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交流轉化創新(嶺南佛教與宗教中國化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 作者:編者:釋耀智//何方耀|責編:王鳴明
  • 出版社:宗教文化
  • ISBN:9787518815296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2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論文集從論文的內容構成來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嶺南佛教歷史、人物、文獻仍然是多數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同時,當代都市佛教,特別是都市佛教寺廟的社會責任問題也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有將近十篇文章討論與都市佛教相關的主題,並提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觀點和建議;愛國主義與佛教中國化這一問題也得到較多關注,有七篇文章討論這一問題,而且還有兩位來自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年輕學者參了這一問題討論,可見佛教中國化已經成為中外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這些文章可以說分別代表以北傳大乘佛教為主的中國佛教界、以南傳上座部為主的斯里蘭卡佛教人士和佛教的發源國印度佛教界學人等三個不同層面視角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和交流成果。

作者介紹
編者:釋耀智//何方耀|責編:王鳴明

目錄
第一部分 愛國主義與佛教中國化
  太虛的世界佛教運動與文明論述
    ——以1920年代為中心 龔雋
  佛教的在地化·中國化·民族化 黃夏年
  關於佛教中國化的幾個問題的思考 廖楊
  重讀禪宗經典 學愚
  太虛大師三期判教與中國化佛教的重建 張愛林
第二部分 嶺南佛教與中外交流
  佛教與嶺南 曹旅寧
  宋代南洋三佛齊與廣州的佛教文化交流考述 何方耀
  晚清西方人筆下的廣州佛寺
    ——以《廣州七天》為例 黃嘉彥
  禪門行腳雜考 蔣海怒
  嶺南禪宗文化如何重走「海上絲綢之路」 林有能
  淺析晉唐時期大灣區的佛教傳播 劉正剛 吳振鵬
  寄塵法師生平事跡考述 劉玲娣
  論明末清初在慘弘贊禪師對於廣州佛門的貢獻 李福標
  宋初臨濟宗在士大夫中的傳播
    ——以廣慧元璉為中心的考察 李瞳
  一口通商時期海幢寺特殊地位原因考述 蘭磊
  中印文化交流的橋樑:羅香林研究光孝寺的觀點及方法 區志堅
  惠能禪學對福建禪宗的影響 釋本性
  略論清代丹霞天然禪師法系的形成及其在粵港澳
  地區的傳承 釋覺海
  嶺南佛教的核心精神探討 徐文明
  《楞嚴經》與南宗禪的因緣 夏志前
  憨山大師對嶺南佛教的影響和貢獻 張磊
  唐代嶺南的僧蹤與詩跡
    ——文學視域中的佛教中國化例說 鍾東
  《歷代三寶記》對嶺南佛教發展盛況的忽視和低估 周永衛
第三部分 都市佛教與社會責任
  心靈疏導的新路徑
    ——笛卡爾的「我思」與自我參究之路 陳進
  淺談近現代都市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推廣 釋正平
  都市佛教慈善類型實證研究
    ——以民國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為例 唐忠毛
  論文學視域下的佛教書寫
    ——佛教書寫在廣州城市形象塑造中的意義 吳琪
  惠能目標管理思想探析 周艷
會議綜述 何方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