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武漢統一戰線100年圖鑒

  • 作者:編者: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責編:胡國民//王智梅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240650
  • 出版日期:2024/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武漢統一戰線100年圖鑒》以編年形式呈現武漢百年統戰工作歷程。第一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涵蓋各階段統一戰線活動,如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戰及解放時期,見證武漢從革命興起走向解放。第二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從建國初過渡到全面建設,再到受挫恢復,統一戰線在社會變革中發揮積極作用。第三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啟改革、建立市場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統一戰線助力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第四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學習貫徹黨的精神,開展各類統戰活動,應對疫情等挑戰,促進民族團結、民營經濟發展,參與基層治理,推動各項事業發展。該書展現武漢統一戰線百年風雨,為新時代統戰工作提供經驗與借鑒。

作者介紹
編者: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責編:胡國民//王智梅

目錄
第一編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武漢統一戰線(1921.7—1949.10)
  一、武漢黨組織的建立和黨領導的早期統一戰線活動**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武漢早期黨組織的建立
    董必武、陳潭秋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建立
    中共二大和西湖特別會議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二、國民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和武漢國民政府**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國民黨湖北省黨部、漢口市黨部建立
    黃埔軍校中的湖北籍教官和學員
    武漢反帝大聯盟的建立及其活動
    「五卅運動」在武漢
    國民黨湖北省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
    國民黨湖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
    國民政府遷漢與國民黨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
    中共中央機關在武漢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武漢成立
    湖北全省總工會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漢召開
    武漢國民政府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
    以兩湖為中心的農民運動
    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漢出版
    國共兩黨聯席會議在漢正式建立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與革命統一戰線的危機
    武漢國民政府第二次北伐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漢召開
    太平洋勞動大會和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在漢口召開
    「七一五」反革命政變與國共合作破裂
    大革命時期宋慶齡在武漢的活動
    國民黨左派領袖鄧演達在武漢
  三、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統一戰線在武漢的實踐**
    八七會議在漢口召開
    中共中央在武漢設立長江局
    武漢工人運動的復興
    兩次武漢暴動的籌劃和失敗
    湖北代表團出席中共六大
    湖北黨的工作中心開始向農村轉移
    《八一宣言》和瓦窯堡會議
    「一二·九」運動在武漢
    武漢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與武漢黨組織的重建
    武漢左翼文化運動的興起
  四、保衛大武漢時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全面抗戰爆發 武漢成為抗日中心
    董必武到漢開展統一戰線工作
    中共中央長江局建立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成立
    新四軍軍部在漢建立
    《新華日報》《群眾》周刊在漢創辦

    「沉痛的祈禱」:漢口天主教總堂舉行彌撒大典
    武漢各界「慶祝空捷追悼國殤」
    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在武漢
    國際友好人士在武漢
    陳嘉庚、司徒美堂等僑領到訪武漢,廣大僑胞傾力支援祖國抗戰
    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第三次全國幹部會議在漢口召開
    各民主黨派、愛國進步人士在武漢的活動
    宋美齡、鄧穎超等倡議成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在武昌曇華林成立
    國民參政會第一屆第一次會議在漢召開
    七七獻金運動
    武漢工廠、高校西遷
    蔣介石、周恩來、郭沫若與武漢大學「十八棟」
    武漢保衛戰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設立中共中央統戰部
    「東湖之父」周蒼柏
    「紅色堡壘」姚家山
    新四軍第五師對敵工作部的策反活動
  五、解放戰爭時期的武漢統一戰線和武漢解放**
    《軍事三人小組關於停止中原內戰的漢口協議》
    武漢「反蔣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武漢工人反對國民黨統治的鬥爭
    民主黨派武漢地方組織的籌建和建立
    武漢地下黨組織及周邊解放區各級黨委城市工作部
    湖北和平運動
    「反遷移、反破壞、保護城市」的鬥爭
    中共武漢地下黨的統戰、策反工作
    策動張軫起義
    武漢各界人士組建武漢市臨時救濟委員會
    迎接武漢解放
    武漢市軍管會的城市接管工作
    武漢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在漢召開
第二編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武漢統一戰線(1949.10—1978.12)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和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武漢統一戰線**
    武漢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成立
    武漢各界人士學習和宣傳《共同綱領》
    武漢市工商聯籌備會接管舊商會,武漢市工商聯成立
    張難先當選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李書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首任農業部長
    調整勞資關係
    民主黨派和各界群眾支持抗美援朝運動
    武漢市統一戰線學習貫徹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
    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成立
    中南民族學院建立
    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成立
    民主黨派支持和參加土地改革運動
    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參加「三反」「五反」運動
    武漢市文史研究館成立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首次視察武漢,對社會主義改造提出系列重要論述

    李維漢到武漢調研私營工商業問題
    各界人士學習過渡時期總路線
    民主黨派的武漢地方組織相繼建立
    武漢市宗教團體相繼建立
    基督教、天主教「三自」革新運動
    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參加武漢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
    武漢各界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武漢市統一戰線成員積极參加1954年抗洪鬥爭
    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工作的指示》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黨外人士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對民族工商業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對民族工商業者的團結、教育、改造
    武漢市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
    武漢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成立
    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二、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武漢統一戰線**
    落實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精神
    整風運動與反右鬥爭擴大化中的武漢統一戰線
    落實「顧一頭、一邊倒」與「包一頭、包到底」政策
    給知識分子脫帽加冕
    落實全國民族工作會議精神
  三、統一戰線工作的嚴重受挫和逐步恢復**
    武漢統一戰線的嚴重受挫和開始恢復
    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落實原工商業者政策
    設立武漢市僑務辦公室,糾正歧視海外關係
    肅清極「左」路線在統一戰線工作中的影響
第三編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武漢愛國統一戰線(1978.12—2012.10)
  一、開啟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的武漢愛國統一戰線**
    落實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
    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正式恢復組織活動
    中共武漢市委統戰部召開第一次「武漢市各界人士為四化服務經驗交流會」
    武漢各界人士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
    中共武漢市委召開知識分子工作會議
    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列席中國共產黨武漢市第六次代表大會
    民建會員李崇淮率先提出「兩通(交通、流通)起飛」戰略構想
    中國致公黨武漢市工作委員會成立
    武漢市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成立
    武漢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成立
    探索建立雙月座談會制度
    武漢市民宗局成立
    武漢海外聯誼會成立
    武漢首家港資企業
    武漢知識分子聯誼會成立
    黨外人士受聘擔任特約監察員、檢察員、審計員、教育督導員
    武漢市社會主義學院恢復建院
    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
    歸元禪寺昌明法師致信周恩來總理、贈書李先念主席
    中共武漢市委出台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的實施辦法

    聞一多基金會在武漢成立
    武漢市台辦成立
  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武漢愛國統一戰線**
    民建會員李崇淮提出政黨制度寫入憲法序言的建議
    新世界集團、新鴻基、恆基兆業三大財團與武漢市政府簽訂合作項目協議
    辜勝阻就「合理引導我國『民工潮』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在全國政協八屆二次會議上發言
    台盟武漢市委員會成立
    武漢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開啟提出建議案的創舉
    武漢歐美同學會成立
    市民革邀請台灣地區著名學者胡秋原回漢
    統一戰線系統投身1998年防汛抗洪
    市政協創辦「政協論壇」
    無黨派人士代表許其貞等的「中國光谷」提案
    「武漢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
    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統戰工作的開展
    舉辦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武漢統一戰線**
    武漢統一戰線成員參加抗擊非典疫情
    百步亭社區建立全國第一個社區統戰部
    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政協工作研討會在武漢舉辦
    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理論研究基地在漢成立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
    中山艦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工商聯工作的意見》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活動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歸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的開展
    武漢統一戰線參加援助汶川抗震救災
    在武漢統一戰線中開展「三舉薦」活動
    舉行「全國百強民營企業參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東湖行」活動
第四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武漢統一戰線新局面(2012.10— )
    武漢統一戰線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市各民主黨派辦公大樓啟用
    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中共武漢市委出台《關於加強人民政協政治協商的意見》
    中共武漢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貫徹落實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
    中共武漢市委召開統戰工作會議
    香港在漢經貿辦事處掛牌
    中共武漢市委出台政黨協商實施辦法
    建立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實踐基地和掛職鍛煉實踐基地
    召開全市新民營經濟發展大會
    支持市民主黨派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
    全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會議暨黨外知識分子統戰工作座談會召開
    召開全市宗教工作會議
    推動出台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系列政策文件
    武漢統一戰線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紀念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0周年
    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年會在武漢召開
    貫徹落實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條例》

    武漢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成立
    武漢市政府出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
    武漢統一戰線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0周年
    武漢統一戰線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交流座談會
    研究制定《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措施》
    武漢統一戰線助力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支持市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
    中共武漢市委出台《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
    台盟武漢市委建言成果轉化為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有影響力重要提案
    武漢統一戰線參加抗擊新冠疫情
    舉辦「百星·百億助力武漢」直播公益活動
    舉辦武漢統一戰線同心抗疫故事宣講會
    武漢市非公有制企業投訴服務中心設立
    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加強武漢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新時代民營企業家走進武漢活動在漢舉行
    建立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和國情教育基地
    中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服務團助力武漢
    武漢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武漢市非公經濟年輕一代聯誼會成立十周年
    武漢市僑商投資企業協會換屆
    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
    武漢統一戰線參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武漢統一戰線參與超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
    加強基層統戰工作
    支持市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開展長江生態環境大保護民主監督
    召開市委民族工作會議暨全市宗教工作會議
    全市統一戰線開展「雙優引薦」行動
    舉辦「武漢民營企業100強」「民營製造業50強」發布活動
    《武漢市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的具體措施》出台
    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
    召開市涉新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暨全市涉疆工作會議
    武漢統一戰線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武漢統一戰線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舉辦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
    舉辦「湖北武漢台灣周」
    創造對口援藏工作「武漢模式」
    推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