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雙碳戰略背景下金屬材料綠色製備技術

  • 作者:編者:彭艷|責編:金林茹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3981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6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闡述了「雙碳」戰略背景下金屬材料綠色製備技術,共包含6章內容:「雙碳」戰略背景與內涵、生態系統碳匯與金屬材料綠色發展、金屬低碳冶金技術、金屬材料綠色鑄造技術、金屬材料短流程塑性加工技術、「雙碳」戰略下金屬材料製備技術前景展望。本書融合了綠色冶金技術創新方法論內容,為相關創新方法理論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同時可為高等教育領域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貫徹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提供人才培養基礎參考,也為高等院校研究生教改工作特色凝練、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教育教學模式優化提供素材支撐。
    本書可為從事金屬材料製備相關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也可作為從事「雙碳」及冶金方向研究的高校師生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彭艷|責編:金林茹

目錄
第1章  「雙碳」戰略背景與內涵
  1.1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
    1.1.1  碳達峰碳中和的概念內涵
    1.1.2  認識和誤區
    1.1.3  中國節能減排目標的演進
  1.2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科學基礎
    1.2.1  氣候及氣候變化
    1.2.2  近百年氣候變化的特徵
    1.2.3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1.3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歷程
    1.3.1  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緣起
    1.3.2  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歷程
  1.4  典型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1.4.1  主要國家(地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1.4.2  歐盟碳中和戰略和舉措
    1.4.3  美國碳中和戰略和舉措
    1.4.4  日本碳中和戰略和舉措
  1.5  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戰略思維
    1.5.1  堅持系統觀念
    1.5.2  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係
    1.5.3  處理好整體和局部的關係
    1.5.4  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
    1.5.5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1.6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戰略意義
    1.6.1  實現可持續發展
    1.6.2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1.6.3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6.4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態系統碳匯與金屬材料行業綠色發展
  2.1  建設生態系統碳匯
    2.1.1  中國生態碳匯現狀和趨勢
    2.1.2  提升生態系統碳匯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2.1.3  加強陸地和海洋生態碳匯建設
    2.1.4  優化生態空間和科學生態修復
  2.2  加快發展綠色低碳金屬材料行業
    2.2.1  工業碳排放現狀與趨勢分析
    2.2.2  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路徑與措施
    2.2.3  鋁冶煉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路徑與措施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金屬低碳冶金技術
  3.1  金屬低碳冶金原理
    3.1.1  金屬冶金概述
    3.1.2  金屬綠色冶金髮展趨勢
  3.2  低碳煉鐵技術
    3.2.1  煉鐵過程節能減排先進技術
    3.2.2  低成本低排放高爐煉鐵生產技術
  3.3  低碳煉鋼技術

    3.3.1  轉爐煉鋼流程綠色節能技術
    3.3.2  新型綠色電弧爐煉鋼技術
  3.4  有色金屬綠色冶金技術
    3.4.1  鋁綠色冶金新技術
    3.4.2  銅綠色冶金新技術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金屬材料綠色鑄造技術
  4.1  金屬材料綠色鑄造原理
    4.1.1  金屬材料鑄造概述
    4.1.2  鑄件的凝固
  4.2  液態模鍛技術
    4.2.1  概述
    4.2.2  液態模鍛工藝方法分類
    4.2.3  液態模鍛技術的研究進展
    4.2.4  液態模鍛常見缺陷及防止措施
  4.3  半固態鑄造技術
    4.3.1  半固態鑄造技術原理及特點
    4.3.2  半固態鑄造關鍵技術及應用
  4.4  無模鑄造複合成形技術
    4.4.1  概述
    4.4.2  無模鑄造複合成形工藝
    4.4.3  多材質複合鑄造成形工藝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金屬材料短流程塑性加工技術
  5.1  金屬材料短流程塑性加工原理
    5.1.1  金屬塑性加工的物理本質
    5.1.2  金屬塑性加工的組織性能變化
    5.1.3  金屬塑性加工力學基礎
  5.2  金屬板材熱衝壓成形技術
    5.2.1  概述
    5.2.2  超高強鋼熱衝壓成形技術
    5.2.3  鋁合金熱衝壓成形技術
  5.3  管類件塑性加工成形技術
    5.3.1  變截面構件磁流變柔性介質成形技術
    5.3.2  金屬管材熱態內壓成形技術
    5.3.3  管類構件三維自由彎曲成形技術
  5.4  數字化近凈鍛造成形技術
    5.4.1  溫鍛/冷鍛聯合成形與異種材料複合鍛造
    5.4.2  數字化多工位高速鍛造技術
    5.4.3  核電異形大鍛件一體化成形關鍵技術
  5.5  熱軋板帶近終形製造技術
    5.5.1  近終形製造技術概念與分類
    5.5.2  薄板坯連鑄連軋技術流程關鍵技術
    5.5.3  薄帶坯連鑄連軋技術流程關鍵技術
  5.6  鋁合金連續鑄軋與連鑄連軋技術
    5.6.1  概述
    5.6.2  鋁合金連續鑄軋主要流程與關鍵技術
    5.6.3  鋁合金連續鑄軋缺陷與預防措施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雙碳」戰略下金屬材料製備技術前景展望
  6.1  「雙碳」背景下冶金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6.1.1  「雙碳」背景下鋼鐵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6.1.2  「雙碳」背景下有色金屬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6.2  冶金行業清潔低碳技術展望
    6.2.1  鋼鐵行業清潔低碳技術展望
    6.2.2  有色金屬低碳技術發展展望
  6.3  冶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展望
    6.3.1  鋼鐵材料高質量發展展望
    6.3.2  有色金屬材料高質量發展展望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