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一本書講透汽車功能安全(標準詳解與應用實踐)/智能汽車叢書

  • 作者:王偉峰|責編:楊福川//董惠芝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80946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1
人民幣:RMB 1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這是一本系統、深度解讀ISO 26262/GB/T 34590功能安全標準並解決標準落地難題的實戰性著作,為讀者打通標準與工程實踐的橋樑,能有效彌合二者的差距。本書是作者從事汽車電子與功能安全10余年經驗的總結,得到了眾多行業專家的高度評價。
    全書以V模型開發流程為主線,分為兩大板塊:
    第一部分 功能安全詳解(第1?9章)
    從功能安全管理、概念設計到系統、硬體、軟體開發,全面論述 V 模型左側設計要求,還包含測試驗證、硬體要素評估等內容。特別設置 「架構設計專題」,深度解析 MooN 架構與 Fail-safe/fail-operational 模式的融合應用,結合 ISO 13849 機械安全架構、E-GAS 三層電子架構等前沿模型,提供晶元級安全設計與智能駕駛架構的落地方案。
    第二部分 功能安全分析(第10?16章)
    系統講解 FMEA、FTA、FMEDA、DFA等分析方法及 ASIL 分解等實踐要點。讀者將通過本書掌握功能安全開發全流程、各類分析方法及架構設計要點,解決標準晦澀難懂、落地困難等痛點,獲得可直接應用於項目的實踐經驗。

作者介紹
王偉峰|責編:楊福川//董惠芝
    王偉峰     資深功能安全技術專家,有1O余年功能安全開發和管理經驗,經歷過在零部件和主機廠不同角色視角下對於功能安全實踐的挑戰。現就職于某知名上市企業(一家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商用車安全及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主導功能安全流程體系的搭建與功能安全產品的開發和管理。     對功能安全的開發和落地實踐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推行功能安全要在項目中落地的理念,並將該理念付諸于項目實踐。主導過多個產品(BMS、VCU、FCU、LiDAR、AEBS等)的功能安全流程與產品認證。熟悉ISO 26262、ISO 21448、ISO/SAE 21434、ASPICE等汽車領域安全、質量相關標準;對於工業領域的安全相關標準,如IEC 61508、ISO 13849、IEC 62061、EN1 175等,也有豐富的項目(AGV/AMR)實踐經驗。     微信公眾號「功能安全落地漫談」的主理人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功能安全詳解
  第1章  功能安全概述
    1.1  導讀
    1.2  關於安全文化
      1.2.1  安全文化的定義及評價準則
      1.2.2  安全文化的要求與呈現方式
    1.3  ISO 26262功能安全概述
      1.3.1  ISO 26262的發展歷程
      1.3.2  重要術語定義
      1.3.3  為什麼需要功能安全
      1.3.4  ISO 26262標準總體內容框架概覽
      1.3.5  ISO 26262標準分解概覽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ISO 26262中的功能安全管理
    2.1  功能安全管理的主要活動
    2.2  功能安全管理中的角色與職責
    2.3  安全計劃
      2.3.1  關於組織架構
      2.3.2  關於開發介面協議
      2.3.3  關於安全異常管理
      2.3.4  關於能力管理
    2.4  關於安全檔案
    2.5  關於認可措施
      2.5.1  認可措施簡介
      2.5.2  認可評審
      2.5.3  功能安全審核
      2.5.4  功能安全評估
      2.5.5  認可措施的獨立性
    2.6  關於驗證
      2.6.1  驗證方式
      2.6.2  驗證與認可措施的聯繫
    2.7  功能安全管理之生產、運營、服務和報廢環節
      2.7.1  生產計劃的相關要求
      2.7.2  樣件製造、預生產及生產的相關要求
      2.7.3  運營、服務和報廢計劃相關要求
    2.8  功能安全管理之需求管理
      2.8.1  需求的顆粒度與完整性
      2.8.2  需求的來源
      2.8.3  如何編寫需求
      2.8.4  如何管理需求
      2.8.5  安全需求與安全概念的區別和聯繫
    2.9  本章小結
  第3章  功能安全之概念階段
    3.1  什麼是HARA
    3.2  實施HARA活動前的準備
    3.3  如何實施HARA活動
      3.3.1  步驟一:危害分析
      3.3.2  步驟二:場景識別
      3.3.3  步驟三:風險評估

      3.3.4  步驟四:分析整理
    3.4  HARA方法得到的ASIL等級對應活動的區別
    3.5  「萬里長征」第一步:從SG到FSC
      3.5.1  什麼是FSR
      3.5.2  如何獲取FSR
      3.5.3  什麼是FSC
    3.6  本章小結
  第4章  功能安全之系統開發
    4.1  系統層面開發模型概覽
    4.2  系統層面功能安全開發的考慮
    4.3  技術安全概念設計基本要點
    4.4  系統層面的架構設計
    4.5  軟硬體介面規範
    4.6  安全驗證與確認
      4.6.1  驗證
      4.6.2  確認
      4.6.3  系統驗證和確認要求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功能安全之硬體開發
    5.1  功能安全硬體開發模型
    5.2  功能安全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