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圖繪暹羅(一部國家地緣機體的歷史)/人文與社會譯叢

  • 作者:(美國)通猜·威尼差恭|責編:劉靜|總主編:劉東|譯者:袁劍
  • 出版社:譯林
  • ISBN:9787575301473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5
人民幣:RMB 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前現代的「暹羅王國」如何變成了「泰國」這樣一個現代民族國家?所謂「泰國性」是如何形成的?泰國的「國家感」是什麼?地理學以及製圖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泰國歷史中發揮了怎樣決定性的作用?在這部東南亞研究和邊疆研究的經典著作中,史學家通猜·威尼差恭對這些問題做出了回答。他提出,舊的本土空間觀被新的西方地理學話語替代,邊界、主權、邊緣等概念逐步為人們所接受,正是在這種變化中,泰國的「地緣機體」被一步步塑造出來。本書突破了以往民族國家研究的範式,從獨到的角度重新講述了這段歷史。

作者介紹
(美國)通猜·威尼差恭|責編:劉靜|總主編:劉東|譯者:袁劍
    通猜·威尼差恭(Thongchai Winichakul, 1957—),泰裔美國歷史學家,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東南亞歷史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早年求學于泰國國立法政大學,后在悉尼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1年起任教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1997至1999年擔任該校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擔任亞洲研究協會主席。他的研究對泰國民族主義的概念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著作《圖繪暹羅》曾獲亞洲研究協會哈里·J.班達獎。

目錄
中文版前言
序言
致謝
導論
  國家感的存在
  國家感的兩種認同
  泰國性的積極和消極認同
  泰國研究
  解釋上的鬥爭
  作為文化建構的暹羅
  對象和方法
第一章 本土空間與古代地圖
  神聖的地形學
  想象空間的描述:古代地圖
  不同空間觀的共存
第二章 一種新地理學的到來
  兩個世界,同一空間:現代世界的來臨
  突破:脫胎于星相學的天文學
  新模式下的空間:現代地理學
  被編碼的空間:現代地圖
  模式:模糊與替代
第三章 邊界
  西部邊疆中的西方邊界
  邊界觀的衝突
  沒有邊界的王國
第四章 主權
  等級化的國家間關係
  共享主權:一種生存策略
  多重主權與歐洲人
第五章 邊緣
  重疊的邊緣
  「我們」空間的塑造
  新的邊緣:暹羅與英國當局
  軍隊對分界面的塑造
第六章 製圖:一種新的空間技術
  西方地圖中的暹羅
  暹羅的西方製圖
  地圖對「我們」空間的塑造
  地圖繪製中的交鋒:釋放出的一種致命武器
第七章 地緣機體
  地緣機體的出現:製圖的勝利
  地緣機體的授權
  超越領土與地理學
第八章 地緣機體與歷史
  1893年的傷痕與斷裂的過去
  泰國過去假設的地緣機體
  歷史地圖集
  情節化的過去
  重塑的過去
結語 地緣機體、歷史與國家感

  「我們自身」與他者對立的形成
  敵人的作用
  泰國性的邊境
  符號的權力
  最後的話
資料註釋
註釋
術語表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