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犯罪學(下法學專業必修課選修課系列教材)

  • 作者:吳宗憲|責編:袁陽陽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ISBN:9787040648447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8
人民幣:RMB 61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上、下兩冊,系統介紹了犯罪學的核心知識。上冊是基礎論和原因論,共五章,除緒論外,闡釋了犯罪學思維和方法論、犯罪原因與犯因性因素、犯因性環境因素以及犯罪行為發生機制等內容。下冊是現象論和對策論,共九章,闡釋了犯罪現象、犯罪人、暴力犯罪、財產犯罪、性犯罪以及犯罪處理和犯罪預防等內容。本書反映了國內外犯罪學最新研究成果,對於回應我國犯罪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我國的犯罪研究和犯罪治理、培養我國犯罪學人才具有重要價值。
    本書主要面向高等學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亦可供學術研究和實務工作者參考。

作者介紹
吳宗憲|責編:袁陽陽
    吳宗憲,1963年2月生,甘肅省永登縣人,法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犯罪與矯正研究所所長、社區矯正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中美司法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工作協會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會委員、司法部社區矯正工作特邀專家、司法部燕城監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犯罪心理學教研室講師、司法所預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員和監獄學研究室主任。曾在英國諾丁漢大學法學院、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所等機構學習和訪問研究。     曾獲司法部「傑出青年」「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稱號;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中國法學會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入選國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組織評定的「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主要從事犯罪學、監獄學、社區矯正、法律心理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犯罪學研究方面出版了《西方犯罪學史》《西方犯罪學》等專著,獨譯和主譯了《犯罪人:切薩雷·龍勃羅梭犯罪學精義》《犯罪學原理》《犯罪學理論手冊》等著作,其他著作包括《罪犯改造論》《犯罪心理學總論》《犯罪心理學分論》《當代西方監獄學》《社區矯正比較研究》等。

目錄
下冊
第三編  現象論
  第六章  犯罪現象概述
    第一節  犯罪現象及其規律
      一、犯罪現象
      二、犯罪現象基本規律
    第二節  犯罪現象的定性特徵
      一、犯罪結構
      二、犯罪類型
      三、犯罪效應
    第三節  犯罪現象的定量特徵
      一、犯罪計量
      二、犯罪狀況
      三、犯罪趨勢
  第七章  犯罪人
    第一節  概述
      一、定義和特徵
      二、相關概念
      三、基本觀點
    第二節  基本類型
      一、概述
      二、按照犯罪人性別劃分的類型
      三、按照犯罪人年齡劃分的類型
      四、按照犯罪人數劃分的類型
      五、按照犯罪人精神狀態劃分的類型
      六、按照犯罪歷史劃分的類型
      七、按照開始犯罪時間劃分的類型
      八、按照犯罪輕重劃分的類型
      九、按照犯罪動機劃分的類型
      十、按照犯罪產生特點劃分的類型
    第三節  其他類型
      一、慢性犯罪人
      二、職業犯罪人
    第四節  犯罪生涯
      一、概述
      二、關鍵概念
      三、重要發現
      四、主要價值
  第八章  暴力犯罪
    第一節  概述
      一、定義和特點
      二、相關概念辨析
      三、暴力犯罪分類
    第二節  殺人犯罪
      一、殺人犯罪概述
      二、系列殺人
      三、大量殺人
      四、性殺人
    第三節  搶劫犯罪
      一、定義和特點

      二、搶劫犯罪類型
      三、搶劫犯罪人類型
    第四節  恐怖主義犯罪
      一、定義和特點
      二、恐怖主義犯罪類型
      三、恐怖分子類型
  第九章  財產犯罪
    第一節  概述
      一、財產犯罪的範圍
      二、財產犯罪的特點
    第二節  盜竊犯罪
      一、普通盜竊
      二、入室盜竊
    第三節  詐騙犯罪
      一、定義和特點
      二、詐騙犯罪類型
      三、電信網路詐騙
    第四節  白領犯罪
      一、白領犯罪的定義
      二、白領犯罪的特點
      三、白領犯罪的類型
      四、白領犯罪人的特點
  第十章  性犯罪
    第一節  概述
      一、定義和特點
      二、相關概念
      三、性犯罪類型
      四、性犯罪謬論
    第二節  強姦犯罪
      一、定義和特點
      二、相關概念
      三、強姦犯罪類型
      四、強姦犯罪人類型
    第三節  性變態犯罪
      一、概述
      二、戀童癖
      三、性施虐癖
      四、戀物癖
      五、摩擦癖
      六、露陰癖
      七、窺淫癖
    第四節  其他性犯罪
      一、亂倫
      二、跟蹤騷擾
第四編  對策論
  第十一章  犯罪處理:基本內容
    第一節  刑罰目的
      一、概述
      二、主要的刑罰目的
    第二節  刑事製裁

      一、概述
      二、生命刑
      三、監禁刑
      四、財產刑
      五、資格刑
    第三節  刑事政策
      一、定義和特點
      二、刑事政策基本原則
      三、刑事政策與鐘擺效應
  第十二章  犯罪處理:犯罪化與非犯罪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犯罪化與相關問題
      一、犯罪化概述
      二、過度犯罪化
      三、重刑化
    第三節  非犯罪化與相關內容
      一、非犯罪化的含義
      二、非犯罪化的原因
      三、非犯罪化的對象
      四、非刑罰化
      五、非監禁化
  第十三章  犯罪預防:基本內容
    第一節  犯罪預防概述
      一、定義和特點
      二、政府犯罪預防和社會犯罪預防
      三、社會犯罪預防和情境犯罪預防
      四、懲罰型預防、防禦型預防和干預型預防
      五、一級犯罪預防、二級犯罪預防和三級犯罪預防
      六、微觀層次犯罪預防、中觀層次犯罪預防和宏觀層次犯罪預防
      七、初次犯罪預防和重新犯罪預防
      八、按照重點分類的犯罪預防
      九、按照措施分類的犯罪預防
    第二節  犯罪預測
      一、概述
      二、犯罪預測、假釋預測和風險評估
      三、犯罪預測原理
      四、犯罪預測類型
      五、常用預測方法
  第十四章  犯罪預防:情境預防與循證預防
    第一節  情境犯罪預防
      一、概述
      二、理論基礎
      三、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實施步驟
      四、具體技術
      五、簡要評價
    第二節  循證犯罪預防
      一、概述
      二、評價方法
      三、家庭型犯罪預防計劃
      四、學校型犯罪預防計劃

      五、社區型犯罪預防計劃
      六、勞動力市場型犯罪預防計劃
      七、地點型犯罪預防計劃
      八、警務型犯罪預防計劃
      九、法庭和矯正機構型犯罪預防計劃
      十、評價與借鑒
主要參考文獻
人名譯名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