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律宗通史續篇/戎幢佛學論叢

  • 作者:王建光|責編:王志宏|總主編:普仁
  • 出版社:宗教文化
  • ISBN:9787518815142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1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律宗通史續篇》由王建光教授所著,是對《中國律宗通史》的學術延續與觀點深化。本書考察了自鴉片戰爭至20世紀40年代末中國佛教戒律學思想和實踐建設面臨的挑戰,展示了近現代中國佛教戒律學的發展、重建及變革。
    書中梳理了近現代佛教戒律學和律宗的發展脈絡,剖析其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環境與內在邏輯,深入考察律學和律宗在這一時期的宗派傳承、思想建設等方面。
    更為重要的是,本書通過研究歷史,探討近現代佛教戒律學和律宗發展規律,為中國佛教戒律學的當代發展和學術建設尋找路徑,提出建設意見,以推動佛教中國化在當代的深入發展,增強戒律學研究的學術話語權,為當代佛教戒律學發展提供參考方案。同時,期待本書能為相關讀者提供啟發,推動佛教學術文化的當代傳承與發展。

作者介紹
王建光|責編:王志宏|總主編:普仁
    王建光,男,1963年11月生,安徽省濉溪縣人,哲學博士,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哲學及律宗思想史的學習與研究。個人主要著作有《中國律宗通史》《中國律宗思想研究》《新譯〈梵網經〉》《如是我樂:佛教幸福觀》《〈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集釋》和《神聖與世俗》(翻譯)等。曾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一次、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兩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

目錄
序言
自序
標宗顯德篇第一  戒律學研究及其意義
  第一節  戒律與戒律學
  第二節  近現代佛教戒律學的成立
  第三節  研究近現代戒律學的意義
青銅時代篇第二  明末清初的戒律學
  第一節  明末清初的戒律學復興
  第二節  古林律學再振法幢
  第三節  千華律學高揚宗風
  第四節  太昭慶寺的律學重振
  第五節  法源寺的律學活動
  第六節  潭柘寺的律師
  第七節  《興化佛教通志》中所見的律寺與律師
  第八節  「青銅時代」的思想餘暉
律學背景篇第三  不期而遇的「現代性」
  第一節  傳統佛教面臨新問題
  第二節  文化的交流促進中國佛學角色彰顯
  第三節  思想的力量創新佛教解讀方式
中國律宗通史續篇
建設導向篇第四  法律制度及與戒律的融合
  第一節  政府法規決定新戒律學建設的內容和走向
  第二節  僧團內部對政府管理政策的態度與回應
  第三節  章程規約是法規與戒律精神的結合體
學術形態篇第五  融會時代精神的思想張力
  第一節  學術形態及佛教的學術形態
  第二節  從傳統開出佛教學術新形態
  第三節  佛教學術傳播維度逆向改變
  第四節  近現代佛教發展的學術反應
  第五節  近現代佛教學術形態的形成
建設目標篇第六  新戒律學的現實功能
  第一節  新戒律學建設是為嚴凈毗尼
  第二節  新戒律學建設要能超越傳統
  第三節  新戒律學建設要能解決現實問題
  第四節  新戒律學建設要能服務新的社會人生
  第五節  南山律宗研習的興起
建設路徑篇第七  新戒律學的實現方案
  第一節  新戒律學的內涵
  第二節  新戒律學建設面臨的主要困難
  第三節  新戒律學建設的人本基礎
  第四節  新戒律學建設的社會推動力
  第五節  新戒律學建設的學術路徑
  第六節  文人筆下的戒律美學
研究成果篇第八  戒律學著作的撰述刊譯
  第一節  舊典新出
  第二節  戒律學研究文獻
  第三節  戒律學研究方法特點
僧制改革篇第九  基於戒律建設的佛教體系重構
  第一節  新時代要求新僧制
  第二節  太虛推動整理佛教制度

  第三節  戒律與僧制改革
律學實踐篇第十  傳戒及其問題的解決
  第一節  傳戒與受戒
  第二節  戒牒與同戒錄
  第三節  傳戒及其問題
  第四節  外國人受戒及引起的風波
戒律學案篇第十一  主要佛教人物的戒律學活動
  第一節  楊仁山:律學教育重《梵網》
  第二節  虛雲:重整禪林立規約
  第三節  印光:凈業必須嚴持戒
  第四節  輔仁:中興古林十七祖
  第五節  道階:八不頭陀傳戒多
  第六節  歐陽竟無:思想研究倡新說
  第七節  倓虛:管理宗寺立章程
  第八節  慈舟:南北講律行解精
  第九節  圓瑛:佛戒德化社會
  第十節  徐蔚如:流通經典助南山
  第十一節  能海:編集偈頌傳律玄
  第十二節  白聖:整頓佛教歸傳統
  第十三節  濟濤:島內講戒開新風
  第十四節  印順:律學研究廣而深
台灣律學篇第十二  傳統的回歸與律儀的重建
  第一節  《馬關條約》后的島內佛教
  第二節  清末時期島內法師的受戒與傳戒
  第三節  光復后的島內傳戒活動
  第四節  戒律學建設的基礎基本形成
弘一律師篇第十三  新舊律學的歷史轉折
  第一節  出家學律成果顯著
  第二節  律學思想特色
  第三節  推動南山律宗建設
  第四節  弘一的律學地位
結語
明代中期以來戒律學大事簡表
主要引用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