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符號與生命境界(精神文化符號學導讀十五講)/人文通識課

  • 作者:張傑//陳中//余紅兵//姚婷婷|責編:張春
  • 出版社:南京師大
  • ISBN:9787565168680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8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精神文化符號學是一種根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與老莊哲學智慧,將符號活動與人類精神文化融合起來,並揭示其內在聯繫的思想與方法論。「符號」與「生命境界」關係問題的探究,既是將精神文化符號學視為一個與生命科學關係緊密的學科,也是符號學研究的一種方法論,更是認知世界、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獨特範式。本書通過對「有無之境」「反向認知」「釋放意義」等精神文化符號學以及中外哲學思想的導讀,幫助我們認知豐富多彩的自然宇宙和社會世界,讓多維互動的人生探索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

作者介紹
張傑//陳中//余紅兵//姚婷婷|責編:張春

目錄
導言 精神文化符號學:人類認識世界的又一窗口
第一篇 釋放意義與「吾喪我」
  第一講 反思與建構:關於精神文化符號學的幾點設想
  第二講 精神文化符號學的認知模式與莊子的「吾喪我」
  第三講 精神文化符號學認知模式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知」
  第四講 認知的反思:「吾喪我」與意義釋放
第二篇 反向認知與「感而遂通」
  第五講 反向認知:自然主體論的思維範式闡釋
  第六講 「感而遂通」:符號表徵的反向認知
  第七講 生態的認知:關於倫理符號學的反思
  第八講 「轉識成智」:返回存在的符號活動
第三篇 理性直覺與「道不可言」
  第九講 理性的直覺:符號活動的主體性問題研究
  第十講 「符號自我」:「理性的直覺」的認知模式探索
  第十一講 「道」與「在」:語言本體論的符號學反思
第四篇 自然文本與「各正性命」
  第十二講 「各正性命」:倫理符號學中「關愛生命」概念的反思
  第十三講 「返回」與「超越」:自然文本分析的反思
  第十四講 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自然文本闡釋
  第十五講 「塑造」與「超越」:自我管理的反思
結語 「質」的更新:新質生產力與精神文化符號學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