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上海科技傳播大會論文集(2025)

  • 作者:編者:陳海鵬|責編:楊艷
  • 出版社:同濟大學
  • ISBN:9787576516197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67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2025年上海科技傳播大會論文集,所選論文主要圍繞推動科技傳播發展轉型的策略和建議、促進科普人才隊伍發展和壯大、有效推進科技資源科普化、新興技術賦能科技傳播的模式探索、推動科技傳播走向國際等議題展開,呈現了科技傳播領域的新觀點、新實踐和新研究,對相關領域的研究者、管理者、創作者而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也能為科學普及和科技傳播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陳海鵬|責編:楊艷

目錄
上篇 研究論文
  超越新舊媒介框架的知識傳播:媒介理論視域下短視頻賦能科技傳播的新實踐
  薛 暉 黃勇軍
  「眾創」背景下利用多元化信息媒介提升科技傳播效能的研究
  楊 科
  健康科普短視頻的創作邏輯和關鍵構成要素——基於清晰集定性比較分析
  彭麗霞
  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融合的路徑與探索——關於上海科技創新資源科普化的思考
  梁 偲 游文娟 樊春海
  國際比較視野下我國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與策略研究
  陳永潔
  基於人工智慧的個性化科技傳播模式研究
  任咪咪
  科研院所「雙科」平台的融合創新模式探索——國家化合物樣品庫案例研究
  張 慧
  科學博物館慕課的建設——以上海天文館為例
  劉程程 施 ?
  數字經濟下科普場館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以上海航空科普館為例
  黃 沛 封 璟
  新時代消防科普教育原則的創新探索與實踐應用
  吳佩英
  高校科技資源科普化效能評估框架
  王 慧 凌 翔 孫銘婉 楊海燕 丁文江
  醫務工作者面向公眾如何更好地開展健康科普?
  徐 峰
下篇 傳播智見
  從科普法修訂看「新質科普力」
  吳家睿
  中國道路之科普力量
  鄭 念
  人工智慧時代,發揮高等教育推動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龍頭作用
  李 曄
  科學傳播的新時代挑戰:交叉學科
  朱 晶 姜雪峰
  加強理論研究,築牢科普實踐根基
  王大鵬
  打通科普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堵點
  謝小軍 齊培瀟
  科普要有「譜」
  季良綱
  多措並舉,助力科學家做好科普工作
  王大鵬
  關注「三個轉變」,做好新科普
  王大鵬
  解構科普與科技成果轉化關係,樹立大科普發展理念
  吳壽仁
  讓高質量研學成為科學教育變革的助推器
  宋 嫻
  科學素養問題的探討
  季曉燁

  從艾倫·歐文視角看公眾科學國際發展歷程
  游文娟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