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光電成像與顯示技術(微課視頻版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李文峰//馮晨琛//師少偉//薛林東//李彥沛|責編:吳彤雲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90535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4
人民幣:RMB 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緊密跟蹤國內外光電成像與顯示領域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成果,全面講述光電成像與顯示技術及其典型器件、設備和系統。全書共15章。第1章為緒論,主要講述光電成像與顯示技術的概念和研究意義等。第2?7章主要講述如何將物體的信息轉換為可識別的成像技術。其中,第2章為傳統成像技術與照相機;第3章為半導體成像技術與器件;第4章為夜視成像技術與器件;第5章為紅外熱成像技術與器件;第6章為醫學影像技術與設備;第7章為視頻監視技術與系統。第8?13章主要講述圖像的顯示技術。其中,第8章為傳統顯示技術與設備;第9章為液晶顯示技術與設備;第10章為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與設備;第11章為等離子體和激光顯示技術與設備;第12章為三維顯示技術與系統;第13章為大屏幕顯示技術與系統。第14章為音視頻信號處理關鍵技術與設備,主要講述圖像的形成、獲取、傳輸、存儲、顯示、處理、分析、檢測和識別等,以及這些高新技術衍生出的大量高科技產品。第15章為高清音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講述成像與顯示技術相結合如何被廣泛應用到高清音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和家庭影院系統工程中。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電子信息行業的專業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李文峰//馮晨琛//師少偉//薛林東//李彥沛|責編:吳彤雲
    李文峰男,2004年獲得西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安科技大學三級教授,優秀研究生導師,應急通信技術創新團隊帶頭人,電路與系統專業學科帶頭人。中國礦山救護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煤炭工業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理事,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協作委員。先後主持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計劃、陝西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等多項具有較大理論意義和重要應用價值的課題,在中外學術期刊、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擁有專利、電腦著作軟體著作權30余項,獲得西安市科學技術獎、中國電子學會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獎、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等,主要著作有《現代應急通信技術》、《弱電系統綜合布線》、《露天礦信息化建設》等。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成像與顯示技術概述
    1.1.1  成像技術概述
    1.1.2  顯示技術概述
    1.1.3  顯示設備分類
  1.2  光電成像與顯示技術研究的意義
    1.2.1  光電成像技術研究的意義
    1.2.2  光電顯示技術研究的意義
    1.2.3  成像與顯示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
  1.3  圖像參量與人的因素
    1.3.1  光的基本特性
    1.3.2  人眼視覺特性
    1.3.3  色彩學基礎
第2章  傳統成像技術與照相機
  2.1  成像技術發展歷程
  2.2  照相機
    2.2.1  傳統成像原理
    2.2.2  照相機結構
    2.2.3  照相機工作步驟與成像技術
第3章  半導體成像技術與器件
  3.1  半導體成像原理與器件
    3.1.1  半導體成像工作原理
    3.1.2  半導體成像器件發展歷程
  3.2  CCD成像原理與器件
    3.2.1  線陣CCD成像原理
    3.2.2  面陣CCD成像原理
    3.2.3  特殊CCD成像器件
    3.2.4  CCD器件的性能參數
    3.2.5  CCD典型器件
  3.3  CMOS成像原理與器件
    3.3.1  CMOS器件的結構
    3.3.2  CMOS圖像感測器的像素
    3.3.3  CMOS圖像感測器的成像與讀出
    3.3.4  CMOS器件的不足與改進
    3.3.5  CMOS典型器件與參數
    3.3.6  CCD與CMOS成像技術比較
第4章  夜視成像技術與器件
  4.1  微光成像原理與微光夜視儀
    4.1.1  微光成像技術
    4.1.2  光電倍增管
    4.1.3  微光夜視儀的組成與分類
    4.1.4  微光夜視儀性能參數
    4.1.5  關鍵技術及典型設備
  4.2  紅外光成像原理與器件
    4.2.1  紅外光成像原理
    4.2.2  光電探測器與紅外光學系統
    4.2.3  紅外光成像典型器件
  4.3  輔助光源
    4.3.1  紅外LED
    4.3.2  白光輔助燈

    4.3.3  多光源組合
第5章  紅外熱成像技術與器件
  5.1  紅外熱成像技術
    5.1.1  紅外熱成像概述
    5.1.2  紅外熱成像原理
    5.1.3  紅外探測器器件與參數
  5.2  紅外熱像儀
    5.2.1  紅外熱像儀概述
    5.2.2  紅外熱像儀設備性能參數
    5.2.3  紅外熱成像典型器件
第6章  醫學影像技術與設備
  6.1  X射線成像技術與設備
    6.1.1  X射線基礎知識
    6.1.2  傳統X射線攝影技術
    6.1.3  數字X射線成像技術
  6.2  磁共振成像技術與設備
    6.2.1  磁共振成像概述
    6.2.2  磁共振成像原理
    6.2.3  磁共振成像設備
    6.2.4  磁共振成像在醫學中的應用與前景展望
  6.3  超聲波成像技術與設備
    6.3.1  超聲波成像技術概述
    6.3.2  超聲波成像原理
    6.3.3  超聲波成像設備
第7章  視頻監視技術與系統
  7.1  攝像技術發展史
    7.1.1  膠片攝像機時代
    7.1.2  模擬磁帶攝像機時代
    7.1.3  數碼攝像機時代
    7.1.4  監控攝像頭時代
    7.1.5  高清時代
    7.1.6  智能時代
  7.2  攝像設備
    7.2.1  攝像機
    7.2.2  攝像頭
    7.2.3  圖像感測器
  7.3  視頻監視系統
    7.3.1  視頻監視系統分類
    7.3.2  攝像輔助設備
    7.3.3  編解碼器
    7.3.4  網路連接設備
    7.3.5  硬碟錄像設備
    7.3.6  聲光告警
    7.3.7  電源
第8章  傳統顯示技術與設備
  8.1  真空熒光管
  8.2  輝光放電管
  8.3  陰極射線管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8.3.1  黑白CRT顯示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8.3.2  彩色CRT顯示器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8.3.3  CRT顯示器的主要單元
    8.3.4  CRT顯示器相關技術
    8.3.5  CRT顯示器驅控電路
  8.4  CRT顯示器的特點、性能指標及發展歷史
    8.4.1  CRT顯示器的特點
    8.4.2  CRT顯示器的性能指標
    8.4.3  CRT顯示技術的發展歷史
    8.4.4  CRT顯示器的新演化——場致發射顯示器
  8.5  其他傳統顯示技術
    8.5.1  電致變色顯示技術及設備
    8.5.2  電泳顯示技術及設備
第9章  液晶顯示技術與設備
  9.1  液晶
    9.1.1  液晶的分類及晶相
    9.1.2  液晶的物理性質
    9.1.3  液晶的電氣光學效應
  9.2  液晶顯示設備
    9.2.1  液晶顯示設備的構造
    9.2.2  液晶顯示設備的顯像原理
    9.2.3  液晶顯示器的分類
    9.2.4  液晶顯示設備的驅動
  9.3  液晶顯示器的技術參數、特點及發展史
    9.3.1  液晶顯示器的技術參數
    9.3.2  液晶顯示器的優點
    9.3.3  液晶顯示器的缺點
    9.3.4  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史及產業現狀
第10章  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與設備
  10.1  電致發光顯示技術與設備
    10.1.1  電致發光現象
    10.1.2  電致發光顯示器件分類及其特點
    10.1.3  本征型ELD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
  10.2  發光二極體基本知識
    10.2.1  半導體光源的物理基礎
    10.2.2  發光二極體的結構
    10.2.3  發光二極體的驅動
    10.2.4  發光二極體的特點及應用
  10.3  發光二極體顯示設備
    10.3.1  發光二極體顯示設備的顯示原理
    10.3.2  發光二極體顯示設備的掃描驅動電路
    10.3.3  發光二極體顯示設備技術指標
  10.4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
    10.4.1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原理
    10.4.2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的分類及特點
第11章  等離子體和激光顯示技術與設備
  11.1  等離子體顯示技術與設備
    11.1.1  等離子體基本知識
    11.1.2  等離子體顯示設備的顯示原理
    11.1.3  等離子體顯示設備的特點
    11.1.4  等離子體顯示設備的產業現狀
  11.2  激光基本知識

    11.2.1  激光技術簡介
    11.2.2  激光的特性
    11.2.3  常用激光器
  11.3  激光顯示設備
    11.3.1  激光顯示原理
    11.3.2  常用激光顯示器件
第12章  三維顯示技術與系統
  12.1  三維顯示技術
    12.1.1  三維顯示技術概述
    12.1.2  三維顯示技術的分類
  12.2  全息顯示系統
    12.2.1  聲光調製器全息顯示系統
    12.2.2  LCD、DMD全息顯示系統
    12.2.3  數字全息顯示系統
  12.3  體積式三維顯示系統
    12.3.1  體積式三維顯示技術分類
    12.3.2  Depth Cube三維顯示系統
    12.3.3  Perspecta顯示系統
第13章  大屏幕顯示技術與系統
  13.1  大屏幕顯示技術
    13.1.1  大屏幕顯示技術概述
    13.1.2  被動發光型大屏幕顯示
    13.1.3  主動發光型大屏幕顯示
  13.2  投影儀
    13.2.1  投影儀成像原理
    13.2.2  投影技術
    13.2.3  圖像顯示晶元
    13.2.4  投影儀的參數性能
  13.3  高清多媒體大屏幕顯示系統
    13.3.1  高清多媒體大屏幕顯示牆組成
    13.3.2  高清多媒體大屏幕顯示牆的關鍵技術
    13.3.3  高清多媒體大屏幕顯示牆功能
第14章  音視頻信號處理關鍵技術與設備
  14.1  音視頻監視信號處理關鍵技術
    14.1.1  音視頻合成技術
    14.1.2  記錄存儲技術
    14.1.3  網路傳輸技術
    14.1.4  壓縮編碼技術
    14.1.5  告警技術
  14.2  音視頻監視信號處理關鍵設備
    14.2.1  視頻採集設備——視頻採集卡
    14.2.2  視頻網路傳輸、壓縮設備——數字視頻伺服器
    14.2.3  視頻存儲設備——數字硬碟錄像機
  14.3  音視頻顯示信號關鍵技術
    14.3.1  圖像合成技術
    14.3.2  圖像分割技術
    14.3.3  圖像解碼技術
    14.3.4  圖像AI軟體應用技術
  14.4  音視頻顯示信號關鍵設備
    14.4.1  顯示信號切換設備——矩陣

    14.4.2  顯示信號拼接設備——大屏拼接處理器
第15章  高清音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
  15.1  音視頻信號傳輸媒介
    15.1.1  雙絞線
    15.1.2  大對數線纜
    15.1.3  同軸電纜
    15.1.4  光纜
    15.1.5  平行線
  15.2  音視頻信號介面電路
    15.2.1  VGA
    15.2.2  DVI
    15.2.3  HDMI
    15.2.4  DP
    15.2.5  AV
    15.2.6  S端子介面
    15.2.7  光纖介面
    15.2.8  手機介面
  15.3  音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
    15.3.1  本地視頻監視系統
    15.3.2  遠程視頻監視系統
    15.3.3  高清音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組成與特點
  15.4  家庭影院系統
  15.5  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工程成本核算與報價
  15.6  視頻監控與顯示系統工程施工與驗收
    15.6.1  工程施工
    15.6.2  工程驗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