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美學史簡論(精)/復旦中文系文藝學前沿課堂系列

  • 作者:(美)保羅·蓋耶|總主編:朱立元|譯者:劉旭光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8525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美國美學史專家保羅·蓋耶對康德美學和西方現代美學思想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蓋耶的康德美學與美學史研究中,哲學美學的最主要的核心問題得到了歷時性的關切,也就是把一些審美的基本問題,還原到它們所誕生的歷史語境中去,然後觀察這些問題是如何在美學史的發展中被深化、被解答、被辯證地討論的,並且往往能對問題給出一個極具穿透力的回答。蓋耶的美學史研究,循著兩條線前進:一條線以人物為主導,從一些具體的美學問題的角度,概括人物的美學思想;另一條線以問題為主導,研究不同的歷史人物如何對這些問題做出自己的回答,並進行辯證分析。

作者介紹
(美)保羅·蓋耶|總主編:朱立元|譯者:劉旭光
    保羅·蓋耶(Paul Guyer),1974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長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現為布朗大學教授、《劍橋康德研究指南》主編,曾任美國美學協會主席。主要研究領域為康德哲學、現代哲學和美學史。著有《康德與鑒賞的主張》《康德與知識的主張》《康德》《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基礎》《知識、理性和趣味》《現代美學史》等。

目錄
我的美學史觀(代序)
第一章  現代美學史的內在邏輯——《現代美學史》導言
第二章  想象著的想象力——18世紀的一些觀念
  一、想象力和審美經驗
  二、康德哲學的想象力
  三、亞當·斯密論模仿
  四、門德爾松論審美距離
第三章  不以「無功利性」為名的無功利性——康德與門德爾松
  一、導言
  二、康德的「無功利性」觀念
  三、門德爾松
第四章  18世紀美學中的愛與美
  一、愛與美
  二、無功利的美
  三、美、愛與性
  四、混合情感
  五、又及:自18世紀以來
第五章  審美自律性不是藝術自律性
  一、導言
  二、英國前康德時代的審美而非藝術自律性
  三、杜博與門德爾松:談藝術作品的激情與混合情感
  四、康德的審美自律性
  五、又及:叔本華
第六章  經驗與形而上學——狄爾泰與桑塔亞納的反黑格爾美學
  一、導言
  二、狄爾泰
  三、桑塔亞納
  四、結語
第七章  雙重性、三重性和審美多元性
  一、導言
  二、雙重性
  三、三重性
  四、結語
第八章  什麼成了電影中的人?——斯坦利·卡維爾
  一、導言
  二、懷疑論和完美主義
  三、《看見的世界》:自動的世界投影和好萊塢明星
  四、再婚喜劇
  五、關於無名女人的情節劇
  六、接受
第九章  美與愛——亞歷山大·內哈馬斯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