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華民國外交史(共3冊修訂本)(精)

  • 作者:石源華|責編:鄧小嬌
  • 出版社:上海書店
  • ISBN:9787545824360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545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華民國外交史(共3冊修訂本)》由石源華所著,是一部具有理論深度、創新且權威的民國外交通史著作,為相關人員提供重要學術參考。
    本書按時間順序將民國時期外交劃分為五編。第一編講述1912-1918年晚清外交局面維持及對日外交比重上升;第二編涵蓋1919-1931年各國在華「均勢」重定與中國政府外交;第三編聚焦1931-1937年日本再破「均勢」,國民政府走向抗日;第四編介紹1937-1945年戰時抗日外交與中國國際地位變化;第五編闡述1945-1949年對美外交比重上升及民國外交終結。
    此外,書中還設有主要參考文獻、重要人名索引等內容,附錄包含外交史事日誌、外交部職官年表等,全面呈現中華民國外交歷史。

作者介紹
石源華|責編:鄧小嬌
    石源華,1949年4月生,江蘇省無錫市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2011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1976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留校任教。從事中國外交史、朝鮮半島問題與東亞區域合作、中國周邊外交等研究。著有《中華民國外交史新著》(三卷本)、《韓國獨立運動與中國關係論集》(上下卷)、《韓國獨立運動與中國關係編年史》(三卷本)、《近代中國周邊外交史論》、《中共十八以來中國周邊外交研究報告》、《中國周邊外交十四講》等。

目錄
總目錄
緒論
第一編 晚清外交局面的勉力維持和對日外交比重的上升(1912年1月?1918年12月)
  第一章 民國初創 維持晚清外交局面
  第二章 烽火四起 中外邊疆危機交涉
  第三章 歐戰爆發 對日外交比重上升
  第四章 中國參戰 列強在華「均勢」被打破
第二編 各國在華「均勢」的重定和中國政府的外交(1919年1月?1931年9月)
  第五章 列強集會 重定各國在華「均勢」
  第六章 初融世界 中國國際地位有限提升
  第七章 五卅震蕩 北京政府的「修約」外交
  第八章 國共合作 廣州、武漢政府的革命外交
  第九章 南京奠基 國民政府初期的外交
  第十章 反帝反殖 國民政府的周邊外交
第三編 日本再破列強在華「均勢」和國民政府逐步走向抗日(1931年9月?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東北戰火 對日外交比重再次上升
  第十二章 戰略調整 國民政府組建國際反日戰線
  第十三章 華北事變 國民政府變換對日方針
第四編 戰時抗日外交和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十四章 中日大戰 推行全面抗日外交
  第十五章 苦撐待變 國民政府的抗日求援外交
  第十六章 加盟盟國 中國國際地位的躍升
  第十七章 並肩戰鬥 援助周邊被壓迫民族獨立運動
  第十八章 風雲變幻 中國與同盟國的分歧
  第十九章 迎接勝利 抗日戰爭後期的外交
  第二十章 窮途末日 日本對華新政策與日汪關係
第五編 對美外交比重上升和民國外交的終結(1945年8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日本投降 國民政府的善後外交
  第二十二章 以德報怨 對日處置問題交涉
  第二十三章 國共內戰 對美外交上升主要地位
  第二十四章 獨立潮湧 戰後中國的周邊外交
  第二十五章 改朝換代 民國外交的終結
主要參考文獻
重要人名索引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
附錄一 中華民國外交史事日誌(1911?1949)
附錄二 中華民國曆屆政府外交部職官年表(1912?1949)
附錄三 中華民國曆任駐外使館館長銜名表(1912?1949)
附錄四 各國曆任駐中華民國使館館長銜名表(1912?1949)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