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汽車動力原理(普通高等教育汽車類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閻春利|責編:王婕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79742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4
人民幣:RMB 6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汽車動力系統的多元化。目前汽車動力系統主要包括髮動機系統、電機驅動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本書圍繞發動機動力和電機驅動動力的工作原理進行介紹,重點闡述了工程熱力學基礎、發動機循環與性能指標、發動機的換氣過程、燃料與動力電池技術、發動機混合氣形成和燃燒、發動機特性、發動機排放污染與雜訊、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特性以及汽車動力系統與整車性能的匹配等內容。本書體系完整,適應汽車技術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各章開頭以「內容及要點」作為學習導向,各章結尾以「複習思考題」來加強讀者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以及動力機械工程等專業教材以及相關技術管理人員的專業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閻春利|責編:王婕

目錄
前言
第1章  工程熱力學基礎
  1.1  熱功轉換的基礎知識
    1.1.1  基本概念
    1.1.2  功和熱量
  1.2  熱力學第一定律
    1.2.1  熱力學第一定律
    1.2.2  工質的熱力學能
    1.2.3  閉口系統能量方程
    1.2.4  開口系統穩定流動能量方程式
  1.3  理想氣體的熱力過程
    1.3.1  定容過程
    1.3.2  定壓過程
    1.3.3  定溫過程
    1.3.4  絕熱過程
    1.3.5  多變過程
  1.4  熱力學第二定律
    1.4.1  熱力循環與熱效率
    1.4.2  熱力學第二定律
    1.4.3  卡諾循環與卡諾定理
    1.4.4  孤立系統的熵增原理
  複習思考題
第2章  發動機的循環與性能指標
  2.1  發動機的理論循環
    2.1.1  發動機實際工作循環的簡化與評價
    2.1.2  發動機的理論循環
    2.1.3  理論循環的影響因素分析
  2.2  四衝程發動機的實際循環與熱損失
    2.2.1  發動機的實際循環過程
    2.2.2  實際循環的熱損失
  2.3  發動機的熱平衡
    2.3.1  發動機燃料燃燒發出的熱量QT
    2.3.2  轉化為有效功的熱量QE
    2.3.3  傳給冷卻介質的熱量QS
    2.3.4  廢氣帶走的熱量QR
    2.3.5  燃料不完全燃燒的熱損失QB
    2.3.6  其他熱量損失QL
  2.4  發動機性能指標
    2.4.1  指示指標
    2.4.2  有效指標
    2.4.3  強化指標
  2.5  機械效率
    2.5.1  機械效率
    2.5.2  機械損失及其測定
    2.5.3  影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
  複習思考題
第3章  發動機的換氣過程
  3.1  四衝程發動機的換氣過程
    3.1.1  換氣過程
    3.1.2  換氣損失

  3.2  充量與充氣效率
    3.2.1  充量
    3.2.2  充氣效率
  3.3  影響充氣效率的因素
    3.3.1  進氣終了壓力
    3.3.2  進氣終了溫度
    3.3.3  轉速與配氣相位
    3.3.4  負荷
    3.3.5  壓縮比
    3.3.6  排氣終了壓力
  3.4  提高充氣效率的措施
    3.4.1  減少進氣系統的阻力
    3.4.2  合理選擇配氣定時
    3.4.3  減少排氣系統阻力
    3.4.4  減少對新鮮充量的加熱
  3.5  廢氣渦輪增壓技術
    3.5.1  發動機增壓概述
    3.5.2  廢氣渦輪增壓系統構造及特性
    3.5.3  車用增壓器的要求及與發動機的匹配
    3.5.4  發動機增壓的特殊問題及改善措施
  3.6  進氣管的動態效應與可變技術
    3.6.1  進氣管的慣性效應
    3.6.2  進氣管波動效應
    3.6.3  轉速與管長
    3.6.4  排氣管動態效應
    3.6.5  可變進氣管
    3.6.6  可變氣門定時
  複習思考題
第4章  燃料與動力電池技術
  4.1  發動機燃料
    4.1.1  石油中烴的分類及性質
    4.1.2  燃料的提煉方法及對燃料性能的影響
    4.1.3  代用燃料及其特性
  4.2  燃料的使用特性
    4.2.1  柴油
    4.2.2  汽油
    4.2.3  汽油、柴油性能的差異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4.3  燃燒熱化學
    4.3.1  1kg燃料完全燃燒所需的理論空氣量
    4.3.2  過量空氣係數
    4.3.3  α > 1時完全燃燒的產物及數量
    4.3.4  燃料熱值與混合氣熱值
  4.4  燃燒的基本知識
    4.4.1  著火理論
    4.4.2  發動機的燃燒方式
  4.5  動力電池技術
    4.5.1  動力電池的種類與原理
    4.5.2  動力電池的性能
  複習思考題
第5章  發動機混合氣形成和燃燒

  5.1  發動機混合氣的形成
    5.1.1  汽油噴射式發動機混合氣
    5.1.2  柴油機混合氣形成
  5.2  發動機燃燒過程
    5.2.1  汽油機的燃燒過程
    5.2.2  柴油機的燃燒過程
  5.3  影響發動機燃燒過程的因素
    5.3.1  影響汽油機燃燒過程的因素
    5.3.2  影響柴油機燃燒過程的因素
  5.4  發動機的燃燒室
    5.4.1  汽油機燃燒室
    5.4.2  柴油機燃燒室
  5.5  發動機的電控技術
    5.5.1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的組成及控制方法
    5.5.2  柴油機的電控技術
  複習思考題
第6章  發動機的特性
  6.1  概述
    6.1.1  發動機的工況
    6.1.2  發動機的台架試驗
    6.1.3  試驗方法
    6.1.4  發動機特性的分析方法
  6.2  發動機的負荷特性
    6.2.1  汽油機負荷特性
    6.2.2  柴油機負荷特性
    6.2.3  負荷特性曲線特點
    6.2.4  汽油機和柴油機負荷特性區別
  6.3  發動機的速度特性
    6.3.1  汽油機的速度特性
    6.3.2  柴油機的速度特性
    6.3.3  汽油機和柴油機速度特性的比較
  6.4  發動機的萬有特性
    6.4.1  汽油機與柴油機萬有特性的比較
    6.4.2  萬有特性曲線的特點
    6.4.3  萬有特性曲線的應用
  6.5  柴油機的調速特性
    6.5.1  調速器與調速特性
    6.5.2  調速器工作指標
  複習思考題
第7章  發動機排放污染與雜訊
  7.1  汽油機的有害排放物及其控制
    7.1.1  汽油機的有害排放物及其產生機理
    7.1.2  汽油機排放控制技術
  7.2  柴油機的排放控制技術
    7.2.1  機內措施
    7.2.2  后處理技術
  7.3  汽車排放標準
    7.3.1  國外汽車排放法規與控制歷程
    7.3.2  我國汽車排放標準
  7.4  發動機雜訊及控制

    7.4.1  發動機雜訊的分類
    7.4.2  燃燒雜訊及其控制
    7.4.3  機械雜訊及其控制
    7.4.4  空氣動力雜訊及其控制
  複習思考題
第8章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
  8.1  概述
    8.1.1  電機在汽車中的運用
    8.1.2  電動汽車對電機的要求與發展趨勢
    8.1.3  電機的基本概念及分類
  8.2  驅動電機結構及工作原理
    8.2.1  直流電機
    8.2.2  永磁同步電機
    8.2.3  非同步電機
    8.2.4  開關磁阻電機
    8.2.5  輪轂電機
  8.3  驅動電機應用實例
    8.3.1  直流電機
    8.3.2  非同步(感應)電機
    8.3.3  永磁同步電機
    8.3.4  輪轂電機
    8.3.5  輪邊電機
  複習思考題
第9章  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特性
  9.1  概述
    9.1.1  驅動電機的選擇
    9.1.2  驅動電機的工作界限
    9.1.3  驅動電機的特性
  9.2  直流電機的特性
    9.2.1  直流電機的勵磁方式
    9.2.2  直流電機的運行特性(電動特性)
    9.2.3  直流電機的調節特性
  9.3  永磁同步電機的特性
    9.3.1  永磁同步電機的穩態工作特性
    9.3.2  永磁同步電機的拖動特性
    9.3.3  永磁同步電機的效率特性
    9.3.4  永磁同步電機的外特性
    9.3.5  永磁同步電機的變頻調速特性
  9.4  非同步驅動電機穩態工作特性及變頻特性
    9.4.1  非同步驅動電機的工作特性
    9.4.2  三相非同步電機的機械特性
    9.4.3  三相非同步電機的制動特性
    9.4.4  非同步驅動電機的調速特性
  9.5  開關磁阻電機的工作特性
  9.6  驅動電機特性測試
    9.6.1   電動汽車對驅動電機系統的技術要求
    9.6.2  驅動電機的標準
    9.6.3  電機測試台架的基本組成
    9.6.4  車用電機的技術要求
    9.6.5  車用電機的試驗方法

  複習思考題
第10章  汽車動力系統與整車性能的匹配
  10.1  汽車行駛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10.1.1  牽引力
    10.1.2  汽車行駛特性
  10.2  發動機與傳動裝置性能匹配
    10.2.1  發動機性能與汽車性能之間的關係
    10.2.2  汽車萬有特性及評價
    10.2.3  整體性能匹配方法
  10.3  純電動汽車傳動系統參數匹配
    10.3.1  驅動電機參數匹配
    10.3.2  傳動系統的傳動比匹配
    10.3.3  動力電池參數匹配
  10.4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傳動系統參數匹配
    10.4.1  發動機和驅動電機參數匹配
    10.4.2  傳動系統傳動比匹配
    10.4.3  動力電池參數匹配
  複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