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傳記研究(2025年春季號第24輯)

  • 作者:編者:楊正潤|責編:張呈瑞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326683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現代傳記研究》叢刊之一輯,收錄國內外傳記學者原創性論文,以專欄形式刊發傳記研究各種領域的最新成果,展示國際傳記學術潮流。本書可供國內外傳記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楊正潤|責編:張呈瑞

目錄
[專稿]
  傳記文化群的形成與傳記學的使命
  ——《現代傳記學》英文版序
[專欄:名家訪談]
  Life writing and its Contemporary Practices: An Interview with Anna Poletti
[理論研究]
  新傳記式批評:作為文學研究方法的傳記式批評再審視
  「信」至上:傳記翻譯中的書名漢譯
[傳記史研究]
  溯源、辨體與反思:「以物為傳」及其對當代傳記研究的啟示
  中古郡書中的先賢書寫探究
  ——以「先賢傳」為考察中心
  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外國傳記文學研究
[比較傳記]
  林語堂《武則天正傳》文體分析
  ——兼與雷家驥《武則天傳》比較
[作品研究]
  《英雄之死》體裁問題背後的帝國文化記憶書寫
  井上廈評傳劇的「反傳記」特徵研究
[自傳與回憶錄評論]
  《信仰的飛躍》中阿拉伯女性流動性與跨文化身份建構
  多麗絲·萊辛自傳《刻骨銘心》的內聚焦敘述與情感表達
  爭取承認與重構規範:安妮·埃爾諾的介入寫作
  返鄉旅行書寫中的自我民族志建構
  ——析牙買加·金凱德《一處小地方》
[書信評論]
  蒲柏書信中的矯情與真情
  域外寫作與中國性的生成:《張愛玲往來書信集》釋讀
[傳記家研究]
  辯誣與新釋:論李叔同對韓偓傳記的編撰及其情感
[人物研究]
  熊佛西與周作人交往考論(1922—1934)
  巴金的「兩重人格」和寫作難題
[圖像傳記]
  論圖像回憶錄中複製性圖像的敘事功能
  《鼠族》中的生命政治言說、共同體困境與倖存者記憶倫理
[史料考訂]
  關於吳佩孚溘逝原因三種主流說法的辨偽
[博士論文]
  比較傳記視域下的卡夫卡形象研究
  博士論文徵稿啟事
  稿約
  編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