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以土為中心的歷史(山西明清時期的環境與社會)(精)/華北區域環境史研究叢書

  • 作者:韓強強|責編:李淼|總主編:王利華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53178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83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土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要素,與人類社會的聯繫十分廣泛。舉凡農作、器物、居所、城牆、道路乃至信仰,都會圍繞土而展開與變遷。一般所言土地或土壤,只專指能夠生長陸地植物,特別是農作物的那部分土而言。由於農作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所以過去關於土的歷史研究多圍繞著農作進行,可稱之為「以土地為中心」的研究。本書則將視域從「土地」擴展到「土」,選取明清山西作為研究的時空範圍,借用環境史這一研究維度,從人們增加糧食產出量的努力、勞動力向土相關行業的轉移、窯洞與城牆建築的華麗變身、對土路固有缺陷的持續治理等物質層面及蜿蜒土龍所支撐的龍脈信仰等精神層面切入,鉤沉了一段「以土為中心」而不只是「以土地為中心」的歷史實況,揭示了歷史時期人土關係的多樣性、複雜性與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相關歷史研究由「土地敘事」向「土敘事」的轉變,為之後構建「土歷史」的研究範式提供了可資參考的經驗或教訓。

作者介紹
韓強強|責編:李淼|總主編:王利華
    韓強強     歷史學博士,太原師範學院歷史與文博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區域環境史方面的研究,具體以農業、水利等為研究對象。主持在研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余篇。

目錄
緒言  環境史為何研究土
第一章  耕地與人口:增加糧食產出量的努力
  第一節  土地墾殖從易到難與由近及遠
  第二節  人們在耕作制度上的艱辛努力
第二章  耕地與人口:對糧食供給能力的評估
  第一節  人口與耕地及其出產間的關係
  第二節  勞動力向與土相關行業的轉移
第三章  土材與建築:窯洞與城牆的華麗變身
  第一節  從土窯到磚窯的變遷
  第二節  從土城到磚城的變化
第四章  土路與交通:對土路缺陷的持續治理
  第一節  土路的類型及其缺陷
  第二節  道路的硬化及其歷程
第五章  取土與信仰:物質與精神之間的衝突
  第一節  事關生計的取土用土活動
  第二節  山西社會的風水龍脈信仰
結語  以土為中心的歷史
附錄  明清山西州縣城主城城牆包砌信息簡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