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基於聲學人工結構的雜訊控制技術及其在泵系統中的應用

  • 作者:袁壽其//管義鈞//孫宏祥//司喬瑞//葛勇|責編:許瑩瑩
  • 出版社:江蘇大學
  • ISBN:9787568423007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78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講述了基於聲學人工結構的雜訊控制技術及其在泵系統中的應用,主要內容包括:泵系統雜訊控制與聲學人工材料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基於聲學人工結構的隔聲與消聲基本理論、超薄寬頻消聲牆設計及其在消聲泵房中的應用、通風寬頻隔聲結構設計及其在通風隔聲泵房中的應用、基於超表面的隔聲通道/窗結構設計及其在車載泵雜訊控制中的應用、寬頻消聲管道設計及其在泵房通風管道中的應用等,內容豐富,幾乎涵蓋了基於聲學人工結構的泵系統雜訊控制研究的各個方面。鑒於國內尚沒有泵系統雜訊控制新技術的專著,相信本書的問世必將對泵系統雜訊控制領域的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介紹
袁壽其//管義鈞//孫宏祥//司喬瑞//葛勇|責編:許瑩瑩

目錄
主要符號表
英文縮寫說明
第1章  緒論
  1.1  泵系統雜訊控制研究背景
  1.2  泵系統雜訊控制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聲學人工材料研究背景
  1.4  基於聲學人工結構的隔聲與消聲研究現狀
  1.5  本書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基於聲學人工結構的隔聲與消聲基本理論
  2.1  隔聲與消聲基本理論
  2.2  有限元方法
  2.3  等效介質理論
  2.4  電聲類比理論
  2.5  廣義斯涅爾定律
  2.6  聲子晶體能帶理論
第3章  超薄寬頻消聲牆設計及其在消聲泵房中的應用
  3.1  基於多腔共振單元的超薄低頻平面消聲牆
    3.1.1  單元結構
    3.1.2  數值模型
    3.1.3  實驗測量
    3.1.4  模式分析
    3.1.5  吸聲性能
    3.1.6  物理機制
    3.1.7  帶寬優化
  3.2  基於雙通道共振單元的超薄低頻消聲牆
    3.2.1  單元結構
    3.2.2  數值模型
    3.2.3  吸聲性能
    3.2.4  物理機制
    3.2.5  參數分析
    3.2.6  帶寬優化
    3.2.7  寬頻消聲室
  3.3  基於嵌入式多腔共振單元的雙頻帶低頻平面消聲牆
    3.3.1  單元設計
    3.3.2  數值模型
    3.3.3  吸聲性能
    3.3.4  物理機制
    3.3.5  雙頻帶消聲室
  3.4  超薄寬頻消聲牆在消聲泵房中的應用
    3.4.1  應急供水多級泵系統
    3.4.2  寬頻消聲牆
    3.4.3  寬頻消聲泵房
第4章  通風寬頻隔聲結構設計及其在通風隔聲泵房中的應用
  4.1  基於反對稱亥姆霍茲共振單元的通風隔聲屏障
    4.1.1  單元結構
    4.1.2  數值模型
    4.1.3  隔聲性能
    4.1.4  物理機制
    4.1.5  通風性能
    4.1.6  帶寬優化

    4.1.7  實驗測量
    4.1.8  通風寬頻隔聲室
  4.2  基於反向排列諧振腔結構的可調控低頻通風隔聲屏障
    4.2.1  單元結構
    4.2.2  數值模型
    4.2.3  隔聲性能
    4.2.4  物理機制
    4.2.5  性能調控
    4.2.6  帶寬優化
  4.3  基於多腔共振單元的寬頻通風隔聲屏障
    4.3.1  單元結構
    4.3.2  數值模型
    4.3.3  隔聲性能
    4.3.4  物理機制
    4.3.5  帶寬優化
  4.4  基於蜷曲通道共振單元的雙層寬頻通風隔聲屏障
    4.4.1  單元結構
    4.4.2  數值模型
    4.4.3  隔聲性能
    4.4.4  物理機制
    4.4.5  魯棒性驗證
  4.5  通風隔聲屏障在隔聲泵房中的應用
    4.5.1  通風隔聲屏障
    4.5.2  通風隔聲泵房
第5章  基於超表面的隔聲通道/窗結構設計及其在車載泵雜訊控制中的應用
  5.1  基於超表面的通風型單向隔聲通道/窗
    5.1.1  單元結構
    5.1.2  聲學超表面
    5.1.3  單向隔聲通道
    5.1.4  物理機制
    5.1.5  實驗測量
    5.1.6  單向隔聲窗
    5.1.7  實驗測量
    5.1.8  帶寬優化
  5.2  基於超表面的可調控全方位雙向隔聲窗
    5.2.1  單元結構
    5.2.2  聲學超表面
    5.2.3  第一類可調控隔聲窗
    5.2.4  物理機制
    5.2.5  第二類可調控隔聲窗
    5.2.6  物理機制
    5.2.7  實驗測量
  5.3  基於低頻超表面的低反射通風型雙向隔聲通道/窗
    5.3.1  單元結構
    5.3.2  聲學超表面
    5.3.3  雙向隔聲通道
    5.3.4  物理機制
    5.3.5  實驗測量
    5.3.6  雙向隔聲窗
  5.4  隔聲窗在車載泵雜訊控制中的應用

    5.4.1  車載泵系統
    5.4.2  單元結構
    5.4.3  聲學超表面
    5.4.4  車載泵雙向隔聲窗
第6章  寬頻消聲管道設計及其在泵房通風管道中的應用
  6.1  基於雙蜷曲通道共振單元的寬頻消聲管道
    6.1.1  單元結構
    6.1.2  數值模型
    6.1.3  吸聲性能
    6.1.4  物理機制
    6.1.5  泵房消聲管道
  6.2  基於多腔共振單元的寬頻消聲管道
    6.2.1  單元結構
    6.2.2  數值模型
    6.2.3  模式分析
    6.2.4  泵房消聲管道
    6.2.5  物理機制
    6.2.6  帶寬優化
    6.2.7  實驗測量
  6.3  基於多重散射機制的單向隔聲管道
    6.3.1  泵房單向隔聲管道
    6.3.2  物理機制
    6.3.3  實驗測量
    6.3.4  魯棒性驗證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