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管理學(應用型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作者:黃煒|責編:台嘯天
  • 出版社:上海財大
  • ISBN:9787564246310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6
人民幣:RMB 4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的內容、風格能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令讀者讀來不費力,無晦澀難懂之感。本書的一些重要內容包括:關於海爾的「小前端+大平台」組織結構的深入分析和意義揭示;結合諸多案例,詳細論述分權與授權,識別機會或診斷問題;深入分析現實社會中諸多溝通障礙;介紹處理衝突的6種策略或方法;指導9種激勵手段的實際應用;等等。本書化平凡的管理原理為有效的教學效果——把簡單、常見的管理原理講透徹,提供的指導原則與經驗教訓真實、生動,行動指南切實可行,幫助讀者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自覺用好諸多管理原理。

作者介紹
黃煒|責編:台嘯天
    黃煒,男,管理學博士、電腦專業碩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講師。先後在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獲得電腦學士、碩士學位,在上海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在近兩年已發表十幾篇與本書研究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其中,有兩篇是SCI核心期刊論文。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管理的概念
  1.2  管理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其管理職能上
  1.3  管理者須具備的技能
  1.4  管理學的方法論與研究方法
第2章  管理思想
  2.1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要點
  2.2  西方傳統管理思想
    2.2.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2.2.2  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2.3  西方現代管理思想中的幾個學派
    2.3.1  行為科學學派
    2.3.2  管理科學學派
    2.3.3  決策理論學派
第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3.1  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徵及其學習、研究意義
  3.2  系統原理
    3.2.1  系統的特徵
    3.2.2  系統原理的要點
  3.3  人本原理
    3.3.1  人本原理的主要觀點
    3.3.2  進一步的論述
  3.4  責任原理
  3.5  效益原理
第4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4.1  管理的法律方法
  4.2  管理的行政方法
  4.3  管理的經濟方法
第5章  組織結構
  5.1  組織設計
    5.1.1  組織的兩種基本結構形態
    5.1.2  組織設計
  5.2  企業組織結構的基本種類
    5.2.1  直線職能制
    5.2.2  多事業部制
    5.2.3  控股公司—子公司型
    5.2.4  多事業部制結構和直線職能制結構的演變
  5.3  其他組織結構
    5.3.1  虛擬組織與網路組織
    5.3.2  海爾的微商、創業平台與戰略經營體
    5.3.3  韓都衣舍的「小組制+服務平台」
第6章  組織管理
  6.1  有效組織在建設與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6.2  組織管理中的權力
  6.3  集權與分權
    6.3.1  確定集權與分權的因素
    6.3.2  集權對組織的影響
    6.3.3  分權途徑
    6.3.4  以古鑒今談分權與授權
  6.4  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6.5  直線管理人員與參謀
  6.6  委員會
第7章  決策
  7.1  關於決策的不同分類方法
  7.2  決策的特點
  7.3  決策理論
  7.4  影響決策的六個因素
  7.5  決策原則
  7.6  決策過程
    7.6.1  識別機會或診斷問題
    7.6.2  決策的其餘步驟
  7.7  決策方法
    7.7.1  集體決策方法
    7.7.2  關於經營方向的決策方法
    7.7.3  關於經營方案的決策方法
  7.8  決策者的理性限制及應對
第8章  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及其控制
  8.1  制訂計劃
  8.2  實施計劃
    8.2.1  目標管理法
    8.2.2  滾動計劃法
  8.3  有效控制實施計劃的過程
    8.3.1  有效控制的三個案例
    8.3.2  欠缺控制的五個案例
    8.3.3  控制的其他四個方面內容
    8.3.4  面對實施計劃或戰略中挫折的正確態度
    8.3.5  以古鑒今:軍紀控制給予我們的啟迪
第9章  關於管理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
  9.1  選聘管理人員
    9.1.1  對外招聘管理人員
    9.1.2  在內部提拔管理人員
    9.1.3  招聘中認可「好馬也吃回頭草」
    9.1.4  選聘管理人員的標準
  9.2  考評管理人員
    9.2.1  考評內容
    9.2.2  考評要求與考評程序
    9.2.3  常用的考核方法
  9.3  培養管理人員
    9.3.1  培養管理人員和其他員工的意義
    9.3.2  兩個重要的培養方法:輪崗和設置助理
    9.3.3  考察、培養高層接班人
  9.4  關於彼得現象的思考
第10章  領導
  10.1  領導與管理的區別和聯繫
  10.2  領導者的作用
  10.3  領導特質理論
    10.3.1  相關理論與規律
    10.3.2  領導特質系列案例
  10.4  領導方式的類型
    10.4.1  專權型領導

    10.4.2  民主型領導
    10.4.3  放任型領導
    10.4.4  服務型領導
  10.5  管理方格理論
  10.6  領導的其他方面
第11章  溝通與衝突管理
  11.1  溝通類別
    11.1.1  按溝通功能劃分
    11.1.2  按溝通方法劃分
    11.1.3  按組織形式劃分
    11.1.4  按溝通方向劃分
    11.1.5  按是否有反饋劃分
  11.2  溝通模式
    11.2.1  輪形網路
    11.2.2  鏈形網路
    11.2.3  環形網路
    11.2.4  全通道網路
  11.3  非正式溝通
    11.3.1  非正式溝通的特點
    11.3.2  非正式溝通的模式
  11.4  溝通障礙及其克服方法
    11.4.1  造成溝通障礙的個人因素
    11.4.2  造成溝通障礙的人際因素
    11.4.3  造成溝通障礙的結構因素
    11.4.4  造成溝通障礙的技術因素
    11.4.5  如何克服溝通障礙
  11.5  金魚缸法則
  11.6  衝突管理
    11.6.1  引起衝突的差異
    11.6.2  正確認識衝突
    11.6.3  處理衝突的6種策略或方法
第12章  激勵
  12.1  激勵理論及應用
    12.1.1  期望理論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