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無機化學生物學

  • 作者:(美)吉爾·加塞|責編:李琰|譯者:蒲陸梅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47272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3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共12章內容,適當地涵蓋了所有的化學生物學概念,書中所有章節都是以化學的基本理論與具體實例相結合來解釋所提出的概念,內容新穎、豐富,原理清晰,實例取材廣泛準確,圖文並茂,形式活潑。將無機化學通過金屬配合物引入生物學,學科交叉特色明顯且自然。
    本書適合所有化學背景和生物學背景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及科研工作者閱讀使用。

作者介紹
(美)吉爾·加塞|責編:李琰|譯者:蒲陸梅
    吉爾·加塞(Gilles Gasser),1976年出生於瑞士法語區,2004年取得瑞士納沙泰爾大學超分子/配位化學方向的博士學位,其導師是Helen Stoeckli-Evans教授。2010年,完成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Leone Spiccia教授合作的生物無機化學博士后工作,之後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Nils Metzler-Nolte教授團隊作為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合作夥伴,得到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SNSF)在藥用金屬有機化學領域的資助,他又獲得了作為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種子成員去瑞士蘇黎世大學化學系進行獨立研究的機會。2011年3月,作為助理教授被瑞土國家科學基金會授予蘇黎世大學化學系教授職稱。他新近主要研究領域涵蓋了無機化學生物學和藥用無機化學的多個方面,注重研究利用金屬配合物殺滅癌細胞與寄生生物及其細胞過程。

目錄
第1章  固相金屬離子親和色譜在化學生物學中的新應用
  1.1  引言
  1.2  基本原理和應用
  1.3  發展簡史
  1.4  新應用1:基於低分子量的非蛋白質化合物
    1.4.1  嗜鐵素
    1.4.2  抗癌劑:曲古抑菌素A
    1.4.3  抗癌劑:博來霉素
    1.4.4  抗感染劑
    1.4.5  其他試劑
    1.4.6  選擇可行的目標物
  1.5  新應用2:多維固相金屬離子親和色譜
  1.6  新應用3:代謝組學研究
  1.7  新應用4:依賴於配位鍵的固相有機合成
  1.8  綠色化學技術
  1.9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2章  金屬配合物作為結構生物學的工具
  2.1  結構生物學主要研究內容和方法
  2.2  金屬配合物在結構生物學中的作用
  2.3  金屬配合物在X射線晶體定相中的作用
  2.4  金屬配合物在順磁NMR波譜推導結構約束中的作用
    2.4.1  順磁弛豫增強
    2.4.2  殘餘偶極耦合
    2.4.3  贗接觸位移
    2.4.4  生物大分子中引入鑭系離子的策略
  2.5  金屬配合物作為自旋標記物在電子順磁共振光譜進行距離測算中的應用
  2.6  金屬配合物作為電子供體在發光共振能量轉移距離測算中的作用
  2.7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化學生物學中金屬配合物的AAS、XRF和MS表徵方法
  3.1  引言
  3.2  原子吸收光譜
    3.2.1  原子吸收光譜的基本原理
    3.2.2  原子吸收光譜的儀器和方法
    3.2.3  方法開發和應用
    3.2.4  應用實例
  3.3  全反射X射線熒光光譜法
    3.3.1  基本原理
    3.3.2  儀器、方法和應用
  3.4  同步輻射對抗瘧疾釕類似藥物二茂鐵氯?的亞細胞X射線熒光成像
    3.4.1  X射線熒光成像在藥物開發中的應用——以二茂鐵氯?為例
  3.5  質譜在無機化學生物學中的應用
    3.5.1  質譜在無機化學生物學中的應用實例
  3.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4章  用於細胞和生物成像的金屬配合物
  4.1  引言

  4.2  光物理性質
    4.2.1  熒光和磷光
    4.2.2  雙光子吸收
    4.2.3  上轉換髮光
  4.3  細胞內環境檢測發光金屬配合物
    4.3.1  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4.3.2  熒光壽命成像顯微鏡
    4.3.3  流式細胞儀
  4.4  細胞和有機體成像
    4.4.1  影響細胞攝取的因素
    4.4.2  細胞器成像
    4.4.3  細胞和有機體的雙光子及上轉換髮射成像
    4.4.4  細胞內感測和標記
  4.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5章  金屬羰基配合物的細胞成像
  5.1  引言
  5.2  金屬羰基配合物的振動光譜
  5.3  細胞系統的顯微鏡技術和成像
    5.3.1  振動顯微鏡技術
  5.4  紅外顯微鏡
    5.4.1  用紅外光譜和光譜顯微鏡進行濃度測定
    5.4.2  水的吸收特性
    5.4.3  金屬羰基配合物作為細胞成像的紅外探針
    5.4.4  金屬羰基配合物的體內攝取和反應活性
  5.5  拉曼顯微鏡
    5.5.1  用拉曼顯微鏡進行濃度測定
    5.5.2  作為細胞成像拉曼探針的金屬羰基配合物
  5.6  近場技術
    5.6.1  使用近場技術進行濃度測定
    5.6.2  光熱誘導共振高解析度測定細胞內金屬-羰基累積
  5.7  技術比較
  5.8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6章  金屬配合物檢測DNA
  6.1  引言
  6.2  Ru(Ⅱ)配合物的光物理學性質
    6.2.1  首個被研究的Ru(Ⅱ)配合物——\[Ru(bpy)3\]2+
    6.2.2  均配物
    6.2.3  雜配物
    6.2.4  光致電子轉移和能量轉移過程
  6.3  單核Ru(Ⅱ)配合物與簡單雙鏈DNA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6.3.1  簡單雙鏈DNA的研究
    6.3.2  DNA對發光特性的影響
  6.4  遺傳物質的結構多樣性
    6.4.1  DNA的力學性質
    6.4.2  DNA拓撲結構
    6.4.3  用SFM研究\[Ru(phen)2(PHEHAT)\]2+和\[Ru(TAP)2(PHEHAT)\]2+

  6.5  雙核Ru(Ⅱ)配合物與不同類型DNA的獨特相互作用
    6.5.1  \[{Ru(phen)2}2HAT\]4+與變性DNA的可逆相互作用
    6.5.2  光敏性\[{Ru(TAP)2}2TPAC\]4+的靶向G-四聯體
    6.5.3  穿線嵌插
  6.6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7章  二巰基金屬配合物對蛋白質和細胞的可視化
  7.1  As(Ⅲ)和Sb(Ⅲ)的化學性質
  7.2  半胱氨酸二硫醇在蛋白質中的功能
  7.3  蛋白分離中As(Ⅲ)對二巰基的可視化作用
  7.4  As(Ⅲ)對哺乳動物細胞表面二巰基的可視化作用
  7.5  As(Ⅲ)對細胞內蛋白質中二巰基的可視化作用
  7.6  As(Ⅲ)對細胞中四半胱氨酸重組蛋白的可視化作用
  7.7  光學標記As(Ⅲ)對小鼠體內細胞死亡的可視化作用
    7.7.1  健康細胞死亡和疾病細胞死亡
    7.7.2  細胞死亡顯像劑
    7.7.3  光學標記As(Ⅲ)對小鼠腦部、腫瘤和血栓中細胞死亡的可視化作用
  7.8  放射性標記As(Ⅲ)對小鼠腫瘤細胞死亡的可視化作用
  7.9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  金屬配合物在測定金屬離子、陰離子和小分子中的應用
  8.1  洞悉細胞內部
    8.1.1  以金屬配合物為感測器的機制
    8.1.2  金屬配合物感測器的設計策略
    8.1.3  生物成像金屬基感測器的一般標準
  8.2  測定金屬離子的金屬配合物
    8.2.1  測定金屬離子的拴系感測器
    8.2.2  測定金屬離子的置換感測器
    8.2.3  測定金屬離子的磁共振造影劑
    8.2.4  金屬離子化學計量器
  8.3  測定陰離子和中性分子的金屬配合物
    8.3.1  栓系方法:金屬配合物識別單元
    8.3.2  置換方法:金屬配合物猝滅劑
    8.3.3  計量器法
  8.4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9章  活細胞中金屬離子的光解釋放
  9.1  包括光籠配合物的光化學工具簡介
  9.2  鈣的生物化學和光籠配合物
    9.2.1  Ca2+光籠配合物的設計策略
    9.2.2  Ca2+光籠配合物的生物應用
  9.3  鋅的生物化學和光籠配合物
    9.3.1  Zn2+光籠配合物的生化靶標
    9.3.2  Zn2+光籠配合物的設計策略
  9.4  其他金屬離子的光籠配合物
    9.4.1  銅離子的光籠配合物
    9.4.2  鐵離子的光籠配合物
    9.4.3  不常用金屬離子的光籠配合物

  9.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0章  利用金屬配合物釋放生物活性分子
  10.1  引言
  10.2  小分子信使
    10.2.1  CO、NO和H2S的生物生成與傳遞
    10.2.2  用於胞內一氧化氮遞送的金屬-亞硝基配合物
    10.2.3  CO釋放分子
  10.3  「籠狀」金屬配合物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光釋放」
    10.3.1  「籠狀」化合物
    10.3.2  生物活性分子的「釋放」
  10.4  鈷配合物的低氧激活
    10.4.1  鈷配合物的生物還原激活
    10.4.2  低氧激活的DNA烷基化的鈷藥物前體
    10.4.3  MMP抑製劑的低氧激活的鈷藥物前體
  10.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1章  金屬配合物在活細胞中作為?抑製劑和催化劑
  11.1  引言
  11.2  金屬基抑製劑:從偶然發現到理性設計
    11.2.1  模擬已知?結合物的結構
    11.2.2  已知的?抑製劑與金屬配合物配位
    11.2.3  交換配體抑制?
    11.2.4  金屬配位控制構象
    11.2.5  與已知的金屬-?促過程競爭
  11.3  多核金屬配合物:新一代?抑製劑
    11.3.1  雜多酸:具有廣譜?抑製作用
    11.3.2  多核G-四聯體DNA穩定劑:端粒?的潛在抑製劑
    11.3.3  多核多?啶釕配合物:DNA拓撲異構?Ⅱ抑製劑
  11.4  活細胞中金屬配合物催化劑
    11.4.1  NAD+/NADH的催化作用
    11.4.2  硫醇半胱氨酸和谷胱甘?的氧化作用
    11.4.3  氧化控制的細胞毒性
  11.5  官能團的催化轉化和消除
  11.6  催化控制的碳-碳鍵形成
  11.7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2章  金屬配合物在化學生物學中的其他應用
  12.1  引言
  12.2  表面固定蛋白質和?
  12.3  用作人工核酸?的金屬配合物
    12.3.1  單核和多核Cu(Ⅱ)和Zn(Ⅱ) 配合物
    12.3.2  鑭系元素配合物
  12.4  金屬配合物促進細胞攝入
  12.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