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陝西通史(史前卷)(精)

  • 作者:編者:石興邦//楊亞長//張改課|責編:王森|總主編:張豈之
  • 出版社:陝西師大
  • ISBN:9787569548723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08
人民幣:RMB 1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陝西通史·史前卷》是對舊石器時代到炎黃時代陝西史前歷史的基本面貌,史前居民的類型、地域分佈、生存環境、工具使用和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社會經濟發展變化、文化信仰以及考古遺存等內容進行書寫的一部專著。書稿資料翔實,論證嚴密,圖文並茂,向我們全面展現了陝西史前時期的社會狀況,是了解史前時期陝西社會的重要窗口,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石興邦//楊亞長//張改課|責編:王森|總主編:張豈之

目錄
緒論 陝西地區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自然歷史背景
第一章 直立人時期陝西的人類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第一節 藍田上陳遺址新發現的打制石器
  第二節 藍田直立人及其文化
    藍田直立人的發現
    藍田人的體質特徵及其在人類發展史上的地位
    藍田人的生產活動和物質生活狀況
    藍田人時代的生態環境
  第三節 洛水下游甜水溝舊石器文化遺存
    洛水下游的舊石器遺存
    甜水溝文化所處的時期
    甜水溝文化的性質
  第四節 漢水上游龍崗寺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存
    漢水上游的舊石器遺存
    龍崗寺舊石器早期文化所處的時期
    龍崗寺舊石器早期文化的性質與特點
    龍崗寺舊石器早期文化時期的生態環境
  第五節 錫水洞、花石浪龍牙洞等洞穴文化遺存
    錫水洞遺址
    花石浪龍牙洞遺址
第二章 早期智人時期陝西的人類文化——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
  第一節 大荔人及其文化
    大荔人及其文化的埋藏
    大荔人生存的自然環境
    大荔人的體質特徵
    大荔人的文化性質與特點
  第二節 洛南盆地張豁口、郭?等曠野地點舊石器文化遺存
    洛南盆地曠野地點的舊石器文化遺存
    洛南盆地舊石器中期文化的性質與特點
    洛南盆地舊石器中期文化時期的生態環境
  第三節 省內其他地點的早期智人及其文化遺存
    長武窯頭溝與鴨兒溝人牙化石及文化遺存
    岐山魚家山舊石器文化遺存
    陝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
    陝南漢水上游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
第三章 晚期智人時期陝西的人類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第一節 關中地區的晚期智人及文化遺存
    黃龍人化石
    育紅河文化
    禹門口洞穴文化遺存
    乾縣大北溝文化遺存
  第二節 陝南地區的晚期智人及文化遺存
    南鄭疥疙洞人類化石與文化遺存
    安康關廟與商洛黃龍架舊石器文化遺存
  第三節 陝北地區的晚期智人及文化遺存
    河套地區的人類化石及文化遺存
    金鼎人化石
    宜川龍王辿舊石器遺存
第四章 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時期的沙苑氏族群落
  第一節 沙苑地區的生態環境

  第二節 沙苑人留下的文化創造品
    刮割類器具
    刻畫類器具
    投刺類工具和武器
    打制的石片石器
  第三節 沙苑人的文化特點
第五章 前仰韶時期的白家氏族聚落
  第一節 白家氏族聚落時期的自然環境和物質生活狀況
    自然環境與聚落形態
    粗放的農業生產
    家畜家禽的馴化和飼養業
    採集經濟
    半地穴式的房子
    日常使用的陶制器皿
  第二節 白家氏族聚落的工藝技術
    制石工藝
    制陶工藝
  第三節 白家人的精神生活狀況
    白家人葬俗所反映的來世生活觀念
    彩陶紋飾及其所蘊含的觀念形態
第六章 仰韶時代早期的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第一節 半坡氏族公社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和物質生活狀況
    聚落的地理環境和分佈狀況
    原始的農業生產活動
    家畜飼養業
    漁獵經濟活動
    採集經濟活動
    日常生活用具
    服飾
    房屋建築
  第二節 半坡人的意識形態和精神生活狀況
    葬制所反映的習俗和觀念
    彩陶繪畫藝術及所含的觀念形態
    陶塑藝術
    刻畫符號與原始文字
  第三節 半坡人的社會組織形態和社會生活狀況
    社會生活
    圖騰崇拜
    社會習尚
  第四節 渭水流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第七章 仰韶時代早期的史家母系氏族公社
  第一節 史家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墓葬
    史家墓地的葬俗
    姜寨氏族晚期的葬俗
    橫陣氏族的葬俗
    元君廟氏族的葬俗
  第二節 史家葬俗所反映的社會組織結構和意識形態
    體現母系特徵的跡象
    合葬制所反映的社會組織結構
    二次葬制所反映的意識形態

    彩陶紋飾所反映的觀念形態
第八章 仰韶時代中、晚期的福臨堡氏族聚落
  第一節 福臨堡早期階段的氏族聚落文化
    農業生產活動
    狩獵採集活動
    手工業製作技術
    環壕聚落
    房屋建築
    日用器皿
    精神文化產品
  第二節 福臨堡晚期階段的氏族聚落文化
    耜耕農業
    手工業製造技術
    一般氏族成員的居室
    大型殿堂式建築
    福臨堡晚期階段人們的精神生活
    一般聚落和中心聚落
第九章 龍山時代的父系氏族公社
  第一節 早期父系氏族公社趙家來氏族公社時期
    趙家來氏族公社的時代特色
    農業為主的經濟生活
    房屋建築與聚落特點
  第二節 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康家氏族聚落
    康家氏族聚落文化
    客省庄聚落文化
    西安太平聚落遺址
    橫陣聚落文化
    姜寨氏族聚落文化
    梓里氏族聚落文化
    延安蘆山?聚落遺址
    神木的聚落文化
第十章 陝南地區漢水流域的氏族聚落文化
  第一節 李家村氏族聚落文化
    早期階段的文化面貌
    中期階段的聚落遺存
    晚期階段的文化遺存
  第二節 龍崗寺氏族聚落文化
    早期階段的文化面貌
    中期階段的聚落遺存
    中期階段的埋葬習俗
    晚期階段的生產生活
  第三節 何家灣氏族聚落文化
  第四節 白馬石文化
第十一章 炎黃時代
  第一節 炎帝與炎帝時代
    炎帝部族的發祥地
    神農與炎帝
    炎帝部族的擴張
  第二節 黃帝與黃帝時代
    黃帝部族的發祥地

    黃帝時期
    部族之間的衝突與融合
結語 陝西從蒙昧到文明的歷程
參考文獻
大事年表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