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災難簡史(地球與人類共同經歷的生存挑戰)

  • 作者:(韓)宋炳建|責編:于建軍|譯者:滕飛
  • 出版社:中譯
  • ISBN:9787500180111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回顧了人類的災難史,講述了人類是如何在災難中百煉成鋼,浴火新生的。我們將著眼于兩千年的人類歷史,追溯人類是如何經歷災難,逐漸理解並克服災難的。本書為讀者介紹: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災難,人類在災難中經歷了怎樣的挫折、誤判和試錯,人類如何理解所經歷的災難並找到解決方案,如今困擾人類的災難又是什麼。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討論了古代和中世紀時期的自然災難,著重介紹龐貝火山噴發、黑死病、大航海時代的疾病、小冰河期嚴寒、里斯本地震等事件。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近代社會所發生的人為性災難,順著工業革命、大分流、全球化、技術進步這一歷史發展脈絡,對煤炭災害、交通事故、愛爾蘭土豆飢荒、霍亂病、化學物質事故等災難進行說明。第三部分將介紹具有明顯現代化屬性的系統災難,依次介紹全球氣候巨變、多元化網路所導致的系統災害以及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災難。
    現在讓我們正式了解人類災難史吧。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們將回溯和分析人類是如何認識和應對災難的,為了避免災難而做出了哪些努力,其中哪些努力是有成效的。特別是在各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災難中以及在克服災難的過程中,人類究竟經歷了什麼?又學到了什麼?即我們將從宏觀角度回顧災難是如何改變人類的。在此過程中,讓我們吸取過去的經驗,共同探討該如何降低未來災難發生的可能性。

作者介紹
(韓)宋炳建|責編:于建軍|譯者:滕飛
    宋炳建     出生於首爾。從首爾大學經濟系畢業后,赴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史,以研究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經濟為主題,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劍橋大學做了三年的學術研究。旅居英國期間,時常到歐洲各處旅行,熱衷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     現為韓國成均館大學經濟史教授、三星經濟研究院人氣講師。主要研究領域涉及西方社會歷史上的人口變遷、勞動市場、福利政策、職業分化、金融危機等;此外,還關注韓國及東亞的經濟史。著有《經濟史:全球化和全球經濟的歷史》《通過知識革命重讀工業革命》《英國現代化的重構》《工業災難的產生》《走進世界經濟史》等。

目錄
正式閱讀本書之前
正確理解災難的態度
  歷史上那些難以控制的大災難
  區分災難的三個準則
  即使是今天也無法避免的災難
  災害,災難,災殃
  災難的觀念從何而來?
  實際災難與災難觀念的偏差
  通過媒體傳播的災難
  災難促進人類進化
  古代和中世紀時期的災難
  近代發生的災難
  工業社會的出現以及新型災害的誕生
  工業社會以後災難的擴散
  確保人類安全的方法
第一部  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自然災害的時代
1 摧毀城市的烈焰:火山噴發
  火焰和有毒氣體噴涌而出的恐懼
  火山噴發的原因——板塊的運動
  維蘇威火山噴發和龐貝古城的滅亡
  再現龐貝古城的方法
  是神的懲罰?還是地球的變動?
  長白山的過去和未來
2 席捲中世紀的恐怖傳染病:黑死病
  沿著貿易之路蔓延的瘟疫
  黑死病的真正面目
  被感染的恐懼支配著歐洲
  急於尋找替罪羊的對策
  黑死病之後的世界
3 大航海時代下的可怕交換:傳染病
  連接為一體的世界
  哥倫布交換
  對印第安人的掠奪和征服的黑歷史
  從歐洲傳入的傳染病
  朝鮮時代流行的天花
  麻疹的消滅與復活
  在世界化進程中出現的災難
4 向歐洲襲來的寒冷和恐懼:小冰河期的低溫現象
  平均氣溫下降2℃后帶來的嚴寒
  小冰河期和太陽黑子
  反而享受寒冷到來的人們
  寒災的危害和大飢荒
  低溫現象和女巫審判
5 啟蒙時代的提前到來:里斯本地震
  從宗教社會到世俗社會
  巨大的精神革命時期
  令人毛骨悚然的地震破壞力
  自有記錄以來歐洲最強烈的地震
  傳統解釋和啟蒙主義的衝突
  如何看待自然災害?

  減少地震災害的方法
第二部  人類釀成的慘案:人為災難的時代
6 被陰暗所籠罩的死亡陰霾:煤炭業的災害
  城市化和煤炭的登場
  清潔煙囪的童工
  煙囪清理的改革
  工業革命后煤礦的增加
  在坑道里發生的觸目驚心的災害
  對危險的煤礦勞動進行的改革
  籠罩倫敦的「豌豆湯霧」
7 交通進步帶來的悲劇:運輸工具事故
  創新與發明的鼎盛時期
  交通發達引起的災難變化
  引起大眾關注的鐵路事故
  為了杜絕鐵路事故人們的努力
  最初的車禍形態
  泰坦尼克號的悲劇
  仍在發生的海難事故
8 不斷襲來的貧窮和飢餓的恐怖:大分流和土豆飢荒
  大分流和全球化的另一面
  低收入階層食用的「惡魔植物」
  土豆晚疫病的流行
  自由放任主義政策下被犧牲的人們
  背井離鄉的愛爾蘭人
  全球化后動植物傳染病的危險
  基因單一化的潛在風險——以香蕉為例
9 正式拉開大流行序幕的疾病:霍亂
  逐漸建立依存關係的世界化進程
  五次大規模傳播的霍亂
  不衛生的環境和水的重要性
  令人疼痛不已又難為情的霍亂
  過去的人們如何看待霍亂?
  席捲朝鮮時代的霍亂
  自來水設施的衛生強化
  霍亂獨特的起源
  唯有改善公共衛生才是解決之道
10 技術進步帶來了健康隱患:化學事故
  「鐳女郎」遭遇的悲劇
  就連卡拉瓦喬也無法避免的硫中毒
  寂靜的春天中提到的殺蟲劑——滴滴涕(DDT)
  只發生在韓國的災害——加濕器殺菌劑事件
  進入海洋的微塑料的危險性
  逐漸增加的顆粒物和細顆粒物
第三部  政策和控制的巨大風險:系統災難的時代
11 錯誤的政策導致的生態破壞:用於狩獵的兔子
  強制繁殖狩獵用兔子
  為了消滅人類的公敵——蚊子所做出的努力
  威脅生態界的外來入侵物種
12 在人類的干預下地球發生了巨變:氣候異常和生態界的破壞
  人類世和氣候變化

  逐漸上升的地球溫度
  為了解決氣候問題國際社會做出的努力
  襲擊美洲大陸的沙塵暴
  溫室效應帶來的北極寒流
  為了減少碳足跡人類做出的努力
  通過飲食結構改變地球
  減少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時代
  保護生物多樣的方法
13 瞬間陷入癱瘓的超連接性社會:數字事故
  令紐約陷入癱瘓的2003年停電事故
  系統災難的典型案例——停電
  確保連接媒體順暢運行的條件
  福島核電站事故和放射能泄漏
  被電腦和互聯網改變的世界
  電腦故障引起的混亂
  將勞動者置於險境的經濟構造
  令人們束手無策的「危險的轉包化」
  在全球化時代擴散的災害
  超連接性社會發生的系統性災難
14 站在新十字路口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