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藝術與科技融合探索(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人才培訓論文集)

  • 作者:編者: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責編:柏英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78746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7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藝術與科技融合文集》文集中的36篇文章來自全國各地文旅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一線實踐者,他們從各自的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出發,結合具體案例,總結了當前藝術與科技融合工作中的成果,梳理了經驗和教訓。稿件內容前沿,且案例新穎,可讀性強,對目前在文旅工作中如何加強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提供了案例與理論支持。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責編:柏英

目錄
數字技術賦能博物館紙質文物展覽的路徑探索:以安徽博物院「圖·語——明清徽派版畫精品展」為例/管丹平
從博物館到太空:數字技術賦能藝術的跨越與變革/劉亞拿
遊戲化視角下的數字化演藝:審美體驗的嬗變/李康晴
藝術實驗空間的多元發展趨勢及創新模式/陳建華
深圳無人機編隊表演賦能城市旅遊的動因與價值研究/邵翠婷
貴州文化演藝數字化:創新引擎與未來展望/郭嘉
多模態融合:電腦輔助檢測在音樂節拍檢測中的應用研究/田潔
論後期編輯在演藝數字化轉型與創新中的作用/王昊
大數據時代聲像藝術檔案數字化建設與共享平台建立研究/祁志瀟
智慧旅遊景區數字化建設現狀及發展建議:以安徽省為例/葉威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的數字化轉型探索/曹李
數字化背景下的海防建築遺產活態保護研究/楊蕾
文旅融合視域下包裝設計課程教學創新探索與實踐/宋揚
藝科融合背景下高校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李艷花
基於虛幻引擎技術下的數字孿生教學場景建設研究/孫維朕
公共文化雲服務標準化的地方試點與模式創新:以遼寧實踐為例/何丹
E-R系統在藝術檔案數字化管理分類中的應用實踐/雲紅梅
文化標準化建設助力藝科融合/張瑞娟
「新一代數智海洋館」新技術應用及場景研究/季麗君
何以博物館:場景理論視角下博物館概念新辨/馮福宇
藝術與科技融合對設計風格的影響/劉艷霞
數字化背景下延安紅色文旅創新發展研究/喬盼盼
人工智慧輔助舞蹈創新的動因、模式與路徑研究/曲慧佳
「藝科融合」背景下的「傳統民藝創新」課程研究/張慧
演藝新空間促進傳統戲曲發展研究/白小瓊
川劇劇目專題資料庫建構設想/劉少梅
互為與共生:公共藝術的時代轉向/項苗苗
藝科融合背景下的藏戲發展路徑探析/楊子
數字化服裝設計在文藝演出和旅遊演藝等場景下的應用和探索/蔡秉超
麗江旅遊產業數字化的實踐與思考/習樹功
雲南少數民族節慶的數字化路徑探索/明靜
杭州大劇院《演出安全》標準的實踐與思考/鍾國森
「五育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美術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與實踐路徑探究/吳益民
音樂演奏演唱教學中數字技術應用的深度解析/陳軼群
數智時代下應用型音樂創作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沈文瀟
藝科交融的機遇與挑戰:解碼國有文藝院團轉型發展路徑/汪玲莉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