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教材圍繞「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形態」「文學與人學」「文學與審美」「文學與歷史」五個議題,從「文學與社會」「文學與語言」「文學與情感」「文學與趣味」等具體角度,對文藝理論進行系統、簡明、深入淺出的梳理和闡述。教材每章分理論闡釋、閱讀實踐和關鍵詞解析三部分,注重挖掘理論脈絡、提煉要點,彌合理論研究與批評實踐隔閡,讓文本與理論互證互釋,使文藝理論更生動。內容特色是中西互鑒、古今交融,既引介西方當代前沿文論,又弘揚中華優秀文論傳統資源,在比較互鑒中尋找中西文論同聲相應處,展現包容氣派的文論形象。
作者介紹
編者:朱國華//王嘉軍|責編:吳柯靜|總主編:張福貴
目錄
第一編 文學與世界
第一章 文學與政治
第一節 文學與家國
第二節 文學與人民
第三節 文學與解放
第二章 文學與社會
第一節 文學與社會的三種關係
第二節 文學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章 文學與空間
第一節 中西文化傳統中的「空間」觀念及其變遷
第二節 「空間轉向」視域下的當代空間觀念
第三節 空間中的「文學」與文學中的「空間」
第二編 文學的形態
第四章 文學與敘述
第一節 敘述視角
第二節 敘述結構
第三節 敘述時間
第五章 文學與語言
第一節 文學與語言的基本關係
第二節 多維視角下的文學語言特徵
第六章 文學與文體
第一節 文體的基本意蘊
第二節 文體核心意蘊的發展路徑
第三節 影響文體的主要因素
第三編 文學與人學
第七章 文學與情感
第一節 基本定義
第二節 文學情感研究的目標和方法
第三節 情感與主體
第八章 文學與才性
第一節 中國的才性觀概論
第二節 西方的天才觀概論
第三節 個性與共性
第四節 先天與後天
第九章 文學與心理
第一節 文學: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
第二節 文學精神分析批評
第十章 文學與身體
第一節 基本定義和理論譜系
第二節 理論延展:身體與裸體、東方與西方
第三節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身體
第四編 文學與審美
第十一章 文學與寄托
第一節 何為寄托
第二節 寄托的文學傳統
第三節 寄托的分類與特質
第十二章 文學與趣味
第一節 趣味中的感性與理性
第二節 趣味的經驗論與先驗論
第三節 趣味中的精英主義與平等主義
第十三章 文學與境界
第一節 基本定義
第二節 具體內涵
第十四章 文學與教化
第一節 教化的內涵及其意義
第二節 德性與秩序:文學教化的傳統內涵
第三節 啟蒙與解放:文學教化的現代追求
第四節 內容與形式:文學教化的核心論爭
第五節 當今時代的文學教化
第五編 文學與歷史
第十五章 文學與經典
第一節 文學經典的定義與「古今之爭」
第二節 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學經典化
第三節 后現代語境中的「去經典化」及其反思
第十六章 文學與通變
第一節 通變的基本定義
第二節 社會意識對文學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文學觀念的演變
第四節 文體變革與時代審美意識
第十七章 文學與事件
第一節 什麼是事件
第二節 從事件角度理解文學
第十八章 文學與未來
第一節 後人類文化理論
第二節 生態批評
第三節 科幻文學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