預后與康復
第七節 其他原發性精神病性障礙
第十三章 雙相及相關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與發病機制
第三節 臨床表現與類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與預防
第十四章 強迫症及相關障礙
第一節 強迫症概述
第二節 強迫症病因與發病機制
第三節 強迫症臨床表現
第四節 強迫症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強迫症治療
第六節 強迫症預后與康復
第七節 強迫相關障礙
第十五章 應激相關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創傷后應激障礙
第三節 適應障礙
第四節 兒童期應激相關障礙
第五節 其他應激障礙
第十六章 分離障礙、軀體痛苦障礙及進食障礙
第一節 分離障礙
第二節 軀體痛苦障礙
第三節 進食障礙
第十七章 物質使用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阿片類使用障礙
第三節 興奮劑使用障礙
第四節 酒精使用障礙
第五節 其他成癮性物質使用障礙
第十八章 成癮行為所致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賭博障礙
第三節 網路成癮障礙
第十九章 睡眠-覺醒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失眠障礙
第三節 睡眠相關呼吸障礙
第四節 中樞性嗜睡
第五節 其他類型睡眠-覺醒障礙
第二十章 神經認知障礙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譫妄、痴呆與遺忘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