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哲學評論(第34輯)

  • 作者:編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責編:劉文//劉小敏
  • 出版社:岳麓
  • ISBN:9787553822341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6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史、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現象學與詮釋學等多個領域展開探討。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聚焦于鮑德里亞消費社會思想、阿爾都塞元哲學、青年馬克思對布魯諾·鮑威爾的超越等問題。中國哲學研究涵蓋理學家對「戒慎恐懼」「慎獨」動靜關係的討論、胡宏及何瑭的思想等。西方哲學史研究涉及亞里士多德對學園派首要本原的批評、康德道德宗教中恩典的作用等內容。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研究探討科技永生的倫理難題、盧梭的人民主權論等。現象學與詮釋學研究關注海德格爾的源始倫理學、胡塞爾與伽達默爾時間觀的差異等。此外,還包括對相關哲學著作的書評與前沿追蹤,為哲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資源與思考視角。

作者介紹
編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責編:劉文//劉小敏

目錄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發達工業社會的消費邏輯批判——鮑德里亞消費社會思想的當代意義
  論阿爾都塞元哲學修訂的連續與斷裂
  論青年馬克思對布魯諾·鮑威爾的超越——以解決現有與應有的對立為線索
中國哲學研究
  動靜兩分,抑或動靜合一?——以理學家對「戒慎恐懼」「慎獨」動靜關係的討論為中心
  胡宏「天理人慾同體而異用」說重探
  論何瑭的「造化神氣」——兼與王廷相的思想比較
  情理關係視角下的方東美「詩化哲學」
西方哲學史研究
  亞里士多德對學園派首要本原的批評
  亞里士多德的雙重責任理論
  論康德道德宗教中恩典的作用:一種弱恩典說的解讀進路
  赫爾德語言哲學的存在論意蘊
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研究
  科技永生的倫理難題
  盧梭的人民主權論與立法者
  邁克爾·斯洛特認知德性觀及其思想來源探析
  論宗教和道德之間關係的第三條道路之證明——埃文斯的「道德義務神命論」探析
  政治規範性的來源——以白彤東教授對政治平等的批評為線索
現象學與詮釋學研究
  爐火、居留與海德格爾的源始倫理學
  從「意識」到「存在」:論胡塞爾與伽達默爾時間觀的先驗性差異
  瓦蒂莫虛無主義詮釋學的倫理學意蘊
書評與前沿追蹤
  返本與開新——評李科政《康德與本體論證明的批判——當代爭論中的闡釋與辯護》
  管窺實在性問題在德國觀念論中的宿命——評余玥《從自然時間到精神歷史——黑格爾耶拿哲學體系規劃研究》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