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紀效新書精要新解/中國歷代兵書精要新解叢書

  • 作者:劉常|責編:姚莉莎
  • 出版社:新時代
  • ISBN:9787504226617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戚繼光對軍事思想與軍事實踐相結合的問題認識深刻,並以自身的軍事實踐經驗為基礎,轉戰南北融合實兵實學、教戰新軍編排實操實效、執筆疆場裁選實法實招,撰著《紀效新書》,創造了以重膽氣、重練將、重營陣為鮮明特點的實戰化軍事思想,為後世留下了算定集優者勝、協同三軍者勝、道器並重者勝的勝戰啟示。本書旨在對《紀效新書》進行原文解析和要義解讀,力求為讀者認識戚繼光兵法打開新的途徑。

作者介紹
劉常|責編:姚莉莎
    劉常,博士、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語言文學、軍事思想與軍事歷史、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承擔北京大學等高校軍事理論、軍事文化課程教學任務,出版專著7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省(部)級課題多項,多次獲學術科研成果獎勵。

目錄
前言
  歷史為什麼選擇了戚繼光
卷之一《束伍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兵員選取:材力膽氣兼備,威嚴恩信疊加
      (二)武器配備:長短刺衛相合,少長因材授器
      (三)戰陣之基:十萬營陣之眾,伍法隊哨為首
  三、《束伍篇》全文
卷之二《號令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練習通信指揮,整齊三軍耳目
      (二)指揮手段務求靈活多樣
      (三)戰場號令執行務求切實高效
      (四)號令訓練養成應當直觀明白
  三、《號令篇》全文
卷之三《陣令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申明戰場紀律以威服眾心
      (二)臨陣退避的多種情形應對
      (三)治軍不嚴的後果連坐承擔
      (四)保密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
  三、《陣令篇》全文
卷之四《諭兵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行軍紀律:軍中不許喧嘩說話為第一要緊事
      (二)群眾紀律:借宿百姓家中不得混亂行伍擾民滋事
      (三)思想動員:精習武藝並服從管理
      (四)賞罰準則:不論親疏貴賤令出必行
  三、《諭兵篇》全文
卷之五《法禁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訓練管理重在日常:形成合力才有戰鬥力
      (二)號令傳遞重在簡明
      (三)軍中禮儀:兼顧情理以法為先
  三、《法禁篇》全文
卷之六《比較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武器裝備的標準化:學習戰鬥技能最忌花架虛功
      (二)體能訓練實戰化:人之血氣用則堅,怠惰則脆
      (三)考核標準的精細化:訓練標準應當高於實戰標準
      (四)成績評定的階梯化:以比試較量成績為依據
  三、《比較篇》全文
卷之七《行營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行軍途中禁令
      (二)野外宿營禁令
      (三)陸兵舟行禁令
  三、《行營篇》全文
卷之八《操練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列陣操練:協同作戰實兵演習
      (二)攻守之法:奇正迭用務求全勝
      (三)戰勝追擊:圍攻之法和防敵伏兵
      (四)分合之妙:由隊至營層層操練
  三、《操練篇》全文
卷之九《出征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動態感知戰場:三軍所恃,哨探為先
      (二)根據地形靈活變換行軍隊形
      (三)遇到突發情況要以有制之兵應對
  三、《出征篇》全文
卷之十《長兵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長兵必短用:兵器使用的辯證法
      (二)實戰槍法不同花槍:營陣槍法欲簡欲疏
      (三)武器製作要以實用為重要原則
  三、《長兵篇》全文
卷之十一《牌筅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防衛武器的選用要充分考慮敵我情勢
      (二)攻守一體,防守的同時要做好進攻的準備
      (三)武器要得人而用之方可以制人
      (四)精良的武器足以壯膽助氣
  三、《牌筅篇》全文
卷之十二《短兵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正確評估武器的客觀性能
      (二)使用短兵利在速進連打
      (三)短兵長用貴在虛實相濟
  三、《短兵篇》全文
卷之十三《射法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射必如儀:力量調弓,兵儒相通
      (二)騎射教法:勢如追風,目如流電
      (三)步射教法:膽大力定,勢險節短
  三、《射法篇》全文
卷之十四《拳經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拳法無預大戰,卻是初學入藝之門
      (二)一招制敵: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三)既得藝,必試敵,切不可以勝負為愧
  三、《拳經篇》全文
卷之十五《諸器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布城的要義是使敵無法窺我虛實
      (二)布城的優勢是延長我方備戰時間
      (三)布城與武器相配合構成野戰工事
  三、《諸器篇》全文
卷之十六《旌旗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名將所先,旗鼓而已
      (二)以統一指揮打造節制之兵
  三、《旌旗篇》全文
卷之十七《守哨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烽堠為邊防第一要務,自古名將必先斥堠
      (二)南兵北用將守烽堠之法用於北部邊防
      (三)捍衛之方,惟在戰守而已
      (四)從守哨窺探明代的邊防理論
  三、《守哨篇》全文
卷之十八《水兵篇》邏輯脈絡及經典思想
  一、篇題解析
  二、精要新解
      (一)三船利鈍各不相同
      (二)水上相敵與系泊須謹慎
      (三)水陸兼操與明代的海防
  三、《水兵篇》全文
附錄
  《明史·戚繼光傳》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