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自然資源與中藥資源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與類型
二、自然資源的基本屬性
三、資源科學的學科分支
四、中藥資源的範疇與特點
第二節 中藥資源學的形成與發展
一、中藥資源學的發展及學科體系的形成
二、中藥資源學學科的發展
第三節 中藥資源學研究的目標與任務
一、中藥資源學的研究目標
二、中藥資源學的研究任務
第二章 中藥資源的種類與構成
第一節 按自然屬性劃分的中藥資源種類與構成
一、植物類中藥資源
二、動物類中藥資源
三、礦物類中藥資源
第二節 按社會屬性劃分的中藥資源種類與構成
一、中醫藥體系中應用的中藥資源
二、民族醫藥體系中應用的中藥資源
三、民間應用的中藥資源
第三節 按生產特點和來源劃分的中藥資源種類與構成
一、源於野生和人工生產的中藥資源
二、生物技術產品和替代性資源
三、國產與進口/引種的中藥資源
第三章 中藥資源的分佈與區劃
第一節 中藥資源的分佈
一、地勢和氣候特點
二、中藥資源分佈概況
第二節 中藥資源區劃
一、中藥資源區劃的目的與意義
二、中藥資源區劃的原則與依據
三、中藥資源區劃系統
四、中藥資源生態適宜區分析與中藥材生產區劃
第四章 藥材品質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
第一節 中藥資源種質與藥材品質的形成
一、中藥資源種質的概念與範疇
二、中藥優良種質資源的選育與保存
三、中藥資源種質與藥材品質的關係
第二節 生態環境與藥材品質的形成
一、氣候因子對藥材品質的影響
二、地形及土壤因子對藥材品質的影響
三、生物因子對藥材品質的影響
四、環境脅迫對藥材品質的影響
第三節 人為因素與藥材品質的形成
一、野生撫育及人工生產與藥材品質的關係
二、人文社會與藥材品質的關係
第四節 道地藥材的形成與發展
一、道地藥材的特徵、歷史沿革與形成
二、我國道地藥材的分佈
第五章 中藥資源調查研究與動態監測
第一節 中藥資源調查的目的與任務
一、中藥資源調查研究的目的、任務與方法
二、中藥資源調查的組織與準備工作
三、資源環境調查
四、植物葯資源調查
五、動物葯資源調查
六、內業整理工作
第二節 中藥資源的動態監測
一、中藥資源動態監測的基本原理與體系構成
二、中藥資源動態監測的信息採集與分析
三、資源動態信息的評價利用
第三節 「3S」技術在中藥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第四節 中藥資源危機的預警系統
一、藥用植物資源預警系統的建立原則
二、資源危機閾值的確定
第六章 中藥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產業化
第一節 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
一、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二、中藥資源開發量與其生態、更新相適應的原則
三、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四、遵循中藥資源區域分佈規律的原則
五、統籌兼顧、綜合利用原則
第二節 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
一、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的開發與利用
二、植物性農藥的開發與利用
三、食用色素的開發與利用
四、天然香料、香精的開發與利用
五、其他產品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節 中藥資源產業鏈的延伸
一、基於民族民間用藥經驗的延伸產業鏈
二、基於中藥廢棄資源化利用的延伸產業鏈
三、基於生物技術拓展的延伸產業鏈
第七章 中藥資源保護、更新及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中藥資源保護
一、中藥資源保護的意義
二、珍稀瀕危藥用生物及其等級劃分
三、中藥資源保護的技術途徑
四、中藥資源保護對策
五、與中藥資源保護有關的國際公約、政策和法規
第二節 中藥資源的更新
一、種群更新
二、群落更新
三、藥用器官更新
四、中藥資源更新的基本措施
第三節 中藥材的規範化生產
一、中藥材規範化生產法規及實施情況
二、中藥材規範化生產的主要內容和關鍵技術
三、中藥材生產的質量控制與質量標準
第四節 中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二、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體系與構成要素
三、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策略
第八章 中藥資源評價與管理
第一節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