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傳統文化研究(第27輯)

  • 作者:編者:蘇州市傳統文化研究會|責編:伍珺涵
  • 出版社:中西書局
  • ISBN:9787547524015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15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內容豐富多樣,涵蓋多個領域。
    「業績難忘」部分記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七君子」事跡,展現解放后首任蘇州市教育局局長馬崇儒對教育的熱愛。「吳地人文」深入探討應社、復社等社團,研究《李超瓊日記》等文獻,涉及吳地家族、醫派、園林、小學教育、綾絲歷史及傳統民居備弄等。「江南書香」圍繞漁洋山、天一閣等文化元素,探討黃宗羲、方孝孺等思想文化,還有醫理與《周易》關係。「稽古圖新」提出蘇州古城更新中數字經濟導入建議。「三吳名賢」介紹范仲淹、顧炎武等名賢事跡。「歷史文獻」對《呂氏春秋》等進行價值分析。「文學藝術」賞析《春江花月夜》等作品,探討桃花塢木版年畫等。「弦索論藝」聚焦評彈,涉及評彈觀、傳承等內容,反映了蘇州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
編者:蘇州市傳統文化研究會|責編:伍珺涵

目錄

業績難忘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七君子」
  一輩子最愛的是教育工作——解放后第一任蘇州市教育局局長馬崇儒同志
吳地人文
  應社小識
  復社,中國文人社團的豐碑
  《李超瓊日記》及文獻資源活力再生研究
  明清蘇州洞涇吳氏的家族組織與家族觀念
  由清宮蘇宴看吳門醫派食養之道
  獅子林——典型的中國早期禪宗園林
  鄧雲鄉與曲園
  葉恭綽對蘇州文物古跡的保護和貢獻
  壯志情懷——頌寒山寺獅子林內岳飛、文天祥詩
  民國時期蘇州小學教育回眸
  「越綺吳綾最擅場,年年估船走重洋」——吳江綾絲的歷史考察
  蘇州傳統民居中的備弄
江南書香
  波光夕照中的漁洋山
  戴逸和《清史》的不了情
  天一閣的建築、藏書及其對江南藏書文化的影響
  芻議黃宗羲民主啟蒙思想及其傳承
  方孝孺姓名字型大小之精神品格——寫在方孝孺殉道620周年之際
  從「震澤學派」到《了凡四訓》——吳江人對「心學」傳承的貢獻
  江浙真的有龍嗎?
  醫理與《周易》八卦
  芻議華幸若先生學術
  「陵」字有「水」義
稽古圖新
  蘇州古城更新中數字經濟導入的路徑與建議單強
三吳名賢
  軍事家范仲淹
  「三十六浦」考略——從范仲淹在蘇州治水說起
  顧炎武北地摯友考
  張國維三首《絕命詩》的生命書寫
  恪勤盡職廉正自守——江蘇巡撫陶澍與蘇州
歷史文獻
  《呂氏春秋》的思想價值及現實意義
  嚴衍《資治通鑒補》述評
  寶祐大字本《通鑒紀事本末》刊刻再考
文學藝術
  月下相思純美情——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思想與藝術審美十論
  「誨人不倦」與「苦志學詩」——從黛玉教詩與香菱學詩看「教」與「學」之關係
  「奇聯」與「奇」析聯
  時代語境下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傳統與創新——《姑蘇二十四節氣食景圖》的啟示
  明清園林版畫的發展演變
弦索論藝
  我的評彈觀
  吳宗錫談家族過往與評彈人生
  保護非遺守正創新出好「書」——談談蘇州評彈聽眾的想法

  評彈傳承的重點應是傳統書目的整理提升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