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負起民族復興之使命(馬一浮文選)/現代新儒家文選

  • 作者:馬一浮|責編:薛未未|總主編:張建安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20536950
  • 出版日期:2025/05/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0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中國現代思想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馬一浮先生的散文精選,共分六輯:泰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選,爾雅台答問選,詩文與自述,與熊、梁有關的文字。作品結構合理,主題鮮明,內容充實,文字凝練,不僅選編了馬一浮先生的代表性文章,如《論治國學先須辨明四點》《說視聽言動》《通治群經必讀諸書舉要》等,還選錄了其講學、答疑的文字,多方位展示了其學術觀點和治學理念。另外還有其詩文和自述文字,文末附其年譜,可全面了解馬一浮先生治學為人的長處。

作者介紹
馬一浮|責編:薛未未|總主編:張建安

目錄
第一輯 泰和會語
  引端
  論治國學先須辨明四點
  諸生當依此立志
  國學者,六藝之學也
  闡明六藝大旨
  論六藝該攝一切學術
  論六藝統攝於一心
  科學、文藝、哲學之歸屬
  世界人類一切文化最後之歸宿
  「一理該貫萬事」
  以樂作比,金聲玉振
  交參互入,無不貫通
  開頭三句講什麼?
  以此結尾,有何深意?
  經籍中的辨析
  其根本在心術隱微之地
  如何體究義理?
  天地到底有沒有開始?
  「聖人之學,亦盡其知能而已」
  觀此,知進德修業的方向
  《道德經》病在何處?
  「此今日凡為士者所當勉也」
  「學者須具有三種力量」
第二輯 宜山會語
  人類如何拔出黑暗而趨光明之途?
  六藝之道即從此入
  先釋學問之義
  后明問答之旨
  《顏子所好何學論》釋義
  說視聽言動
  居敬與知言
  涵養致知與止觀
  說止
  去矜(上)
  去矜(下)
  大不自多,海納江河
第三輯 復性書院講錄選
  復性書院開講日示諸生
  復性書院學規
  讀書法
  通治群經必讀諸書舉要
  復性書院講錄·卷二題識
  群經大義統說
  《論語》大義
第四輯 爾雅台答問選
  學《易》之關鍵所在
  「知得此理,矜心自然消釋」
  「此由平日未嘗用集義功夫」
  反躬體認,慎無以急迫之心求之

  「德之不成,學於何有?」
  「果能切己用力,豈在多言?」
  「義理之學貴乎自得,初不以文辭為尚」
  「處處要引歸自己,方見親切」
  「求己為先,多聞為后」
  「講習只能作助緣,用力全在自己」
  「無令此心沒安頓處」
  「我這裡只有減法」
  「義理之學,最忌講宗派、立門戶」
  「書院不怕病人,但恐其拒葯」
  「須自家有個安樂法門」
  「力疾答此,善自護念」
  「佛法世法,理合如此」
  「苟以行義為心,則仕宦亦非外也」
  「重在求己,未敢侈言及物」
  「獨恨于儒家本原之學未嘗致力」
  「求師固是善念,聞道乃在自心」
  程朱陸王之學如何可求?
  「德性之知方是真知」
  「各行所知,亦復何礙?」
  「《易》不言宇宙,只言天地、乾坤」
  「切勿得少為足,輕言利人」
  如此方可論量古今
  「慎勿錯會聖賢言語,自誤誤人」
  「非實悟實證,豈容輕說?」
  書院參學之義
  「奉勸切下去矜功夫,方可一變至道」
  「須知學道大有事在」
  略舉道教、佛教在歷史之沿革
  「當以盡己為亟,無過以道喪為憂」
  「在此須熟玩經旨,深切體驗」
  「此見不除,卒難入理」
  「但得本,莫愁末」
  「久乃悟其無益」
第五輯 詩文與自述
  童蒙箴
  孔學會贊
  法性頌
  養生四訣
  十二等觀
  新加坡道南學堂記
  《護生畫集》序
  《皇漢醫學》序
  《儒林典要》序
  《聖傳論》序
  重刊《盱壇直詮》序
  重印宋本《春秋胡氏傳》序
  《慈湖家記》序
  《泰和宜山會語》卷端題識
  先考馬公行狀

  《蠲戲齋詩》自序
  二十五歲初度 二首
  自題影像
  自贈 三首
  自題墓辭
  擬告別諸親友
第六輯 與熊、梁有關的文字
  《新唯識論》序
  《熊氏叢書》弁言 代
  送熊十力之璧山
  寄懷熊十力廣州
  紅梅館為熊十力題
  寄懷熊十力
  寄懷熊逸翁即以壽其七十
  代簡寄熊逸翁
  寫給熊十力的三十三封信
  致梁漱溟書信三封
  寫給張立民的一封信
附錄:馬一浮先生年譜簡編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