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百年宇宙學(我們對宇宙的百年探索)

  • 作者:(美)詹姆斯·皮伯斯|責編:王凱莉//陳彬|譯者:張同傑//劉思琦//馬煜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65229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98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個世紀前,伴隨著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和20世紀20年代的一系列觀測發現,誕生了現代宇宙學。在愛因斯坦的眼中,我們身處的宇宙必須是均勻的,才能在哲學層面上令人滿意。在《百年宇宙學:我們對宇宙的百年探索》中,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現代理論宇宙學的奠基人和領軍人物之一詹姆斯·皮伯斯以此為起點,從歷史和重要親歷者的視角出發,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對宇宙認識的演進歷程。從宇宙是靜態的還是在膨脹,到宇宙中物質和輻射的分佈是否均勻,從宇宙的穩恆態模型與熱大爆炸模型之爭,到微波背景輻射存在的預測和發現,從被愛因斯坦評價為「醜陋」的宇宙學常數,到包含它的大爆炸冷暗物質模型(ΛCDM模型),作者曆數了一個世紀以來人類認識宇宙的里程碑和關鍵時刻,其中有絕妙的見解、幸運的猜想、基於實證的檢驗,也有未被選擇的道路和錯誤與歧途。皮伯斯重點回顧了1998-2003年這5年間宇宙學領域的重大觀測進展,並將其稱為一場「宇宙學革命」。這些研究結果都指向ΛCDM模型,使其成為當前宇宙學領域的標準模型。
    宇宙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以及科學研究方法的演變。除了回顧宇宙學的歷史並展望未來外,作者還審視了感光底片、大型望遠鏡和巡天、太空探測器、電腦技術等技術進步在宇宙學發展過程中起的作用,以及從彼此獨立的小型研究組為研究單位到「大科學」研究項目的科研策略的轉變。

作者介紹
(美)詹姆斯·皮伯斯|責編:王凱莉//陳彬|譯者:張同傑//劉思琦//馬煜

目錄
譯者序與致謝
前言與致謝
第1章  簡介
第2章  均勻宇宙
第3章  宇宙學模型
第4章  化石:微波背景輻射和輕元素
第5章  宇宙結構如何增長
第6章  亞光度質量
第7章  非重子暗物質
第8章  宇宙學模型的井噴時代
第9章  1998-2003年的革命
第10章  研究方法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