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增值稅應稅行為理論與立法研究(精)

  • 作者:翁武耀|責編:李可昕//田兆麟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 ISBN:9787577215709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5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旨在探究增值稅應稅行為構成要件成立的一般規則及例外規則,在此基礎上體系化構建構成要件並完善立法,也為實踐中判斷一項行為是否具有增值稅納稅義務提供明晰標準。本書具體研究的內容共為九章,總體上可以體系化地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章,從整體上闡釋增值稅應稅行為構成要件體系的界定以及不同應稅行為的分類,為後面章的研究限定內容,並提供研究框架和路徑,以此奠定基礎。第二部分為第二章到第七章,圍繞經營者銷售商品或服務這類應稅行為,首先從正向分別研究四項構成要件,即作為主體要件的納稅人、作為客體要件的應稅交易和視同應稅交易、作為空間要件的應稅交易發生地以及作為時間要件的應稅交易發生時間;隨後從反向研究四項構成要件,即非應稅行為,從全局的角度解構增值稅應稅行為。第三部分為第八章和第九章,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礎上,分別進一步解構關於金融商品交易和數字經濟交易的應稅行為構成要件,並全面探究這兩類交易的徵稅規則完善。

作者介紹
翁武耀|責編:李可昕//田兆麟
    翁武耀,1981年生,浙江餘姚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所長,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歐洲稅法博士,全國財稅法學研究核心團隊首批入選人員。     研究領域為中國財稅法、歐洲稅法、義大利稅法。在《中外法學》、《月旦法學》、《財政研究》、《稅務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成都體育學院學報》以及義大利《稅法評論》(Rivista di Diritto Tributario)、《國際稅法評論》(International Tax Law Review)、《歐洲稅收研究》(European Tax Studies)等國內外期刊發表中、英、意文論文近50篇,多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出版專著《歐盟增值稅反避稅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義大利稅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版)。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項目6項。曾獲第六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二等獎、第六屆中國政法大學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第五屆中國政法大學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增值稅應稅行為與構成要件體系
  一、增值稅課徵對象與應稅行為
  二、應稅行為構成要件體系
  三、應稅行為的分類
    (一)普通應稅行為
    (二)特殊應稅行為
第二章 納稅人
  一、法律視角下增值稅納稅人的識別
  二、納稅人核心構成要件的特徵
    (一)經營活動的積極特徵
    (二)經營活動的消極特徵
  三、增值稅法納稅人條款的完善
    (一)應稅行為基本規則的修改
    (二)納稅人條款完善的核心
    (三)納稅人條款的設計
第三章 應稅交易
  一、銷售商品的構成要件
    (一)商品的特徵和外延
    (二)商品轉讓
    (三)有償性
  二、銷售服務的構成要件
    (一)服務的特徵和外延
    (二)服務提供
    (三)有償性
  三、增值稅法應稅交易條款的完善
    (一)應稅交易條款完善的思路
    (二)應稅交易條款的設計
第四章 視同應稅交易
  一、國際通行視同應稅交易的構成要件
    (一)歐盟增值稅「非經營目的」視同應稅交易
    (二)商品與服務稅「非經營目的」視同應稅交易
  二、其他視同應稅交易的構成要件
    (一)委託代銷
    (二)商品在機構間轉移
  三、增值稅法視同應稅交易條款的完善
    (一)限縮視同應稅交易的類型
    (二)優化保留的視同應稅交易構成要件
    (三)視同應稅交易條款的設計
第五章 應稅交易發生地
  一、應稅交易發生地的法律意義
  二、應稅交易發生地確定的法理和標準
    (一)不動產和貨物所在地標準
    (二)銷售方或購買方所在地標準
    (三)服務履行地或活動實施地等標準
  三、適配應稅交易發生地確定的征管機制
    (一)征管上購買方身份的確定
    (二)應稅交易發生地不在銷售方所在地的征管
  四、增值稅法應稅交易發生地條款的完善
    (一)針對境內外、跨境交易的規則
    (二)針對跨內地與海南自貿港交易的規則

    (三)應稅交易發生地條款的設計
第六章 應稅交易發生時間
  一、應稅交易發生時間的法律意義
    (一)對納稅義務、抵扣權產生的意義
    (二)對其他法律後果產生和其他事例發生的意義
    (三)對新舊規則選擇的意義
  二、應稅交易發生時間界定的基本問題
    (一)界定應稅交易發生時間立法的總體設計
    (二)界定應稅交易發生時間立法與民商法的關係
  三、增值稅法應稅交易發生時間條款的構建
    (一)應稅交易發生時間的一般規則
    (二)應稅交易發生時間的特殊規則
    (三)應稅交易發生時間條款的設計
第七章 非應稅行為
  一、非應稅交易
    (一)非商品轉讓
    (二)非服務提供
    (三)無償轉讓商品、提供服務
  二、非經營活動
    (一)作為非經營活動的應稅行為限縮
    (二)不構成經營活動的銷售商品或服務
  三、未在境內和尚未銷售商品或服務
    (一)未在境內銷售商品或服務
    (二)尚未銷售商品或服務
  四、增值稅法非應稅行為條款的完善
    (一)立法內容規定的不足與完善
    (二)非應稅行為條款的設計
第八章 金融商品交易
  一、金融商品交易增值稅規則發展回顧與問題
    (一)增值稅規則發展回顧
    (二)增值稅規則問題
  二、金融商品交易增值稅徵收的基本理念
    (一)符合稅制結構安排的需要
    (二)符合徵稅普遍性原則的需要
    (三)符合稅收利益維護與宏觀調控的需要
    (四)域外金融交易稅的可參考性
  三、增值稅法金融商品交易徵稅規則的修正
    (一)金融商品的界定
    (二)金融商品稅目的糾正
    (三)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金融商品轉讓納稅人的修改
    (四)免稅等稅收特別措施規則的完善
    (五)徵收機制的修改
第九章 數字經濟交易
  一、數字經濟交易的要點
    (一)數字經濟交易及相關概念梳理
    (二)數字經濟交易的特徵
  二、數字經濟交易增值稅徵收的困境
    (一)數字經濟交易客體界定尚不明確和周延
    (二)發生地有待明確和細化
    (三)與傳統經濟交易存在差別待遇

    (四)稅收征管面臨挑戰
  三、數字經濟交易增值稅徵收規則的完善目標
    (一)國庫利益維護與稅源合理分配
    (二)納稅人權利保護與課稅公平
    (三)以貫徹中性原則為總體目標
  四、數字經濟交易增值稅徵收規則的完善路徑
    (一)數字經濟交易客體的界定與歸類
    (二)發生地的確定
    (三)稅率及減免稅待遇的確定
    (四)現代化征管系統的構建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