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化工多相流多尺度數學模擬與應用

  • 作者:李偉偉|責編:于水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1482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0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隨著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化工多相流多尺度模擬在化學工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書主要介紹了從化工產品研發到工業放大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模擬方法,如MS、CFD、Aspen Plus、ANN和經驗模型等,包括化工模擬的原理、方法、分類,特點及優缺點,並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講解,如含碳資源的高效轉化過程、含能材料製備的過程模擬、化工單元操作過程(吸收、精餾、萃取和結晶等)和過程工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廢水和顆粒物等)的脫除過程等。
    本書適合化工高新技術企業相關研發人員、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工、材料、能源和環境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作者介紹
李偉偉|責編:于水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化工模擬技術的發展歷史
  1.3  化工模型分類
  1.4  化工模擬技術國內外對比與發展趨勢
  1.5  化工模擬未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2章  分子模型
  2.1  概述
  2.2  分子模型分類
    2.2.1  量子化學(QC)
    2.2.2  分子動力學(MD)
    2.2.3  分子力學(MM)
    2.2.4  蒙特卡羅(MC)
  2.3  分子動力學模型建模的關鍵
    2.3.1  模型化合物的選擇
    2.3.2  力場的選擇
    2.3.3  反應條件的選擇
  2.4  分子動力學模型建模過程
  2.5  應用實例
    2.5.1  煤氣化過程
    2.5.2  廢塑料熱解過程
    2.5.3  廢輪胎氣化過程
  2.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CFD模型
  3.1  概述
  3.2  CFD模型分類
    3.2.1  歐拉-歐拉模型
    3.2.2  歐拉-拉格朗日模型
    3.2.3  其他模型
  3.3  CFD模型建模的關鍵
    3.3.1  網格劃分
    3.3.2  模塊選擇
    3.3.3  模型求解
  3.4  CFD模型建模過程
  3.5  應用實例
    3.5.1  噴霧乾燥製備CL-20過程
    3.5.2  薄膜反應器中的傳熱過程
  3.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經驗模型
  4.1  概述
  4.2  經驗模型分類
    4.2.1  熱力學平衡模型
    4.2.2  反應動力學模型
    4.2.3  其他模型
  4.3  經驗模型建模的關鍵
  4.4  經驗模型建模過程
  4.5  應用實例

    4.5.1  噴霧乾燥製備HMX/F
    4.5.2  煤催化氣化制天然氣
    4.5.3  煤催化加氫氣化制天然氣
    4.5.4  旋轉填料床吸附苯酚
  4.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AspenPlus模型
  5.1  概述
  5.2  AspenPlus模型分類
    5.2.1  物料平衡-化學平衡-能量平衡法
    5.2.2  熱力學平衡模型法
  5.3  AspenPlus模型建模的關鍵
    5.3.1  物性參數的選擇
    5.3.2  模塊的選擇
  5.4  AspenPlus模型建模過程
  5.5  應用實例
    5.5.1  噴霧乾燥製備含能材料
    5.5.2  流化床廢輪胎氣化
    5.5.3  旋轉填料床真空精餾乙醇和水
    5.5.4  旋轉填料床汽提氨氮廢水
  5.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機器學習模型
  6.1  概述
  6.2  機器學習模型分類及建模方法
    6.2.1  機器學習模型分類
    6.2.2  常用的建模方法
    6.2.3  超參數優化演算法
  6.3  機器學習模型建模的關鍵
    6.3.1  輸入參數的選擇
    6.3.2  神經網路模型的選擇
    6.3.3  神經網路演算法的選擇
    6.3.4  隱含神經元個數的設置
  6.4  機器學習模型建模過程
    6.4.1  構建數據集
    6.4.2  選擇神經網路模型、演算法和神經元個數
    6.4.3  評價模型性能
  6.5  應用實例
    6.5.1  噴霧乾燥製備含能材料
    6.5.2  煤和生物質共氣化反應動力學研究
    6.5.3  煤和生物質共氣化工藝過程
    6.5.4  煤、石油焦或生物質共氣化
    6.5.5  固定床煤的催化氣化
    6.5.6  流化床廢輪胎氣化
    6.5.7  旋轉填料床活性炭吸附
    6.5.8  旋轉填料床顆粒物脫除
    6.5.9  超臨界水氧化丙烯?廢水
  6.6  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