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真空電子學原理及應用(精)/電磁安全理論與技術叢書

  • 作者:編者:宮玉彬//王少萌//路志剛//張平|責編:賀瑞君
  • 出版社:人民郵電
  • ISBN:9787115662514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74
人民幣:RMB 1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對真空電子學的原理及應用進行介紹,內容共分為15章。第1章?第5章從真空環境切入,主要介紹真空電子學的發展歷程、基礎知識;第6章?第8章詳細闡述真空電子學研究的新方法,以及基於真空電子學的高頻率器件與高功率微波技術;第9章?第11章分別介紹先進位造工藝、新材料在真空電子學領域的應用,以及真空電子學中的新機制;第12章?第15章分別介紹真空電子學在生物醫學工程與能源領域的應用,以及真空電子器件在微光夜視、通信與探測領域的應用。
    本書適合真空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太赫茲科學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閱讀,也適合電子通信類專業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宮玉彬//王少萌//路志剛//張平|責編:賀瑞君

目錄
第1章  真空電子學簡介
  1.1  重要的「真空」環境
  1.2  真空電子學的發展歷程
    1.2.1  真空電子器件的起始
    1.2.2  微波管
    1.2.3  諧振腔磁控管
    1.2.4  行波管
    1.2.5  其他真空電子器件
  1.3  真空電子器件的重要作用
  拓展閱讀
第2章  真空電子學中的物理
  2.1  電子及其特性
  2.2  電子在靜電場中的運動
  2.3  電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2.4  電子在複合電場與磁場中的運動
  2.5  運動電子產生的輻射
    2.5.1  運動電子產生的電磁場
    2.5.2  切連科夫輻射
    2.5.3  渡越輻射
    2.5.4  散射輻射
    2.5.5  衍射輻射
    2.5.6  史密斯-珀塞爾輻射
    2.5.7  同步輻射
  拓展閱讀
第3章  自由電子的產生與傳輸
  3.1  金屬中的自由電子
  3.2  自由電子的發射
    3.2.1  電子離開金屬受到的阻力
    3.2.2  熱電子發射
    3.2.3  光電發射
    3.2.4  二次電子發射
    3.2.5  場致發射
  3.3  自由電子的傳輸
    3.3.1  真空電子器件中的電子注
    3.3.2  聚焦系統
  3.4  自由電子的收集
    3.4.1  單級降壓收集極
    3.4.2  多級降壓收集極
  拓展閱讀
第4章  電磁波的傳輸與諧振
  4.1  行波結構
    4.1.1  螺旋線慢波結構
    4.1.2  耦合腔慢波結構
  4.2  駐波結構
    4.2.1  重入式諧振腔
    4.2.2  多腔諧振系統
    4.2.3  開放式波導諧振腔
    4.2.4  准光學諧振腔
    4.2.5  輸能裝置
  拓展閱讀

第5章  電子注與場的相互作用
  5.1  感應電流
  5.2  電子流與電場的能量交換
  5.3  皮爾斯理論
    5.3.1  電子注中的高頻電流
    5.3.2  線路方程
    5.3.3  特徵方程
    5.3.4  同步狀態
  5.4  有關相互作用的討論
  拓展閱讀
第6章  真空電子學研究的新方法:模擬模擬與虛擬實驗
  6.1  用等效電路法求解慢波結構高頻特性
    6.1.1  曲折波導慢波結構模型
    6.1.2  等效電路
    6.1.3  高頻特性分析
  6.2  用場匹配法求解慢波結構高頻特性
    6.2.1  交錯雙柵慢波結構模型
    6.2.2  場方程推導
    6.2.3  色散特性與耦合阻抗
    6.2.4  單周期反射特性
    6.2.5  計算結果與討論
  6.3  注波互作用參數計算與模擬
    6.3.1  電子運動方程
    6.3.2  射頻場方程
    6.3.3  空間電荷場方程
  6.4  曲折波導類行波管套裝
    6.4.1  常規曲折波導的參數設置與冷特性分析
    6.4.2  E面脊載入曲折波導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參數計算
  6.5  電子光學系統
    6.5.1  帶狀注電子槍的模擬
    6.5.2  Ka波段行波管帶狀電子注聚焦系統
  拓展閱讀
第7章  基於真空電子學的高頻率器件
  7.1  交錯雙柵慢波結構行波管
    7.1.1  Ka波段行波管的高頻結構
    7.1.2  行波管高頻結構傳輸特性測試
    7.1.3  傳輸特性問題
    7.1.4  閉合型PCM聚焦系統行波管
    7.1.5  新型PCM聚焦系統行波管
  7.2  新型擴展互作用增強曲折波導行波管
    7.2.1  概念與模型
    7.2.2  三維粒子模擬
  7.3  太赫茲繞射輻射器件Obictron
    7.3.1  Obictron結構
    7.3.2  Obictron諧振腔高頻特性
    7.3.3  光柵色散特性的研究
    7.3.4  注波互作用的數值計算
  7.4  基於准光學諧振腔的太赫茲迴旋管
    7.4.1  任意截面波導迴旋管自洽非線性理論
    7.4.2  腔體冷腔場表示

    7.4.3  准光學諧振腔工作參數設計
  拓展閱讀
第8章  基於真空電子學的高功率微波技術
  8.1  相對論返波振蕩器
  8.2  相對論速調管放大器
    8.2.1  電子注在同軸與空心圓柱漂移管中的空間電荷限制流
    8.2.2  電子注在同軸與圓柱漂移管中的束波轉化效率
    8.2.3  電子注與同軸諧振腔體間隙的負載電導
  8.3  其他類型的高功率微波器件
    8.3.1  虛陰極振蕩器
    8.3.2  磁絕緣線振蕩器
    8.3.3  感應輸出管
  拓展閱讀
第9章  先進位造工藝在真空電子學領域的應用
  9.1  微機電系統工藝
  9.2  激光燒蝕
    9.2.1  懸置雙微帶曲折線慢波結構的加工
    9.2.2  角度對數帶狀線慢波結構的加工
  9.3  離子束刻蝕
  拓展閱讀
第10章  新材料在真空電子學領域的應用
  10.1  超構材料
  10.2  光子晶體
    10.2.1  光子晶體載入慢波結構的設計
    10.2.2  光子晶體矩形柵慢波結構的設計
  10.3  納米材料
    10.3.1  石墨烯
    10.3.2  碳納米管
  拓展閱讀
第11章  真空電子學中的新機制:束-等離子體系統
  11.1  束-等離子體系統的理論
    11.1.1  色散方程
    11.1.2  靜電模式與電磁模式
    11.1.3  平衡條件
  11.2  束-等離子體系統的輻射機制
    11.2.1  離子聚焦機制下的電磁不穩定性
    11.2.2  束-等離子體尾場共振輻射
    11.2.3  基於束-等離子體尾場共振的切連科夫輻射
    11.2.4  束-等離子體虛陰極機制
    11.2.5  束-等離子體系統輻射機制的實驗驗證
  拓展閱讀
第12章  真空電子學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應用
  12.1  生物醫學成像
    12.1.1  X射線成像
    12.1.2  熱聲成像
  12.2  醫用加速器
  12.3  生物醫學效應
    12.3.1  生物醫學效應的物理機制
    12.3.2  生物醫學效應對個體和組織的影響
    12.3.3  生物醫學效應對細胞和生物分子的影響

  拓展閱讀
第13章  真空電子學在能源領域的應用
  13.1  微波能在受控熱核聚變領域的應用
    13.1.1  受控熱核聚變的途徑
    13.1.2  微波對等離子體的加熱與電流驅動
    13.1.3  波促進等離子體的旋轉和對MHD不穩定性的控制
  13.2  微波能在無線電能傳輸領域的應用
    13.2.1  概述
    13.2.2  電力系統中微波無線電能傳輸的關鍵技術
    13.2.3  微波無線電能傳輸的具體應用與發展前景
  13.3  微波能在加熱領域的應用
  拓展閱讀
第14章  真空電子器件在微光夜視領域的應用
  14.1  概述
  14.2  微光夜視技術的發展歷程
  14.3  微光夜視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14.4  光電轉換與成像器件
  14.5  微光夜視技術的展望
  拓展閱讀
第15章  真空電子器件在通信與探測領域的應用
  15.1  真空電子器件在雷達系統中的應用
    15.1.1  速調管在雷達系統中的應用
    15.1.2  行波管在雷達系統中的應用
    15.1.3  其他真空電子器件在雷達系統中的應用
  15.2  真空電子器件在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拓展閱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