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國臭氧污染態勢與控制途徑研究/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系列叢書

  • 作者:王淑蘭//徐曉斌//牟玉靜//張美根//孟曉艷|責編:葛莉
  • 出版社:中國環境
  • ISBN:9787511152282
  • 出版日期:2022/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3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分析我國大氣O3污染特徵及演變態勢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觀測、煙霧箱模擬及空氣質量模型模擬,系統分析了O3前體物污染特徵及敏感性特徵,總結了我國部分地區在大氣O3污染防治實踐探索以及國際大氣O3污染防治的成功經驗,識別了我國大氣O3污染防治的難點與存在的問題,結合污染控制情景設計及效果評估,提出了我國大氣O3污染防治思路與對策建議。

作者介紹
王淑蘭//徐曉斌//牟玉靜//張美根//孟曉艷|責編:葛莉

目錄
第1章  我國大氣O3背景濃度變化趨勢
  1.1  我國大氣O3背景濃度觀測方法
    1.1.1  O3濃度長期觀測站點分佈
    1.1.2  觀測及校準儀器
  1.2  我國全球大氣本底站O3濃度變化趨勢特徵
    1.2.1  瓦里關站O3濃度年度變化趨勢特徵
    1.2.2  瓦里關站O3濃度季節變化趨勢特徵
    1.2.3  瓦里關站O3濃度日變化趨勢特徵
    1.2.4  瓦里關站O3濃度變化原因
  1.3  我國區域人氣本底站O3濃度變化趨勢特徵
    1.3.1  O3濃度年變化趨勢特徵
    1.3.2  O3濃度季節變化趨勢特徵
    1.3.3  O3濃度日變化趨勢特徵
第2章  我國大氣O3污染特徵與演變態勢
  2.1  我國人氣O3監測網路布設、O3評價方法和污染指數及相應防護定義
    2.1.1  我國大氣O3監測網路布設情況
    2.1.2  我國大氣O3評價方法
    2.1.3  我國大氣O3污染指數及相應防護定義
  2.2  2013-2017年我國O3污染變化趨勢
    2.2.1  O3濃度年變化趨勢特徵
    2.2.2  O3濃度頻數分佈變化趨勢特徵
    2.2.3  O3濃度月分佈變化趨勢特徵
    2.2.4  O3超標天數變化趨勢
    2.2.5  典型O3污染過程
  2.3  2013-2017年我國O3濃度空間變化特徵
    2.3.1  O3的城市及區域分佈特徵
    2.3.2  三大重點區域O3污染濃度變化特徵
    2.3.3  典型區域內不同城市O3濃度變化差異特徵
第3章  典型地區大氣O3濃度及其前體物污染特徵分析
  3.1  O3綜合觀測方案制定
    3.1.1  典型地區的選擇和確定
    3.1.2  觀測點位的布設原則及點位介紹
    3.1.3  觀測時間
    3.1.4  觀測項目
    3.1.5  觀測方法
    3.1.6  相關研究方法介紹
  3.2  基於綜合觀測的O3及其前體物污染特徵
    3.2.1  夏、秋季O3濃度污染特徵
    3.2.2  夏、秋季O3無機前體物日變化特徵
    3.2.3  夏、秋季大氣VOCs污染特徵
    3.2.4  冬季典型重污染過程O3光化學污染特徵
  3.3  人氣光化學中間產物污染特徵
    3.3.1  大氣H2O2的濃度變化
    3.3.2  大氣PAN的濃度變化
    3.3.3  夏季HONO變化特徵
  3.4  O3污染區域傳輸特徵分析
    3.4.1  氣團影響因素分析
    3.4.2  區域範圍內污染物同步特徵分析
第4章  典型地區大氣O3污染來源敏感性分析
  4.1  大氣O3污染來源敏感性研究方法

    4.1.1  基於觀測的O3污染來源敏感性指標分析方法
    4.1.2  基於煙霧箱的O3污染來源敏感性化學研究
    4.1.3  基於空氣質量模式模擬的O3污染來源敏感性研究
  4.2  基丁觀測的O3污染來源敏感性指標分析
    4.2.1  VOCs/NOx及O3濃度時間變化特徵分析
    4.2.2  NMHCs、O3、NOx及TNMHCs/NOx的日變化
    4.2.3  觀測期間O3污染來源敏感性研究
  4.3  基丁煙霧箱模擬的O3污染來源敏感性分析
    4.3.1  NO2光解速率常數的測定
    4.3.2  不同丙烯濃度條件下O3隨NO2濃度變化的生成變化
    4.3.3  OH自由基引入對O3生成的影響
    4.3.4  VOCs-NOx的O3敏感性分析
  4.4  基於空氣質量模式模擬的O3污染來源敏感性分析
  4.4.1  排放源數據介紹
  4.4  2模擬結果驗證
    4.4.3  污染物水平分佈特徵
    4.4.4  三維模式結果估算前體物敏感性
第5章  我國大氣O3污染控制途徑
  5.1  國內外O3污染防治經驗及啟示
    5.1.1  國外O3污染控制管理經驗
    5.1.2  我國vocs及NO3污染控制歷程
  5.2  我國O3污染防治難點與問題分析
    5.2.1  O3濃度逐年升高,污染約束力度不足
    5.2.2  O3前體物NOx減排壓力大
    5.2.3  O3前體物VOCs治理難度大
    5.2.4  NOx與VOCs排放量控制比例不清楚
    5.2.5  PM2.5與O3協同控制措施缺失
    5.2.6  輿情關注點偏離
  5.3  O3與PM2.5協同控制情景方案設計及效果評估
    5.3.1  協同控制情景方案
    5.3.2  控制情景效果評估
第6章  我國大氣O3污染控制對策建議
  6.1  加快能力建設,完善管理體系
  6.2  加強成果轉化,提高控制精準性
  6.3  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實現多目標協同控制
  6.4  深化科學研究,提升O3污染防治科學性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