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時代的技術科學(科技強國建設的棟樑之學)/決策咨詢系列/國家科學思想庫

  • 作者:楊衛//申長雨//程耿東//葉民|責編:劉信力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18010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錢學森先生於1947年在國內首次講演「工程和工程科學」,並在1957年發表《論技術科學》一文,系統構建了「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的現代科技體系框架。歷經數十年發展,技術科學作為連接科學理論與工程實踐的橋樑,其價值在新時代愈發凸顯。2021年,中央明確強調「現代工程和技術科學是科學原理與產業發展之間的關鍵橋樑」,再次將技術科學置於國家創新體系的突出位置。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我國亟需突破「卡脖子」瓶頸的背景下,著力發展技術科學具有三重戰略意義:既是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抓手,也是優化科技結構、完善研發體系的關鍵路徑,更是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夯實工程技術人才基石的必要支撐。
    本書立足新時代需求,深度聚焦技術科學領域,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適用於技術科學領域研究者、高校相關學科師生、企業技術骨幹,以及科技、教育、產業政策制定者等,助力各界深入理解技術科學的本質規律,把握科技革命趨勢,共同推動我國從技術應用大國向技術創新強國邁進。

作者介紹
楊衛//申長雨//程耿東//葉民|責編:劉信力

目錄
前言
卷首語
一、技術科學領域的內涵
  1.1  技術科學的思想淵源
    1.1.1  培根的「自然哲學實踐論」思想
    1.1.2  德國技術知識體系思想
    1.1.3  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
  1.2  技術科學的內涵解析
    1.2.1  技術科學是應用基礎研究
    1.2.2  技術科學具有不同於基礎科學的基礎性
    1.2.3  技術科學具有基礎性與應用性的雙重屬性
  1.3  技術科學的特徵
    1.3.1  技術科學的學科屬性特徵
    1.3.2  技術科學的功能特徵
    1.3.3  技術科學的學科知識結構特徵
  1.4  技術科學的國別差異
    1.4.1  技術科學的國別演變比較
    1.4.2  技術科學的國別科研產出比較
    1.4.3  技術科學國別的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比較
二、技術科學的演變脈絡
  2.1  基於科學和實驗的技術科學(1830—1925)
    2.1.1  材料強度和結構研究
    2.1.2  機器研究
    2.1.3  熱力學的建立
    2.1.4  流體力學
  2.2  基於產業的技術科學(1850—1925)
    2.2.1  化學工業
    2.2.2  電氣工業
  2.3  基於軍事的技術科學(1900—1945)
    2.3.1  化學武器研究
    2.3.2  雷達和原子彈研究
  2.4  基於技術域的技術科學(1945—2000)
    2.4.1  核武器
    2.4.2  空間競賽
    2.4.3  固態電子學
    2.4.4  電腦和計算科學
    2.4.5  材料科學:激光,超導和納米技術
    2.4.6  生物技術
  2.5  基於工程技術多學科會聚融合的技術科學(2000—)
三、技術科學與科技強國建設
  3.1  技術科學引領技術發展的功能
    3.1.1  技術科學的引領共性功能
    3.1.2  技術科學在形成戰略科技力量的集聚功能
    3.1.3  技術科學在突破「卡脖子」瓶頸的導航功能
  3.2  技術科學促進自主創新的功能
    3.2.1  技術科學的原始創新功能
    3.2.2  技術科學的集成創新功能
    3.2.3  技術科學的二次創新功能
    3.2.4  技術科學的潛在創新功能
  3.3  技術科學塑造戰略思維的功能

    3.3.1  造就總師思維
    3.3.2  技術科學涵養戰略規劃論證範式
    3.3.3  技術科學助推數據驅動的智庫建設
  3.4  技術科學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功能
    3.4.1  四次工業革命的突破點都在技術科學
    3.4.2  技術科學推動顛覆性技術發展
    3.4.3  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在於技術科學
    3.4.4  建設材料強國的根基在於技術科學
    3.4.5  成為「基建狂魔」的底氣在於技術科學
    3.4.6  實現「雙碳」目標的保障在於技術科學
    3.4.7  承載「為國鑄劍」使命的支柱在於技術科學
  3.5  技術科學支撐工程教育的功能
    3.5.1  技術科學支撐工程教育的關鍵作用
    3.5.2  加強技術科學教育,培養基礎紮實適應能力強的工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