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介紹了過程工業中能源優化的基本概念、理論和實踐方法,涵蓋了從設備評估到系統優化的多個層面。主要內容包括能源強度的定義與基準測試、關鍵指標的設定與監控、設備(如加熱爐、換熱器)的性能評估與改進、過程熱回收與集成、蒸餾系統的優化、蒸汽與動力系統的建模與優化等。書中還詳細討論了如何通過技術改造和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持續的能源效率提升。
本書適合過程工業中的管理者、工程師和操作人員,尤其是那些希望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專業人士參考閱讀。
作者介紹
(美)弗蘭克·朱|責編:李芳芳//王瑾瑜|譯者:李鵬//李璐婕
目錄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原理
1 概述
1.1 簡介
1.2 受眾讀者
1.3 提高能源效率的五種方法
1.4 持續提升的四個關鍵
1.5 促進提升的思路
2 能量強度理論
2.1 簡介
2.2 流程能量強度的定義
2.3 燃料當量的概念
2.4 全站點的能量強度
2.5 結語
參考文獻
3 基準能量強度
3.1 簡介
3.2 數據提煉
3.3 將所有能源使用量轉換為燃料當量
3.4 能量平衡
3.5 蒸汽和功率的燃料當量
3.6 能源性能指數(EPI)法
3.7 結語
參考文獻
4 關鍵指標和目標
4.1 簡介
4.2 關鍵指標代表運營優化機會
4.3 定義關鍵指標
4.4 為關鍵指標設定目標
4.5 關鍵指標的經濟評價
4.6 應用1:在「能源儀錶板」中實現關鍵指標
4.7 應用2:實現控制器的關鍵指標
4.8 這是值得努力的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能量系統評估方法
5 加熱爐評估
5.1 引言
5.2 高可靠性加熱爐設計
5.3 高可靠性加熱爐運行
5.4 高效加熱爐操作
5.5 加熱爐檢修
參考文獻
6 換熱器性能評估
6.1 引言
6.2 基礎概念和計算
6.3 理解性能標準——U值
6.4 了解壓降
6.5 換熱器額定值評估
6.6 改善換熱器性能
參考文獻
7 換熱器結垢評估
7.1 引言
7.2 結垢機理
7.3 減少結垢
7.4 原油預熱系統減少結垢
7.5 污垢阻力計算
7.6 基於成本的清洗循環優化模型
7.7 清洗循環優化的修正模型
7.8 一種實用的清洗循環優化方法
7.9 小結——一個減少結垢的實際例子
參考文獻
8 能量損失評估
8.1 引言
8.2 能量損失審計
8.3 能量損失審計結果
8.4 能量損失評估
8.5 頭腦風暴
8.6 能量審計報告
參考文獻
9 過程熱回收目標評估
9.1 引言
9.2 數據輸出
9.3 複合曲線
9.4 基本概念
9.5 能量目標
9.6 規範標準
9.7 成本目標:確定最佳ΔTmin
9.8 案例研究
9.9 避免次優解決方案
9.10 綜合成本目標和過程設計
9.11 應用系統設計方法的挑戰
參考文獻
10 工藝熱回收改進評定
10.1 引言
10.2 網路夾點——現有熱回收系統的瓶頸
10.3 改造的識別
10.4 自動化網路夾點改造方法
10.5 應用網路夾點改造方法的案例研究
參考文獻
11 過程整合機會評估
11.1 引言
11.2 過程集成的定義
11.3 加減(+/-)原理
11.4 大複合曲線
11.5 工藝變更的有效配置原則
11.6 流程變更示例
參考文獻
第三部分 流程系統測算和優化
12 蒸餾操作窗口
12.1 簡介
12.2 蒸餾
12.3 蒸餾效率
12.4 可行操作窗口的定義
12.5 理解操作窗口
12.6 典型容量限制
12.7 設計參數的影響
12.8 設計核查表
12.9 開發操作窗口的示例計算
12.10 結論
參考文獻
13 蒸餾系統評估
13.1 簡介
13.2 定義基本情況
13.3 缺失和不完整數據的計算
13.4 建立過程模擬
13.5 熱量和物料平衡評估
13.6 塔效率評估
13.7 運行概況評估
13.8 塔評估
13.9 塔熱積分評估
13.10 重新使用現有塔板的指導原則
參考文獻
14 蒸餾系統優化
14.1 簡介
14.2 蒸餾塔優化基礎
14.3 蒸餾系統的能量優化
14.4 總體工藝優化
14.5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四部分 公用工程系統評估與優化
15 蒸汽動力系統建模
15.1 引言
15.2 鍋爐
15.3 除氧器
15.4 蒸汽輪機
15.5 燃氣輪機
15.6 放空閥
15.7 蒸汽減溫器
15.8 蒸汽閃蒸罐
15.9 疏水閥
15.10 蒸汽分配損失
參考文獻
16 建立蒸汽平衡
16.1 引言
16.2 蒸汽平衡生成指南
16.3 產生蒸汽平衡的工作示例
16.4 產生蒸汽平衡的示例
16.5 驗證蒸汽平衡
16.6 結語
參考文獻
17 確定蒸汽真實價格
17.1 引言
17.2 鍋爐產生蒸汽的成本
17.3 基於焓值的蒸汽定價
17.4 基於做功的蒸汽定價
17.5 基於燃料當量的蒸汽定價
17.6 基於成本的蒸汽定價
17.7 不同蒸汽定價方法的比較
17.8 邊際蒸汽定價
17.9 冷凝水回收對蒸汽成本的影響
17.10 結語
參考文獻
18 蒸汽系統性能基準
18.1 引言
18.2 基準蒸汽成本:將發電成本降至最低
18.3 基準蒸汽和冷凝水損失
18.4 基準工藝蒸汽使用量和能源成本分配
18.5 蒸汽系統運行基準
18.6 蒸汽系統效率基準
參考文獻
19 蒸汽和動力優化
19.1 引言
19.2 優化蒸汽集管壓力
19.3 優化蒸汽設備負荷
19.4 優化現場發電與電力進口
19.5 最大限度地減少蒸汽排放和排氣
19.6 優化蒸汽系統配置
19.7 開發蒸汽系統優化模型
參考文獻
第五部分 改造項目的評估和實施
20 確定外設施區環境的真實收益
20.1 簡介
20.2 正在評估的能源改進方案
20.3 一種評估能源改進方案的方法
20.4 可行性評估和實施決策
21 從工藝變化中確定真實效益
21.1 簡介
21.2 收集整個運營周期的在線數據
21.3 正態分佈與蒙特卡羅模擬
21.4 正態分佈基本統計匯總
參考文獻
22 改造可行性評估
22.1 簡介
22.2 可行性評估的範圍和階段
22.3 可行性評估方法
22.4 初始項目基礎和數據的重要性
22.5 正確把握項目經濟性
22.6 OSBL成本的重要性
22.7 超出設計裕度的優化空間
22.8 確定並放寬工廠限制
22.9 工藝條件、產量和設備之間的相互作用
22.10 虛假的余量誤導
22.11 長期準備燃氣
22.12 兩個用於轉移瓶頸的改造案例
22.13 結語
參考文獻
23 創建具有可衡量結果的優化理念
23.1 簡介
23.2 全站點能源優化策略
23.3 現場能源優化策略的案例研究
23.4 建立能源管理體系
23.5 能源運行管理
23.6 能源項目管理
23.7 從研發思路到實施的整體工作流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