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性別視界(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與文化)

  • 作者:馬春花|責編:葉淑芬
  • 出版社:南開大學
  • ISBN:9787310066995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1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世紀80年代作為世界範疇的過渡期,既是革命/性世紀的尾聲,也是后X/性紀元的開端,文化生產彷徨低徘又激躍高揚,「居然要在遺托邦上新造烏托邦,故此不免帶有前後兩個時代的悲歡。
    本書以性別為方法重估20世紀80年代,從兩個路徑打開轉折間的中國:一、當代文化思潮在性別話語上的常與變;二、性別表意機制如何再生新時期意識形態。在80年代,正是不斷借助性別表意機制的文化運作,新時期文學完成告別革命與擁抱現代化的自反性儀式,在不得不融入全球資本主義文化體系的同時,又試圖從革命傳統中拯救關乎人類正義的文化理想主義。
    作者提出並運用性別表意機制這一核心概念,呈現中國文化生產在80年代的內在思想邏輯,揭示前後兩個30年之間的對話結構,在當代中國研究的啟蒙範式與革命範式之外,又提供了批評性地介入並超克二者的性別研究範式。

作者介紹
馬春花|責編:葉淑芬
    馬春花     文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東亞系訪問學者。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性別研究。代表論著有《敘事中國——文化研究視野中的王安憶小說》(2007年版,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11屆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女性文學研究會「第3屆中國女性文學獎」),《被縛與反抗:中國當代女性文學思潮論》(2008年版),《<芙蓉鎮>與后革命中國》(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度優秀論文獎)。

目錄
導 言 性別、文學與時代
第一章  「性別表意機制」的理論建構
  第一節  性別差異及其文化闡釋
  第二節  作為表意機制的性別
第二章  他者女性、歷史記憶與新時期文學的發生
  第一節  曖昧的開端:《班主任》的性別與歷史
  第二節  遲到的《杜晚香》與革命「遺托邦」狀況
  第三節  《芙蓉鎮》與后革命性/別
第三章  男性氣質、發展主義與改革的文學想象
  第一節  「男幹部」及其社會關係圖景
  第二節  改革者男性氣質的駁雜源流
  第三節  「男子漢」與發展主義的雛形
第四章  性別、流動與鄉土中國的現代性追求
  第一節  「黃山來的姑娘」:雇傭勞動力的女性化寓言
  第二節  《人生》與鄉土中國的現代/性選擇
第五章  父系想象、文化民族主義與尋根文學
  第一節  「尋根」實踐與民族主體的重構
  第二節  英雄祖先、父子傳承的族群記憶
  第三節  「原初」的激情與她者的聲音
第六章  現代主義、民族主義與女性實驗寫作
  第一節  現代、民族、性別:現代主義文論的三維結構
  第二節  辯證法、分身術與殘雪的現代主義寫作
結 語 走向女性/他者:在啟蒙與革命範式之間
參考文獻
后 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