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 康復
第二節 康復醫學
一、康復醫學的發展歷程
二、康復醫學在現代醫學中的地位
第三節 中醫康復
一、中醫康復的發展歷程
二、中醫康復的服務對象
三、中醫康復與康復醫學的關係
第四節 康復治療師及其職業要求
一、康復治療師的角色
二、康復治療師的職業要求
第二章 康復醫學基礎理論
第一節 殘疾學基礎
一、基本概念
二、致殘原因
三、殘疾分類
四、殘疾相關政策法規
第二節 運動學基礎
一、運動生物力學原理
二、運動與心肺功能
三、骨、關節和肌肉運動學
四、制動對機體的影響
第三節 人體發育學基礎
一、胎兒期至嬰兒期發育
二、兒童期發育
三、青春期發育
四、成年期與老年期
第四節 神經學基礎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
二、神經系統的主要功能
三、中樞神經再生
四、周圍神經再生
第五節 心理學基礎
一、心理現象
二、心理特點
三、心理過程
四、人格
五、心理應激與心理防禦
六、心身疾病
第六節 物理學基礎
一、電學
二、光學
三、磁學
四、聲學
第七節 中醫康復理論基礎
一、整體康復觀
二、辨證康復觀
三、功能康復觀
四、正氣為本觀
五、雜合以治觀
第三章 康復醫學工作內容
第一節 康復預防
一、疾病預防
二、殘疾預防
第二節 康復評定
一、康復評定的目的
二、康復評定的內容
三、ICF體系作為康復評定的基本框架
第三節 康復治療
一、物理治療
二、作業治療
三、言語治療
四、中國傳統康復治療
五、康復工程
六、心理治療
第四節 康復文件書寫
一、康復病曆書寫規範
第四章 康復醫學工作方式和流程
第一節 康復醫學服務方式
一、機構康復
二、社區康復
三、上門康復服務
第二節 康復醫學工作方式
一、學科間合作
二、學科內合作
三、康復工作方式——康復團隊
四、康復團隊人員職責
第三節 康復醫學工作流程
一、康復病房工作流程
二、康復門診工作流程
三、社區康復工作流程
四、康復臨床工作路徑
第四節 康復結局
一、康復結局評定常用量表
二、康復結局評定的時間
三、康復結局評定的作用和目的
四、影響康復結局評定的相關因素
五、康復患者的療效評定
六、康復結局評定的模式
第五章 康復醫學診療工作常規
第一節 康復門診
一、接診
二、門診接診注意事項
第二節 康復病房
一、入院患者範圍
二、出入院流程
三、入院患者的接待
四、住院患者的康復治療
五、其他科室住院患者康復治療
六、病房管理注意事項
第三節 康復治療室
一、接診
二、安全規範
第四節 社區分級管理與轉診
一、社區分級管理
二、轉診
第六章 康復醫學科設置及常用設備
第一節 康復醫學科設置要求
一、康復醫學科設置的基本原則
二、康復醫學科的科室結構
三、康復醫學科的人員組成
四、康復醫學科診療場地與設施要求
第二節 康復醫學科常用設備
一、康復醫學科常用設備分類
二、康復醫學科各診療室常用設備
第七章 康復醫學倫理與法規
第一節 康復醫學中的倫理問題
一、醫學倫理的誕生與發展
二、康復醫學倫理的特點
三、臨床康復實踐問題
第二節 康復醫學中的法律法規問題
一、國家法律
二、行政法規與國務院文件
三、部門規章與政策
四、地方性法規與政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