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第十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電影與新語言當代電影理論的中國方案)

  • 作者:編者:王海洲|責編:屈明飛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 ISBN:9787507857696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論文集收錄「第十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的17篇論文,這些論文聚焦中國電影理論前沿領域,既有對傳統電影美學的現代性轉化研究,也有對虛擬製作、演算法電影等數字時代影像生產的哲學思辨;既有對東方美學視域下中國電影詩學體系的建構嘗試,也有對跨媒介敘事中電影本體論的重構探索。青年學者們以敏銳的學術觸角捕捉技術變革與文明互鑒雙重浪潮下的電影生態變遷,用兼具國際視野與中國立場的理論話語,勾勒出中國電影學派在數字人文時代的創新圖譜。

作者介紹
編者:王海洲|責編:屈明飛

目錄
電影與新語言
  觀看之道——電影中航拍鏡頭的視覺語義與感知機制——袁海燕
  重審「真實」的維度——論數字影像時代下的質料懷舊——陳可馨
  遊戲還是電影?——論數字時代的電影本體及其否定潛能——高靜
  數字抽象動畫的跨媒介實踐及其媒介物質性溯源——周亦張
  過去即未來——後人類想象中的懷舊敘事、記憶重塑與情感體驗——楊鎣瑩
  AI沒有未來——技術影像的零度寫作與點彩美學——范虹
  「生成電影」——智媒時代電影未來的生命可能——高淑敏
  數智化「生成式」電影多模態交互構建研究——程檣、陳微
  當代法國電影的「極端主義」趨勢及其後現代哲思——張愛卿
東西交換:當代電影理論的問題意識與中國方案
  由「知覺影像」進入「生命影像」——談「氣」作影像主體的美學思辨——馬翱
  數字情動作為方法——潛入電影中的「隱形數字視覺效果」——謝周浦
  從圖像到現象——電影意象敘事思想及其對前敘事理論的補充與發展——杜若飛
  鄭君里電影民族化的情動機制探析——羅芳
  作為「識器」的電影——唯識論與中國認知電影理論的建構——王珂
  「比象于道」——中國電影的影像思維與美學闡釋——呂培銘
  「家庭」如何展演「華人性」及其迷思——以21世紀以來華裔導演的家庭敘事為中心——冷繼穎
  「可見」與「不可見」的辯證——早期電影的空間生產及其當代意義——覃才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